對於許多人來說
接收好人卡並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
因為「好人卡」默認人設是——
表白拒絕神器
據說,「好人」一詞語境的開拓
起源於一個告白故事:
某光棍向心儀的少女告白,但被對方以「你是個好人,但是我們不能在一起。」為理由婉言拒絕。
「好人」由此不再僅僅指心地良善之人
在更多的語境中
它泛指對愛情付出卻得不到回報的人
在生活中
我們並不願意贈與或接受
諸如此類的好人卡。
但是褪去「好人」被網絡次文化賦予的語境詞義,回溯其最初的詞語定義,
我們發現生活中有許多人值得被贈與一張
真.好人卡。
王頌湯,這位 79 歲老人一手籌備和建立的恤孤會在13年裡共計捐款1.28億,幫助的人數不勝數。
在這13 年裡,他帶領恤孤會積極探索公開透明的慈善新理念:
慈善新理念舉措
在2004年創會之初,對社會公布了四項承諾之一的「財務收支完全公開」;
放棄按法規提取10%管理費,將捐助金額一分不少地用在孩子身上;
偏愛「劍走偏鋒」,在早年國家未要求組織團體審計的時候,
恤孤會每年主動請社會第三方審計並公布結果……
恤孤會用自己的「公開透明」
感染了一個個身邊人
許多接受恤孤會幫助的人
也開始選擇向社會回饋善意。
14年前,從江西上饒初來廣東廣州務工的黃式水急性胃穿孔,幸得廣州市增城區人民醫院的及時救治,渡過難關。當時30歲的他,初來廣州尚未站穩腳跟,積蓄不多,欠下了一筆2900多元的醫療費,留下一句「我會回來還錢的」便離開醫院。
時隔14年,黃式水帶著賣了莊稼再加上往年工資的積累攢夠的3000元錢,從江西老家東塘村坐村民摩託車到鎮上,再從鎮上轉車到廣豐,從廣豐坐班車到上饒火車站,十多小時駛過千裡路程,來到增城區人民醫院還錢。
黃式水的諾言並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淡忘。他誠實守信、一諾千金的行為引來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中央、省、市媒體多次報導和點讚,一時成為誠實守信的熱點人物。在2016年,他先後獲得「廣東好人」、「中國好人」等榮譽稱號。
2006年,在一起化學物品洩露事故中,蔡斯迪的丈夫李盛元在執行消防搶救時嚴重受傷。距離生產不到1個月的蔡斯迪立即從汕頭趕往廣州陪伴已被各種醫療儀器包圍的丈夫。
在這11年裡,蔡斯迪成了丈夫背後最有力的支撐,扛起了照顧負傷丈夫和年幼孩子的重擔。支撐這位堅強的妻子一路走來的信念就是,「既然丈夫倒下了,我就要撐起這個家」。在蔡斯迪的照顧下,愛人李盛元不僅身體逐漸好轉,還於2011年如願返回部隊工作。
他們的良善和大愛是否讓你心頭一暖?
生活中有多少讓你心頭一暖的人和事?
點擊閱讀原文
為他們製作一張真.好人卡吧!
(本文由商家提供,不代表本報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