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5·通識·027·幾顆「神」小行星

2020-12-25 K15通識

1801年元旦,一位天文學家在義大利觀測到穀神星。一年後,第二顆小行星智神星被發現。

作為第二顆被發現的小行星,智神星以希臘神話中的帕拉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別稱)命名。中文名意譯而來,大致通佛教中的文殊菩薩。

智神星的直徑大約是544千米,估計質量是小行星帶的7%,是主小行星帶中第二重的小行星(如計算矮行星則後移一位)。它可能是太陽系行星形成時殘餘的原行星。

智神星在發現時曾被認為是行星,後被排除。目前還不清楚智神星的具體形態,只能推測它的表面似乎是由矽酸鹽組成。

智神星可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不規則天體(非球體或非橢球體),如果更多的觀測數據判定它是一個表面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天體,智神星將會被劃入矮行星行列。

再一年,婚神星被發現。婚神星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小行星之一,是由較重的石質組成的小行星。質量約佔整個小行星帶的1%。

婚神星模糊照片

婚神星的表面含有球粒隕石的成分,以及普通的石隕石中都有的含鐵矽酸鹽,比如橄欖石和輝石等,可能是球粒隕石的來源之一。

婚神星被命名為羅馬神話中位階較高的婚姻之神——朱諾。中文名意譯而來,大致通道教體系中的月老。

1807年,灶神星被發現。它被用羅馬神話中家和壁爐的女神薇斯塔命名。中文名意譯而來,大致通道教體系中的灶王奶奶。

灶神星平均直徑約525千米,是除矮行星穀神星以外,質量最大的主小行星帶天體,佔有主小行星帶總質量的9%。也是從地球可以看見的最亮的小行星。

1807年發現灶神星之後,近四十年的時間裡再未發現其他的小行星。在這段期間,太陽系被認為有11顆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谷智婚灶)。

灶神星的形狀接近橢球體,但是在南極有巨大的凹陷和突起。灶神星尚未達到流體靜力平衡,因此不是矮行星。

灶神星被認為有個直徑214-226千米的鐵鎳核心,外面覆蓋著橄欖石的地幔,表面是厚度大約10千米的地殼。

灶神星表面最突出的地形是兩個巨大的撞擊坑穴,靠近南極的中心,直徑500千米寬(灶神星直徑的95%)的雷亞希爾維亞坑;和直徑400千米寬的維納尼亞坑。

其中雷亞希爾維亞坑深約19千米,中央峰從坑底部最低處隆起23公裡,坑穴邊緣最高處則比底部高31公裡。

再38年,義神星被發現。它的平均直徑大約119千米,組成成分可能是鎳-鐵與矽酸鎂及矽酸鐵的混合物。

義神星使用希臘神話中的正義女神阿斯特莉亞命名,是主神宙斯和忒彌斯的女兒。忒彌斯是天父烏拉的女兒,宙斯的姑媽,也是宙斯的第二任妻子,阿斯特莉亞管她叫媽,也可以叫姑奶(真亂……)。中文名意譯而來,大致通道教體系中的關二哥。

再7年,司琴星被發現。司琴星的西文名翻譯成中文應該是巴黎的古稱,但是被錯譯為掌管詩琴的女神。所以,司琴星是中西名稱文不對意的典型代表。

司琴星的直徑大約是100千米,在黎明號接近灶神星之前,曾是太空船近距離觀察過的最大的小行星。司琴星大部分是由金屬組成,但表面呈現的金屬成分並不是很多。司琴星的自轉軸和天王星類似,是「躺」在公轉軌道上自轉的。

艾女星在1884年被發現,名字來源於希臘神話中的一位低級別女神。中文名取西文名第一個發音「艾」音譯而來。

艾女星的平均直徑為31.4千米,呈不規則、橢長形的形狀,明顯由兩個大物體連接而成,形如牛角麵包。它是太陽系中表面隕石坑最多的星體之一,也是第一顆人們發現擁有衛星的小行星。

伽利略號於1993年拍攝到的艾女星與其衛星

艾女星的表面布滿了灰色的撞擊坑,一層厚厚的表巖屑,覆蓋著下面的巖石層。表巖屑由碎石組成,厚度約為50米至100米。這些碎石是在與其它天體撞擊時產生的,並由地質過程重新分布至表面各處。

