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軍旅故事,我的「熔爐」之行

2021-01-08 輕騎那抹綠

這是2020年的冬天,寫下這一篇文章不僅僅是為了響應號召,更是為了紀念自己的那一段難忘的軍旅生活,作為一名退伍老兵,這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經歷。

軍隊是一座大熔爐,也是一所大學校。2018年9月到12月是我的新兵時期,也是我的蛻變期,很艱苦。雖然在入伍前我就已經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但現實遠大於想像,徹底打破了自己對部隊生活持有的不切實際的幻想,刷新了我對部隊的認識。在新兵連,和一群來自天南地北的戰友接過班長分發的軍被時,班長說,「這個被子從此以後就是你們的老夥計,你們必須像對待女朋友那樣對待它。」通過一番折騰,我們對它又愛又恨,因為它,我們被批評;因為它,我們也被表揚。

新兵連的訓練任務繁重,從早到晚累得筋疲力盡。每到訓練間隙,拉歌最能提神,最能鼓舞大家的士氣。偌大的訓練場,每個連隊排好方陣,在滾燙的水泥地上坐下,值班員的大嗓門兒一吼,兩手一揮,大傢伙都明白接下來要幹什麼,精神為之一抖擻,放聲高歌。「二連唱了到誰唱?」「一連!一連!來一個,來一個……」從《強軍戰歌》唱到《假如戰爭今天爆發》,輸出全部靠吼,氣勢很足!

新兵連的生活緊張而充實,在三點一線的作息時間和摸爬滾打的訓練中很快就結束了。當班長給自己戴上鮮紅的軍銜和標誌服飾時,我深深體會到頭頂著國徽,左肩扛著960萬平方公裡,右肩扛著13億人民的意義。記得2020年除夕夜,新年的第一班崗,當我站在哨位上手握鋼槍,看著天空的煙花,是那樣的絢麗多彩,雖然沒有像第一年在部隊過年時惆悵,但是鄉愁卻是一樣的。此刻沒有千言萬語,有的只是那一句「在崗一分鐘,安全六十秒」的職責使命。做到哨位無事故,就是對單位、對部隊、對家人最好的禮物。疫情期間,每天全副武裝上哨——防護服、護目鏡、雙口罩雙手套、手握鋼槍,整個人的神經都繃得像根弦,在哨位上看到累到虛脫仍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我終於明白了那句「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的意義。

參加完勤訓輪換,意味著離退伍也不遠了。以前老想著自己是退伍老兵了,要最後再為中隊做點什麼。於是我把自己平時出板報的一些心得經驗傳給了下一任,幫最後一次廚,剪最後一次草坪,甚至最後一次種菜,不為別的,只是單純地不讓自己的軍旅生涯後悔,至少退伍後兄弟們想起我來的第一印象是「一個好兵」。8月30日那天,站完最後一班崗,交接完武器後,我看著那三尺哨位,摸著哨位終端機,最後一次用對講機說:「槍彈齊全,是否交接。」想到第一次站哨的自己在下哨時說的「交哨完畢,請認真履行好職責」,早已不知這是一種不舍還是一種解脫。淚眼婆娑的我敬了軍旅生涯的最後一個軍禮,說出了那句——「交哨完畢」。

9月1日,中隊全體官兵站在路的兩旁,一直放著「戰友戰友,今天到永久,堅強的笑哦……」之前心心念念想著退伍,沒想到真到了這一天了,自己卻是那樣的不舍。我來到班長面前,班長紅著眼說,「不管未來的路有多遠,軍營永遠都是你家,希望你不忘初心,永葆軍人本色,真正做到退伍不褪色。」聽完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抱著班長號啕大哭。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跟自己朝夕相處的戰友告別,可能這是軍人最軟的地方吧。昨天自己還說對退伍沒什麼感覺,今天就哭成淚人,不知道這眼淚是對戰友的不舍,還是對自己軍旅生涯的別過……

