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19日電 (郝孟佳 謝怡君)北京物資學院18日舉行校慶紀念大會。北京物資學院黨委書記王文舉表示,召開紀念大會是要回顧學校四十年發展歷程,汲取前輩們奮鬥的經驗與精神力量去開創未來。召開紀念大會是要弘揚物院精神傳統,凝聚各方力量,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走好長徵路,向建設有特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目標闊步前進。
北京物資學院建校40周年紀念大會(學校供圖)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魯昕表示,希望北京物資學院未來繼續充分發揮學校的特色和優勢,在智慧財經、智慧物流等方面優化學科布局,建設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加強和企業全方位合作,將學校的發展與現代流通產業、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不斷增強辦學能力,早日建成「在物流流通領域有重要國際影響的高水平、有特色、應用型大學」,培養更多更好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物流採購聯合會、中國物流學會會長何黎明認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物流和流通產業提出了新任務,也對北京物資學院在新時期開拓創新提供了良好機遇。新時代新格局下產業競爭,人才依然是制勝關鍵。北京物資學院要繼續堅持「有特色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目標,夯實各方面基礎、突出產學研優勢,培養高素質人才,爭做世界一流的物流與流通大學。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劉宇輝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堅持政治引領,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於辦學治校的全過程。二是堅持以學生為本,以首善標準做好人才培養工作。三是堅持守正創新,抓住機遇,全面推進學校的改革和發展。他指出,北京物資學院要把握好學校的發展定位,做大做強特色專業、特色學科,在內涵特色差異化發展中破解學校的辦學瓶頸,加快建設有特色高水平的應用型大學。
北京物資學院校長劉軍發表了以《弘揚傳統 砥礪奮進 篤行致遠》為題的致辭。回顧40年建校歷程,他將北京物資學院的發展比喻為一條「東進之路」。所謂「東進之路」,就是一路向東,向著首都的東部、向著流通業現代化的方向、向著改革開放的前沿砥礪前行、拼搏奮進。劉軍說:「回首四十年的『東進之路』,物資學院在改革春風中誕生,在開放進程中成長,在新時代裡奮進,它是與國家改革開放同頻共振的生動映像,是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真實寫照。」
展望未來發展,劉軍明確提出了北京物資學院將在三個維度上重點發力:
要繼承「厚德博學、篤行日新」的校訓,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深化產教融合,開放辦學,創新培養模式,著力培養適應新時代物流和流通領域需要的專門人才,探索一條分類發展建設有特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新路。
要弘揚「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物院精神,服務國家建設經濟雙循環的新需求,實現特色學科與時俱進;把握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新機遇,實現優勢學科做強做大;瞄準新技術革命的新趨勢,實現新興學科異峰突起,適應「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繁榮人文社會科學,成為新時代的現代流通體系建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平臺。
要堅持以服務求支持,貢獻求發展,不斷提升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的能力,成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生力軍;以服務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為己任,無縫對接副中心產業升級和文化創新,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建立與副中心地位相適應的「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的物資學院,為首都東部教育發展和經濟社會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紀念大會上,北京物資學院與企業合作共建的「京東學院」和「期貨學院」正式揭牌。未來,校企雙方將共建特色人才培養模式,針對多領域開展應用型人才培養,共同制定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組織教學和實踐活動。同時,還將互派教師、互換教學場景、互評互聘,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此外,雙方還將圍繞共同開展教研、舉辦專業創新大賽、開發智慧物流系統、建設技術驗證基地等多項內容進行務實合作。
(責編:實習生(謝怡君)、熊旭)
人民網2020大學校長論壇在南科大舉辦為助力教育事業創新發展,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支持,人民網與廣東省教育廳、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人民網2020大學校長論壇於12月19日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奮進『十四五』 開創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詳細】
王懷民院士:軟體教育亟需全面升級和變革每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不僅僅是信息社會的受益者,更應該是軟體新文明的創造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