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歲的小魚偶然寫了一首打油詩,讓爹誇了半天。
小魚似乎感覺到了自己的天賦,開始寫各種詩,有一兩首被學校文學社的人看中了,小魚在學校文學社社刊上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個豆腐塊。
爹拿著那本社刊,見到人就展示,小魚也想展示,展示給小甲看。小甲果然對它的作品讚不絕口,眼睛裡還有亮亮的東西。
小甲是小魚青梅竹馬長大的朋友,小學六年不管怎麼分班,他們兩個都擺脫不了和對方同班的運氣,其中有兩年還是同桌。
兩人的家也是,本來兩家相隔300米,已經可以天天一起玩了,沒想到小甲家又搬到了離小魚家30米的地方。
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小甲喜歡扯小魚的辮子,還弄哭過她幾次。後面慢慢的,小甲做了班長,練了舞蹈,身姿挺拔,面目白淨,能連做幾個後空翻,還能幾分鐘畫出一幅遊戲王。
少女小魚的心就被佔滿了。
雖然到初中以後,兩個人同校不同班了。但是,那些年,兩個人的友誼依然很好,小甲經常到小魚家找小魚,碰上她在午睡,就在旁邊看書,等著。小魚放假時候就去小甲家寫作業,他家有全套流行日漫,機器貓、亂馬、阿拉蕾、遊戲王...小魚在他家永遠寫不完作業。
小甲有畫畫的天賦,那是真的天賦,比小魚寫詩的天賦強多了。上了初中,小甲就報了美術特長班,另外還報了小提琴。小魚就帶著笑看他畫漫畫,聽他鋸木箱子。
小甲從來沒說過喜歡小魚,小魚也是。即使他們相處時的情愫已經很讓人砰然心動。
小魚想知道小甲的心意,她翻遍了爹的日文學習書,用平假名片假名拼湊了一封長長的匿名情書,大意是表白,另外問他是不是喜歡一個會寫詩的女孩子。然後用郵票寄給他。
小甲收到信,卻找到小魚來幫忙翻譯。小魚故作驚訝:「我不懂日文的!」小甲卻笑了笑:「我看到你家書架裡面有日語書的。」
紅暈爬到少女臉上,原來自己費盡心思籌劃的事情一早就暴露了。小魚只能硬著頭皮翻譯。當翻譯到:「你是不是喜歡一個寫詩的女孩?」的時候。小甲笑了起來,連聲說:「對!對!」小魚心跳漏了一拍,根本不敢看他。
即便離表白那麼那麼的近,少男少女還是矜持的很。小甲周末約小魚去爬山,小魚上不去的時候,小甲會拉住她的手然後上來以後就鬆開,這是他們之間唯一的肌膚之親,與愛情無關。
為什麼小魚不主動追尋愛情?因為她自卑,從10歲以後,她再也不能保有可愛甜美的女生形象,她只有一頭亂七八糟的短髮,還有姐姐穿小的舊衣服。她沒有學過才藝,唯一能拿出來說的就是那些青澀的詩。
像太陽一樣耀眼的小甲,她如何有自信去夠?
少女小魚因此生出許多許多痛苦和遐思,無處訴說的時候,她就寫下一首一首的長詩,帶到自己常去的河岸邊上,挖坑埋起來。
十幾歲的小魚,是多愁善感的小魚,對家庭給她氛圍無力抵抗,總是輕蹙著眉頭,像有濃濃的心事。
小甲在和她一起回家的時候,偶爾會問問,可是小魚一言不發。小甲只好嘆氣,懊惱:「小魚,你為什麼總是這麼憂鬱?」
讓陽光少年莫名罩入陰霾,小魚很抱歉,但是她也無能為力。
小甲的爸爸向街道集資修一段入街的水泥路,小魚家不肯出錢,水泥路修好了,小魚卻不願意和小甲一起走在那條水泥道上,寧願繞遠路。
小魚這刻意的倔強讓小甲很無奈,小魚也無能為力,她沒有辦法自己從自卑裡走出來。
小魚總是在出門的時候稍待片刻,為的是能和小甲正好遇到,一起騎過長長的路去學校。
可是,有一天,小甲的車後座上多了一個女生,那是他們班聲樂特長班的美女,瓜子臉,長直發,窈窕身材,得體的漂亮裙子。
小魚第一次想要脫離自己丑小鴨一樣的軀殼,她只好拼命加速,把小甲甩下,免得變成別人眼中花朵底下的泥。
她的眼淚飄散在風中,她終於知道異想天開是什麼意思。
小魚再也不在路上等著小甲了,她去了河岸邊,把那些情詩挖了出來,折成紙船,點上蠟燭,放入滾滾東流。
蠟燭燃盡,小船成灰,少女的情愫就此湮沒,再也撈不回來了...
後來?
後來,小魚和小甲在人生的路口分別了,沒有人回頭。
像兩條切線,曾經切過,卻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