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國夢之聲·我們的歌》總決賽,大家的焦點都集中在誰奪冠上,最終,"勤深深"組合實至名歸,奪得第一桂冠。
其實對於我們期期看節目的觀眾而言,誰奪冠已然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希望各個戰隊,在這個舞臺上留下更多經典歌曲。
所以,在最後的總決賽,我還是想看,最後他們的選歌策略是什麼,是真的在乎名次,還是真的在乎舞臺。
1、 費玉清、阿雲嘎《囚鳥》,首輪"穩"奪第一
這首《囚鳥》是彭羚的代表作,記得當年看這首歌曲的MV時,一下就愛上了這首歌。彭羚把一個深陷愛情的女子被囚禁的感覺,演繹得淋漓盡致。
加上MV聲光效果,看後有種無法形容的愛與痛交織的感覺,愛人對你越來越冷淡,你卻越來越顧影自憐。唱出了每個失戀之人心底的傷與痛。
這首歌主歌與副歌反差比較大,主歌是低語地傾訴、訴說著過往情節,副歌是宣洩,將所有不滿情緒傾洩而出,加上優美傷感的旋律,將人的情感引至高處。
費玉清和阿雲嘎合作的《囚鳥》唱出了另一種傷,相對而言,阿雲嘎的情感更投入更飽滿,費玉清唱這種情歌其實比較弱勢。
他們唱《囚鳥》帶來驚喜和突破的,是唱第二遍時。
第二遍的副歌,兩個人的配合出奇地默契,是小哥費玉清和阿雲嘎合作以來、我所見過的最默契的一次,也讓我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感受到了彭羚的《囚鳥》中沒有的激越、深情,而不是深深的怨念。
他們唱出了這首歌自己的情感,也因此獲得了全場最高票的支持。
二、李克勤、周深《畫》,畫得有點「花」
這首歌的原唱是鄧紫棋,同時也由她作詞作曲。鄧紫棋的歌有她自己的風格特色,所以翻唱她的歌需要勇氣。
這首歌的底色就是簡單、單純、充滿想像的。在一張白紙上,畫上你的希望、期許,生命的色彩。
勤深深非常明白這首歌的故事和主旨,所以他們一秒變回小朋友,兩個人走路都在模仿米老鼠和唐老鴨的動作,非常的可愛。
兩個人對這首歌的演繹,也是儘量抽空所有經驗,把自己想像成萌萌的可愛的模樣,回到天真爛漫的少年時代。
只是這樣任性選擇歌曲,也註定了風險也是巨大的。聽慣了抖音上空靈、清澈的《畫》,再來聽勤深深組合的演繹,實話講,是有落差感的。
三、那英、肖戰《心動》,心動於你的「心動」
這首《心動》是"音樂才女"黃韻玲的作品,也是她的成名曲之一。
黃韻玲的情歌,細膩、婉轉、深情,旋律上既美又情真意切、動人心魄,肖戰能夠選擇《心動》,讓人頗感意外,也佩服他的勇氣。
就像那英說的,這種情歌是那英所擅長的,但對肖戰來說卻是未知領域,是一大挑戰。
肖戰在演繹《心動》時的穩健是讓我刮目相看的,情感的投入度和演唱的美感兼具,和那英在配合上也非常默契。
只是單獨聽他的演唱,在演唱情歌上,還是差著一點火候。
總體上,那戰隊對這首歌的演繹,還是很完整。
尤其最後,兩個人低吟淺唱,四目相對,加上歌曲本身溢出的情感,恍然他們倆就是歌曲中的那對情侶。
這首心動,有一個完美的END,也讓人對這首歌分外的心動。
演唱完畢,雲淡風清、那戰隊和勤深深組合,分數分別是第一、第二、第三,分值也相差無幾。
綜上所述,雲淡風清領先於那戰隊和勤深深組合,票選也是如此,那我為什麼說我更欣賞票數更低的那戰隊和勤深深組合呢?
因為,這兩個組合選歌上更具有突破性,沒有拿"保險牌"。
首先,勤深深選歌任性,是來玩音樂的。
勤深深在總決賽的關鍵時刻,選了《畫》這首歌,這首歌的唱法明顯不是兩個人都擅長的。
但他們沒有把這個總決賽當成比賽,還是抱著玩音樂的心態,任性地唱了一首以前沒有選過的風格的歌。
不過,任性的結果大家也看到了,這首《畫》的確唱得沒有那麼完美。
但那又怎麼樣呢?
舞臺,就是要肆意的演,釋放地唱。
他們真是抱著玩音樂的態度來著。也因此,他們展示了更多面向的自己。
然後,肖戰選擇"從心出發",大膽挑戰自己。
越來越喜歡肖戰,也是基於這一點,他不僅有很強的學習能力,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他做自己。
從開始到現在,她唱了很多種類型的歌,無論是唱跳,還是情歌,還是搖滾、民謠等,他是從釋放自己的角度來面對這個舞臺,來張揚年輕人的活力、勇氣、和學習力。
哪怕是總決賽,他還是沒有走穩妥路線,而是考慮自己喜歡什麼樣的歌。
這樣的肖戰,讓人喜歡,同時也看到了他不可限量的未來,從心出發,終會抵達理想的遠方。
第一輪首戰告捷的雲淡風清隊,透露出一個小短板。
小哥和阿雲嘎的《囚鳥》唱得很默契,這是他們的進步之處。
可是也看得出來,小哥唱情歌,好像情感度略顯不夠。
而且,他們的選歌,一直在走安全牌,當然這也是因為阿雲嘎在遷就小哥,畢竟這是小哥費玉清最後的舞臺演唱機會。
歌手表現出了自己的實力和音樂態度,同時觀眾也看到了更多元、更精彩的演出,《我們的歌》的魅力,就在於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