艾女星全景照

艾女星的引力場非常之弱,太空人可以從艾女星的一端起跳,在另一端落地。

好了,主小行星帶的小行星就介紹這麼多。這篇的字數少了些,不是我不努力,是因為人類對小行星的探索還處在初級階段哦……

相關焦點

  • 這顆小行星距離撞擊地球僅383千米!
    Carril 隨著技術的進步,天文學家能發現的掠地小行星也越來越小。今年11月14日,天文學家利用位於夏威夷莫納羅亞山的小行星地面撞擊最終警報系統(ATLAS, Asteroid Terrestrial-impact Last Alert System)發現了一顆新的小行星。在分析了它的運動軌跡之後,他們發現這顆小行星15小時之前就經過了近地點。
  • 幾天後,小行星「法厄同」將與地球擦肩而過,會帶來災難嗎?
    12月17日前後,一顆名叫「法厄同」(3200 Phaethon)的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    單從這顆小行星的名字來看,似乎來者不善。在希臘神話中,「法厄同」是太陽神之子,意為「熊熊燃燒」。他曾獨自駕馭父親的太陽車並失控,讓世界陷入火海。
  • 美國航天局:在未來會有四顆小行星撞向地球,瑪雅預言要成真?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來就沒有止步過,在整個宇宙中經常有小行星和隕石撞擊事件,就連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的地球也不例外,曾經的小行星撞擊地球讓地球原本的霸主恐龍直接滅絕,而就在這些年,美國航天局有了新發現:在未來會有四顆小行星撞向地球,瑪雅預言要成真?
  • SCP-CN-027-囚星蝶
    修改目前人類各個文明到目前的星象研究典籍,依照SCP-CN-027所影響後的狀態進行再加工,當確認到紕漏的信息在社會中傳播時,則針對此內容進行誇張化宣傳,並在之後發布對其的反謠言言論於公元18██年開始,天空中的一等星數量從原有的476223顆迅速減少至目前的21顆;二等星數量原有3483萬顆以上,目前降至46顆;三等星數量約為72億顆,目前僅有134顆。
  • 《戀愛小行星》抓住屬於你的那顆星星☆
    而這部作品的主題,或許也並非是想科普幾塊石頭的名字或幾個星座的認法。來看一下地學部的七名成員以及後來衝繩小組的兩個女生的興趣領域。想發現小行星的米拉和蒼自不必說。牽起夥伴的手,自己這顆小火箭也增加了燃料。青春如星星般閃爍耀眼。
  • 美天文學家證實:1顆小行星或在美國大選前1天撞擊地球
    美天文學家證實:1顆小行星或在美國大選前1天撞擊地球 根據美國知名天文學家泰森的描述,一顆命名為2018VP1的小行星,有可能會在11月2日襲擊地球,這個時間點剛好是美國總統大選的前一天,如此的巧合啊,真是意味深長。
  • 萬分榮耀:四顆小行星以香港著名藝人命名,他們都是誰
    據7月11日出版的《小行星通告》,新增了四十五個中文小行星名稱,其中四顆小行星以香港著名藝人命名,它們分別是:編號55383#張國榮#小行星編號55384#梅豔芳#小行星編號55381 #劉德華#小行星編號55382 #古天樂# 小行星
  • 小行星撞地球:NASA稱比英國大本鐘還大的一顆小行星將會和地球擦肩...
    據英國媒體《每日星報》12月13日報導,NASA稱有一顆被命名為「2020 XO」的小行星將會於美國當地時間12月13日經過地球軌道,和我們擦肩而過。
  • NASA成功在小行星上取樣,這顆含水星球,未來或與地球相撞
    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一條小行星帶,數以「百萬」計算的小行星在其中運行,研究認為,小行星普遍來自於太陽系誕生早期,它們的上面存在著大量的原初物質,通過研究小行星,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小行星貝努就是其中之一。
  • 這顆小行星離地球最近僅370千米 當時正處於南太平洋上空
    11月14日,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其距離地球最近時僅為370千米,接近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當時它正處於南太平洋上空。這一距離創下了非隕石類小行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紀錄,打破了小行星2020QG於今年剛剛創下的3000千米紀錄。
  • 戀愛小行星?愛你就要毀滅你!
    ,只留下了三次亮如白日的閃光,一縷青煙,還有幾個小小的殘片讓我們追思。比如造成車里雅賓斯克事件的小行星被估計為十米左右,和一輛大巴車差不多大。小行星數量更是不計其數,被發現的就已經近百萬,而未被發現的可能還是絕大多數。不過大部分的小行星都是安分守己的繞太陽運行,主要分布在火星和木星間的小行星帶裡面。
  • 天外來客,曾經飛掠地球的小行星
    天文學家不斷在宇宙中尋找會與地球擦身而過、可能會有撞擊地球危險的小行星。9月1日,名為2011 ES4的小行星將掠過地球。這並非是小行星第一次與地球的親密接觸,最近幾年不少小行星都曾飛掠地球。9月1日小行星2011 ES4會飛過地球,屆時它距地球最近時為12萬公裡,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不到地球與月球距離的三分之一。這顆小行星的模樣雖然未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它的直徑在22米到49米之間,是一顆較小的小行星。