作者:林錦濤

相關焦點

  • 豆瓣8.0,《大熔爐之熱血青春》評分超餘罪,張一山演技盡顯
    《熱血青春》(也被稱為 《大熔爐之熱血青春》)在網際網路上的瀏覽量超過了3億。 自2016年7月11日在騰訊視頻首播以來,這齣戲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這部由張一山、張瀟恆、張哲、藍盈瑩、袁曉旭、李蓓蕾、王莎莎等人主演的70年代芳華軍旅題材大劇網絡口碑好評如潮,截止到今天該劇在豆瓣網的評分,已經跨越了張一山主演的《餘罪》第二季。
  • 《熔爐》:當《釜山行》中的喪屍活在現實中
    》在國內的迷之爆款又讓我重溫起了《熔爐》,由於兩位男女主角相同。金融爸爸和戰鬥孕婦的演員,孔侑和鄭有美,在遭遇喪屍之前,曾在《熔爐》中與更可怕的東西試煉過。在極端科幻與極端現實的故事中,他們都保護著孩子,在瘋狂而殘酷的黑暗世界中蹣跚前行。強權如刀,以世道為砧板,視蒼生為走肉。人性迷霧,以社會為熔爐,化黎民為白骨《釜山行》是在喪屍危機中的絕境逃生,《熔爐》則是主動地拒絕對現實的行屍走肉視而不見。
  • 【無極國慶軍旅一日行】
    親子訓練營活動  讓家庭感受不一樣的假期生活本次軍旅一日行旨在讓每個家庭深刻感受愛國教育與感恩教育!也能讓孩子更深刻體會到生活的重要意義在哪裡.---山的故事。---團隊放鬆遊戲。---講述拓展訓練的內容及意義,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對成功的重要作用,同時激發學員的參與熱情,形成歡快熱烈的良好氛.
  • 《熔爐》——這樣的故事,怎麼是真實的?
    說起《熔爐》,很多人印象中可能都會一下子冒出「性與暴力」、「改變韓國法制進程」或是「和平年代裡的英雄範本"等標籤,《熔爐》之所以敏感主要就是因為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現實故事本身太過於刺痛現實,當年隨著電影的熱映,甚至蝴蝶效應般的還加快了一點韓國法制的進程。
  • 《我的軍營我的家》,《軍旅人生》大拜年!(下篇)
    有人曾說,雙軍戀就是每天一起起床,每天一起就寢,只不過,你在你的宿舍睡覺,我在我的宿舍睡覺。還有人說:雙軍戀擁有世界上最獨特的情侶裝,各種迷彩、常服、禮服。想知道接下來的五期節目都有哪些雙軍戀的特殊體驗嗎?來聽聽小編的劇透吧!
  • 《金剛川》和《戰火熔爐》你選擇哪個,我果斷選擇後者
    《戰火熔爐》是由敦淇、劉文武、王平任總製片人,董哲擔任編劇,張黎、董哲執導,付辛博、董琦、李感、蘭海蒙、鞠帛展、劉翰陽、孫浩涪等主演的抗美援朝戰爭劇 。都是以抗美援朝戰爭為題材,講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眾志成城、不屈不撓保家衛國的故事
  • 延續半個世紀的軍旅情結:一家三代接力參軍保家衛國
    朱一偉參軍前與父母的合影 何偉衛 攝中新網湖州9月9日電(施紫楠 何偉衛)「父親當兵,我當兵,兒子也當兵。」說起家裡三代人的軍旅情結,家住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埭溪鎮的朱新傑一臉自豪。朱新傑的退伍證 何偉衛 攝「我退伍的那一年,正好湖州糧食局招人,而且招聘對象只針對退伍軍人,於是我的工作就有著落了。」如今的朱文華已經退休,是一家糧油商行的老闆,平時會給客戶送米麵上門。幾十斤的貨物,他一個人扛到4、5樓依然感到很輕鬆。
  • 《熔爐》出版十周年 | 我懷疑這個世界沒有變得更好
    「熔爐效應」。她說:「我的小說不只關注社會問題,我更願意把眼睛看向那些受傷的人,在哭泣的人,孤單的人。」這樣的話,我在另一位韓國作家金琸桓的採訪中也見到過,他說:「我一直堅信文學應該站在窮苦、弱勢、受傷害的人這一邊。不僅文學,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這樣。」
  • 《熔爐》真實故事比電影更殘忍—被性侵兒童的維權之路
    電影中最令人恐懼的地方是片頭的幾個字——本片由真實故事改編。「歡迎來到霧津,白色濃霧之都」。電影《熔爐》講述韓國霧津一所聾啞障礙學校新任老師姜仁浩(孔侑飾)揭發校長與老師對在校的殘障兒童進行性侵與虐待的故事,其影響效益被評選為2011年度韓國十大法律新聞事件之一。
  • 我的軍旅生涯
    袁為國「天涯有個兵哥哥,威威武武呀保祖國……」,每當我聽到這首充滿深情的歌,總是心潮激蕩,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我的軍旅生涯,回想起曾經是兵哥哥的那一段如火如花的青春年華。離營房不遠的地方有一棵特別大的樹,樹幹的直徑有1米多粗,我當時想,背靠大樹站會安全一些,就來到大樹跟前。這是一棵非常古老的大樹,雖然枝繁葉茂,可是樹幹已經被蛀空了,只剩下一個樹皮包裹著的黑洞。我試探著走進樹洞裡,竟然是一個天然的藏身掩體,這裡面風不透雨不漏,看不到河裡的死屍,也不用擔心敵人和鬼魅從後邊偷襲,眼睛叮著前面看就行了。
