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音樂入門知識小森為大家介紹音名和唱名,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他們的名字吧!
音名
pitch names或musical alphabet
各國因音律、文字和歷史淵源的不同,所用的音名也各異。
幾種較常見的音名如下:
上面是7個基本音級的名稱,美、英、德、日等國家用的是字母體系,法、意等國家用的是唱名體系。
實際使用時,也有一個國家同時兩種音名並用的,例如蘇聯就兼用兩種體系。
中國古代的十二律,以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作為音名(見律呂);近現代則主要採用英、美的音名。
印度和阿拉伯則有他們自己獨立的音律和音名(見印度音樂、阿拉伯音樂)。
音名的定義
鋼琴鍵盤上的白鍵和黑鍵是按照固定規律排列的,每個鍵上的固定高度的音就是音名
現代音樂用七個英文字母 C D E F G A B(或其小寫)來標記音名。
這七個不同高低的音,其相鄰音之間的音高距離,有半音和全音之分,其中E與F 和 B與C 之間為半音關係,其餘相鄰音之間為全音關係。
C D E F G A B這七個基本音級發生半音變化時,如果比原來的高半音,用升號(或稱升記號)(#)表示;比原來的低半音,用降號(或稱降記號)(Ь)表示;升高兩個半音用重升號(×)表示;降低兩個半音用重降號(ЬЬ)表示。如果升高或降低的音要恢復原來的音高位置,則另以本位號(□)表示。
唱名
唱名是音樂術語,在演唱旋律時為方便唱譜而採用的名稱稱唱名,目前,我們採用的將自然大調式中的七個基本音級分別唱作do、re、mi、fa、sol、la、si(或ti)do(高音)。8個固定音節的唱名方法產生於11世紀,由義大利音樂家圭多發明。他採用自己編配的一首讚美詩每一行歌詞的第一個音節作唱名,沿用至今(原do為ut、si為sa,後改)。在唱名的具體使用中,有首調唱名法和固定調唱名法兩種。此外,我國工尺譜中的上、尺、工、凡、六、五、乙為音名(六、五、乙的低八度唱作合、四、一)。中國音名為:宮、商、角、徵、羽。
大調式音階的七個唱名發音
大調式音階的8個「唱名」發音依次為;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高音)(英文拼音)
歐美「字母譜」的「唱名」取拼音第一個字母,其中第7個因重複改成「梯 t i 」為:
d r m f s l t
漢字音譜的「唱名」為:
多、來、米、發、索、拉、西、都
數字簡譜借用數學附號為:
1、2、3、4、5、6、7、1
中國古代五聲調式唱名:(五聲調式)
宮、商、角、徵、羽
近代老式工尺譜的唱名:
上、尺、工、凡、六、五、乙
五線譜的音符和「唱名」
五線譜的音符是黑色的白色的小點,沒有」唱名」的文字聯繫(所以最難懂)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五線譜」的「唱名」最難確定,要根據符點在線間的高低來確定音的高低後,再從音的高低來判斷「唱名」,所以在唱出「唱名」之前大腦己確定了音的高低,不象其它首調式音譜的「唱名」能幫助你確定音的高低,這就是閱唱「五線譜」的困難之處,事實也正是這樣,要從三個譜號的後面聯繫到每個十五種調號,再確定音高和」唱名」、「多」的位置,那中音譜號更是變化多端,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所以「五線譜」老百姓戲稱「天書」,那譜號和音符是用來裝飾音樂的埸合,表示著高雅和優美的音樂,體現出民間對文化知識的崇敬與嚮往。
「五線譜」難、它的罪魁禍首就先是」唱名」,五線譜當然是音譜中的最高境界,但高處不勝寒,有它的好處,也有它的難處。
固定唱名法
將音名C、D、E、F、G、A、B、H,分別唱做do、re、mi、fa、sol、la、si、do(高音),固定不變,不依調性調式的變化而改變唱法,這種唱(譜)法叫做「固定唱名法」(也就是說,各音名的唱名是固定的。)
各音名的高音是固定的,在鍵盤和小提琴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在五線譜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再把它們的唱名固定下來,這樣,它們的對應關係就都固定了,所以,當你看到譜上的音,就會立刻想到它的唱名、在小提琴上的位置。對學習鋼琴和小提琴非常便利
MusicCenter現代音樂中心
公眾微信:MusicCenter1991
諮詢電話:1514303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