  • 當小行星來襲,除了讓地球流浪,我們還能怎麼做?
    截至2020年6月,人類已經發現了接近100萬顆小行星[3]。其中,絕大部分小行星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被稱為主帶小行星。有科學家推斷,在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原本應該還有一顆行星,但在木星的引力擾動和撞擊作用下,這顆行星胚胎演變成了小行星帶。
  • 【外媒:48年後小行星可能撞地球】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27日...
    【外媒:48年後小行星可能撞地球】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27日報導,專家警告說,一顆以混沌之神「阿波菲斯」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正在加速前行,有可能在48年後撞上地球。據報導,美國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證實,體積較大的「阿波菲斯」小行星在非均勻輻射的影響下提高了飛行速度,如同被裝上了小型助推器。
  • 《小王子》中的小行星冒險:六顆行星,六種體驗和六種生命
    在離開地球訪問地球之前,在訪問六顆小行星(325、326、327、328、329、330)期間,他經歷了六次奇怪的經歷,看到了六種不同的生命。國王:暴君,智者325號小行星之王是「多面派」。傲慢的。愛慕虛榮的人:摘下帽子的人施禮,愛慕虛榮的人在326號小行星上,小王子遇到了愛慕虛榮。他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是一個完美的人,有許多優點。他需要別人的讚賞,但他是這個星球上唯一的一個人,所以他對敬仰的渴望似乎比其他自負的欲望更強烈。
  • 小行星2020QG創距地球最近記錄
    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2020QG,它是一顆標準的近地小行星,從距地球2950公裡的距離掠過,距離真的足夠近,想起來還是挺嚇人的。當然,或許稱它為巖石塊更為合適,因為它的個頭確實不大,直徑約在3~6米之間,以小行星的標準來看,它非常非常小。地球附近經常會出現閒逛的小行星,但2020QG是有記錄以來最接近地球的,沒有之一。
  • NASA 的 OSIRIS-REx 探測器即將登陸小行星並採樣
    ▲ 經過4.5小時的緩慢降落,OSIRIS-REx探測器將在幾秒鐘內登陸小行星貝努並採樣(想像圖)北京時間 9 月 28 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宣布,旨在進行小行星採樣並返回的 OSIRIS-REx
  • 驚鴻一瞥,大型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由於這顆小行星即將飛掠地球,因此我們將有幸得以一瞥一顆巨大的小行星-(52768)1998 OR2-將於4月29日飛掠過近地點。天文學家已經開始對它進行觀測。相關圖表,貼士,圖像及在線觀看方式如下。讀者們有沒有聽說過本月下旬會有一顆非常大型的小行星將會以較近距離飛掠地球的消息?這顆小行星(52768)1998 OR2將以大約400萬英裡(600萬公裡)的安全距離通過,大約是地月距離的16倍。它是今年掠過地球的小行星中最大的一顆,同時也將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將於2020年4月29日到達近地點。
  • 小行星掠過地球距離多遠就會被引力拉下造成災難?
    而這幾個速度裡面最重要的是第二宇宙速度,這個速度實際上是地球的逃逸速度,也是每個天體的逃逸速度,只不過與速度應該與天體質量成正比,質量越大所需的逃逸速度越大。只要速度達到了,太陽也無法抓住小行星。2017年10月19日,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不速之客,研究認為這是一顆太陽系外流竄過來的小行星,長約400米,寬約40米,呈現出一根雪茄狀。這顆小行星被編號為C/2017 U1,暱稱奧陌陌(1I/Oumuamua)(見上圖)。
  • 那顆滅絕恐龍的小行星在地球上撞出了持續數百萬年的巖漿地獄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大約6600萬年前,當這顆吞噬恐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時,它還產生了一個地下巖漿池,其大小大約是目前美國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火山口的9倍。當時,撞擊產生的動能約為1億兆噸,大致相當於100億顆廣島原子彈。這些能量足以融化地殼的很大一部分,形成巖漿室。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其稱為「中央熔池」,據估計應該持續了數十萬年,甚至可能超過200萬年,最後才冷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