  • 《熔爐》那些孩子的故事,人類關於自己的真相。
    初中的時候專門找到《熔爐》的同名小說來看,和電影有一些區別,比如結局更溫和些。但無論曲折還是平緩,它講的都是這樣的故事:一部分血沒有涼掉的人,和一部分已經爛掉的人。血常常是一個會被放涼的東西,所以後者往往比前者聚集更多財富和權力,足以逼迫前者變成和他們一樣的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一個電話一個通知就能讓前者的一切努力作廢掉。
  • 5本現代軍旅甜寵言情小說,報告軍長,我有了,甜到牙疼的故事
    限量婚寵:報告軍長,我有了家有汙萌小甜妻,腹黑蔫壞嬌滴滴。可攻可受可蘿莉,可萌可御可逗比。  說伶俐,道俏皮,渣男賤女一手撕。  春風緩緩吹十裡,年華正好我*你~  當智商這個東西被她撿回的時候,她發現一切都不一樣了。  當心軟這個東西被她丟掉的時候,她發現再也不受傷了。
  • 《戰雷》:當代軍旅題材的突破與創新
    《戰雷》:當代軍旅題材的突破與創新   32集熱血軍旅大戲《戰雷》正在北京衛視紅星劇場熱播,該劇講述了當代西南邊陲,我某集團軍工兵團排雷戰士掃清邊境戰爭遺留地雷的故事。
  • 【軍魂】軍旅如虹 青春無悔
    退伍士官  姜有偉:「還有幾天,我即將脫下我鍾愛的軍裝,即將為我的軍旅生涯畫上句號,我捨不得跟我朝夕相處的戰友,捨不得一起摸爬滾打的訓練場,捨不得對我關懷,照顧有加的中隊領導,部隊是一個大熔爐,他不僅鍛鍊了人的身體,磨礪了一個人的意志,有了這份經歷,我會在社會上比同齡人更成熟,更穩重。」
  • 《戰火熔爐》中的戰火和熔爐
    《戰火熔爐》是紀念70年抗美援朝的劇集,沒有流量明星,沒有大牌,故事不矯情,在這個矯揉造作的娛樂圈不容易,是我們自己的《兄弟連》。像書生這麼不挑剔的人最近都找不到合自己口味的片子,我就奇怪這個豐富多彩的年代怎麼就遺忘了我們這群人,是娛樂圈漏了,還是我們沒有時代烙印。
  • 徵兵季 | 內鄉少年志氣高,投身軍旅獻青春
    身穿綠色軍服裝,熔爐百鍊終成鋼扛槍衛國保家鄉,艱難險阻我來扛又是一年徵兵季小編這次特別邀請了我院兩位退伍的大學生士兵一起來談談他們的軍旅生涯劉慶賀 2018年應徵入伍2020年退出現役,編入材料與能源學院2018級木材科學與工程2班周佳昊 2017年應徵入伍2019
  • 《熔爐》:真實故事改編,揭露風平浪靜的社會背後的故事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一部韓國電影《熔爐》這部揭示人性和社會本質的問題的片子,當我看完這部片子的時候內心中似有無限的憤恨,似有千言萬語。據悉這部影片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先是有孔泳枝了解到私立聽障學校的性侵事件後,與受害的孩子相處數日深入了解孩子受創心靈後,將該事件改變為小說,後有孔侑讀到這部小說深受震撼,開始翻拍此片,接下來就是我們見到的《熔爐》它的真實還原度很高。
  • 這部德國版《熔爐》,讓我更加震撼
    性侵聾啞少年的《熔爐》。魚叔今晚要介紹的這部電影也是講述虐待少年的——算是德國版的《熔爐》。《熔爐》裡的孩子是被政府、法律所拋棄。而《感化院》裡的孩子卻是被親生父母所拋棄。電影拍攝地就是原故事發生地——弗瑞斯特感化院。直到2010年,德國國會才批准感化院賠償付款。
  • 軍旅文藝系列專題策劃④:舞蹈創作與賞析
    軍旅舞蹈是在人民軍隊建立下產生、發展與繁榮的,也可以稱作舞蹈門類當中的當代舞。90多年來,軍旅舞蹈創作最終形成了以「軍人之勇」「軍人之情」「軍舞之美」「軍舞之勢」構成的「正大氣象」的美學風格。「正」強調軍旅舞蹈應表現堂堂正氣、雅正之態、正本清源,是正大光明之容、大國精神之象。「大」意在突出大氣磅礴的雄渾舞蹈風格,是大氣凜然之姿、陽剛崇高之風。
  • 有部電影叫《熔爐》
    電影《熔爐》根據韓國作家孔枝泳同名小說原著改編,故事以韓國真實事例為原型,講述了發生在光州一所學校,他們一起對30名以上兒童的性侵(最小的孩子才7歲)、虐童以及各種權力與惡勢力勾結黑幕引發的悲劇。(左:男主孔侑,中:小說作者孔枝泳,右:女主鄭有美)《熔爐》把事件的構思選擇在一個虛構的城市:霧津。如同這個城市名字一樣,一年四季大多都被大霧籠罩。霧,在這裡象徵著罪惡之城,裡面是人間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