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你們眼裡,可能就是那個遙遠的外星人。所以我叫自己阿凡達。我叫自己妹妹,是因為從我成名到後來,大家一直在叫我老師,叫我姐,好像從來沒有年輕過。我挺喜歡你們叫我妹妹的。我非常享受這個舞臺。
《海闊天空》《一樣的月光》都是阿凡達妹妹這個新人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就即使大家永遠猜不出我是誰我也不遺憾。暫別這個舞臺突然有一些不舍,就請大家記住這個舞臺賦予我的名字——尖耳朵的阿凡達妹妹。謝謝。」
她從殿堂的高遠之處走了下來,你從她身上看不到任何居高位者的驕奢,只覺她驚為天人,偏偏又帶著親切的人間煙火氣,眉梢眼底洋溢著鄰裡家常的笑意。
接地氣,卻不土氣,她有一種與世無爭的智慧,讓她跳脫了繁雜瑣事的桎梏,她的境界就像與吳亦凡合作的歌曲《乖乖》裡的吟唱,曲調輾轉悠長,哀而不傷,詞作充滿童真,發人深思,聲音空靈清澈,穿透力強。有人說,譚晶是在以觀音視角演唱這首歌,她構造的格局盛大,情感裡流露著慈悲,像是在浩大天地間廣傳梵音。
譚晶擅長駕馭大歌,她對情感的把握精細到咬字的方式,吐字的輕重,尾音的氣息等,不著痕跡將技巧融於演唱,精雕細琢卻絲毫不顯小家子氣。
她的演唱,一半是譚晶本人,一半是歌曲本身。有人說,她沒什麼辨識度,我不敢苟同,拋開專業領域對譚晶的認可,好的歌手,就如戲骨,習慣於表現歌曲的本質,而非自身的特點。
尖耳朵的阿凡達妹妹讓譚晶褪下了神秘的光環,愈加光輝,看著她的簡歷,宛如穩步升級的大魔王。有總政歌舞團的多年曆練,讓譚晶的颱風氣勢非凡,別的歌手舉辦演唱會,會用錄製好的伴奏帶,而她舉行音樂會,身後是一個龐大的交響樂團。她,宛如一個身經百戰的將軍,淡然站立在前方,用歌聲引領樂聲,翻越山川河流,摘下日月星辰。
譚晶曾是軍人,軍隊的印記在她心底早已紮根,站在人群中,她是最挺拔的一個,穿越人海裡,她是最堅定的一個。
有人不屑於紅歌軍歌,覺得那是歌功頌德的東西,誇大了功績,湮沒了問題,但這,是譚晶生命的一部分。
軍人身份的限制,讓譚晶熱愛的流行音樂從眼前的白月光變成心底的硃砂痣,她太久不曾在舞臺上縱情演繹流行音樂,儘管,她是我國第一個通俗唱法碩士學位獲得者,儘管,她是第九屆央視青歌賽通俗組金獎獲得者。
譚晶的高度不止於此,她從未忘記出發時的詩意與遠方,她的每一步都是在靠近音樂的本質,走進音樂的核心。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譚晶別出心裁創造出了將民、通、美三種唱法融為一體的跨界唱法,在演唱技巧上講,她可以把歌曲的豪邁和細膩掌控得遊刃有餘,從音樂風格上說,她可以在歌壇獨樹一幟多種唱法張口就來。
所謂跨界,並不是單純地羅列,而是在思考和反覆練習中經過取捨和變革,具象而準確地塑造形象與形態,生動而貼切地抒發情感與情緒,形象地詮釋歌曲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譚晶起點太高,實力過強,走得又穩,早在別人終其一生才能達成的目標後畫了小紅勾。有人以為她已經老去,連她自己都懷疑是否從未年輕過,那就讓舞臺來證明她的芳華絕代,在蒙面唱將裡,她將一人千聲釋放到極致,盡情展示她的才情。
我用了很多高端的詞彙來形容譚晶,也不覺得心虛,她在事業上的成就擔得起任何稱讚,而她,並沒有停下求索的腳步,而是謙遜的以一個新人的口吻在大眾舞臺上重新開始。當她低下頭,她的身影更加偉岸。
她的微博認證是「歌唱家,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而她的微博簡介是「我是熱愛跳舞、電影、音樂劇、跑步、畫畫、讀書、做烘焙、帶小孩的歌唱演員!」認證是她給大眾留下的印象,簡介是她認真活成的模樣,喜歡她的十一年,我不敢妄言讓每個聽說她的人都喜歡她,但我可以告訴別人我知道的一些事情。
在阿凡達妹妹揭面那一天,譚晶發了條微博,半個娛樂圈的人都有轉發,網友調侃「是中央下達了轉發任務」,我看著熱轉裡的名字,他們的確是譚晶的朋友,幾乎都有過微博互動,也有過活動合照,這一半來自於譚晶以真心換真情,一半是譚晶演唱過百首影視歌曲,說到底,能有如此的人氣,是源於譚晶的人品與才華。
譚晶所呈現的一面,有中華五千年沉澱出的美德,有小城幾億人奮鬥過的夢想。她沒有任何急功近利的浮躁,我從她身上看到了自古名士的清氣縱橫。她的人生如開掛一般坦蕩,完全是因為,作為比你我起點更高、更具天賦的人,她依然固執地付出了強於你我數倍的努力,讓時間去開花結果。
譚晶所散發的光和熱,我只能用自己的淺薄描述皮毛,怕褻瀆她的專業,又怕冷落她的人品。感謝譚晶,她是一座綿延的青山,我能從她身上找到任何這個時代我需要的答案。
潮音樂:chaoliuyinyue
全球最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