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20年的冬天,寫下這一篇文章不僅僅是為了響應號召,更是為了紀念自己的那一段難忘的軍旅生活,作為一名退伍老兵,這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經歷。
軍隊是一座大熔爐,也是一所大學校。2018年9月到12月是我的新兵時期,也是我的蛻變期,很艱苦。雖然在入伍前我就已經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但現實遠大於想像,徹底打破了自己對部隊生活持有的不切實際的幻想,刷新了我對部隊的認識。在新兵連,和一群來自天南地北的戰友接過班長分發的軍被時,班長說,「這個被子從此以後就是你們的老夥計,你們必須像對待女朋友那樣對待它。」通過一番折騰,我們對它又愛又恨,因為它,我們被批評;因為它,我們也被表揚。
新兵連的訓練任務繁重,從早到晚累得筋疲力盡。每到訓練間隙,拉歌最能提神,最能鼓舞大家的士氣。偌大的訓練場,每個連隊排好方陣,在滾燙的水泥地上坐下,值班員的大嗓門兒一吼,兩手一揮,大傢伙都明白接下來要幹什麼,精神為之一抖擻,放聲高歌。「二連唱了到誰唱?」「一連!一連!來一個,來一個……」從《強軍戰歌》唱到《假如戰爭今天爆發》,輸出全部靠吼,氣勢很足!
新兵連的生活緊張而充實,在三點一線的作息時間和摸爬滾打的訓練中很快就結束了。當班長給自己戴上鮮紅的軍銜和標誌服飾時,我深深體會到頭頂著國徽,左肩扛著960萬平方公裡,右肩扛著13億人民的意義。記得2020年除夕夜,新年的第一班崗,當我站在哨位上手握鋼槍,看著天空的煙花,是那樣的絢麗多彩,雖然沒有像第一年在部隊過年時惆悵,但是鄉愁卻是一樣的。此刻沒有千言萬語,有的只是那一句「在崗一分鐘,安全六十秒」的職責使命。做到哨位無事故,就是對單位、對部隊、對家人最好的禮物。疫情期間,每天全副武裝上哨——防護服、護目鏡、雙口罩雙手套、手握鋼槍,整個人的神經都繃得像根弦,在哨位上看到累到虛脫仍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我終於明白了那句「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的意義。
參加完勤訓輪換,意味著離退伍也不遠了。以前老想著自己是退伍老兵了,要最後再為中隊做點什麼。於是我把自己平時出板報的一些心得經驗傳給了下一任,幫最後一次廚,剪最後一次草坪,甚至最後一次種菜,不為別的,只是單純地不讓自己的軍旅生涯後悔,至少退伍後兄弟們想起我來的第一印象是「一個好兵」。8月30日那天,站完最後一班崗,交接完武器後,我看著那三尺哨位,摸著哨位終端機,最後一次用對講機說:「槍彈齊全,是否交接。」想到第一次站哨的自己在下哨時說的「交哨完畢,請認真履行好職責」,早已不知這是一種不舍還是一種解脫。淚眼婆娑的我敬了軍旅生涯的最後一個軍禮,說出了那句——「交哨完畢」。
9月1日,中隊全體官兵站在路的兩旁,一直放著「戰友戰友,今天到永久,堅強的笑哦……」之前心心念念想著退伍,沒想到真到了這一天了,自己卻是那樣的不舍。我來到班長面前,班長紅著眼說,「不管未來的路有多遠,軍營永遠都是你家,希望你不忘初心,永葆軍人本色,真正做到退伍不褪色。」聽完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抱著班長號啕大哭。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跟自己朝夕相處的戰友告別,可能這是軍人最軟的地方吧。昨天自己還說對退伍沒什麼感覺,今天就哭成淚人,不知道這眼淚是對戰友的不舍,還是對自己軍旅生涯的別過……
作者:林錦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