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電影《指環王》橫空出世,開創了電影史上的奇幻時代。
魔戒遠徵隊
導演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 以下簡稱PJ)一鳴驚人,一躍成為世界級電影奇幻大師。
在2014年他的影片《霍比特3》上映之後,他突然銷聲匿跡,淡出了影迷視野。四年的時間,PJ似乎又在憋大招。
果然,2018年,PJ帶著自己的新一部「神作」閃亮登場。
現在正式定檔11月11日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這是歐洲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6500萬人參戰,3000多萬人傷亡。這場戰爭歷時4年3個月,於1918年11月11日結束。2018年,正是一戰結束100周年。
《他們已不再變老》正是PJ為紀念一戰停戰100周年的大作。這是他與BBC,14-18 Now、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一起,三方聯合特製的一戰題材紀錄片。這部影片有以下獨特的地方:
片中所有素材,全部取自真實歷史影像。
大部分史料都是首次公開。
PJ及其團隊通過尖端的電腦特效技術,將黑白默片轉製成了一部彩色3D電影!讓當年戰場上的情景,從黑白無聲中「復活」成彩色的現實。
《他們已不再變老》聚焦一戰西線戰場全過程。其中的主體內容——歐洲戰區戰士們日常戰壕生活,以及索姆河戰役,這次通過新技術手段,被轉製成了這部彩色記錄影片。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線主要分為東線,西線和南線。
西線戰場是英法對德作戰。
索姆河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
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的太子被刺(塞拉耶佛導火索)有關國家藉機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瞬間爆發。
戰爭爆發的消息傳至當時英國的各個角落。大部分英國民眾都認為不出一年半載,戰爭就會以英軍扛著勝利的大旗而順利結束。
字幕翻譯:戰爭會在6-12個月結束
當年規定的參軍年齡是19~35歲之間。
很多爭搶入伍的士兵只有15歲,瞞報年齡參軍。
字幕翻譯:我15歲,再過兩年半才滿18歲
新兵們完成入伍後的各項訓練,準備前往戰場。他們滿腔熱血,充滿鬥志。甚至還在擔心戰爭提前結束。
字幕翻譯:我生怕自己還沒上場,戰爭就結束了
只能說這些小夥子們還是太年輕。。。
戰爭的殘酷,遠不是他們能想像的。
這些新兵終於到了夢寐以求打仗的陣地:
字幕翻譯:通過潛望鏡,看到的就是這些
耳邊是漫天的轟炸和哀嚎,還有德軍炸礦的超強轟隆聲。
目之所及,屍橫遍野,滿目瘡痍,血汙遍地。
字幕翻譯:他們可能已經掛在那裡很久了
他們的「陣地」就是綿延九轉的戰壕,他們將要生活和獻出生命的地方。
戰壕: 交戰方處於對峙時,掘土成壕,可以防止從正面襲擊過來的子彈和炮彈。戰壕的大規模使用,正是在一戰時期。
字幕翻譯:我看見戰壕後第一個想法:
我們其實是要在這裡生活
真正到了戰場,每一秒都在生死邊緣徘徊。沒準一發子彈過來,正在和你聊天的戰友就掛了。
字幕翻譯:他的腦袋像個被打破的雞蛋
槍林彈雨之外,還有毒氣瀰漫。
字幕翻譯:我們看見綠色氣雲飄過來
跟索姆河戰役一比,前面的那些都不值一提。
英軍在索姆河戰役中首用的馬克1型坦克
炮火幾小時連續的攻擊,不曾間斷。
士兵們面對曠日持久的血腥,只剩下一臉恐懼和內心的茫然。
很多士兵前一腳踏上戰場,後一腳就步入死亡陷阱。光是索姆河這場戰役,就持續了4個月之久,僅第一天,英軍就折損了6萬人。
這些士兵還要抽空處理蝨子和老鼠。
字幕翻譯:我最喜歡烤死它們(蝨子)
但是要解決老鼠,那就要用槍了。
冬季氣候的惡劣,也讓戰壕生活無比難過。有些士兵的凍傷嚴重到需要截肢。
字幕翻譯:鞋子跟腳已經凍在一起,我們沒辦法將鞋脫下來
不過,戰壕的日常也不全是打打殺殺。休戰期間,戰場上大家一起聚會。多才多藝的士兵還能輪番助興。
輪休期間他們會退到後方,把自己梳洗一番,然後聚在一起唱歌,遊戲。
他們跟年紀相仿的德軍俘虜相處得非常愉快。如果不是因為戰爭,或許能成為朋友。
這些俘虜會幫助挖戰壕,主動幫忙抬傷員。
休戰期間,兩個陣營的士兵還會一起說說笑笑。他們都迫切希望這場戰爭早點結束。
隨著同盟國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4年的徵戰,在得知終於可以遠離戰爭那一刻,戰士們比獲勝還要開心。
戰後的英國,出現了大規模的退伍士兵失業的情況。有的地方甚至赫然掛上「謝絕退伍士兵」的標示。他們難以找到工作,無法餬口……
字幕翻譯:一些地方宣稱「不需要退伍兵」
戰爭同樣耗盡了普通民眾的熱情。他們不再像戰前一樣熱情,也沒有把這些退伍士兵看作國家英雄。他們無法想像戰場上的殘酷,也不願意去理解和幫助他們。
字幕翻譯:我們的世界跟平民割裂開來
你可以跟你的戰友之間互相理解
但是平民們永遠無法明白
PJ及其新技術團隊,用100小時的歷史影像資料和600小時的歷史語音資料,剪輯製作了這部99分鐘的一戰史詩。
對於原始黑白畫面,先是需要處理掉畫面中噪點和劃痕,然後在這個基礎之上,再利用插幀技術,讓每秒的影像從原來的10幾幀變成當今通用的24幀,消除早期攝影機拍攝的「快進感」,讓片中的動作效果更加自然流暢,接近真實。
幀:一個畫面為一幀。
每秒24幀即影片的每一秒由24個畫面構成。
原始資料影像
修正後影像
為了在最大程度上還原畫面的真實色彩,PJ團隊找了很多當年的軍需用品作為取色參照物。自然景觀則是以拍攝的外景照片為基準。人臉顏色則參考了大量的多人合影照片色彩。
接下來就是使用電腦軟體逐一進行色彩填充。
最後呈現出我們看到的彩色影像。
影片聲音部分不同於以往的一戰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直接採用了一戰倖存者的口述音頻資料,從戰爭參與者的角度重現這場戰爭。
片中的旁白音頻來自於一戰倖存者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採訪記錄。
這段素材來自英國廣播公司。
片中人物對話的處理,PJ則請了唇語專家,根據影像資料中士兵說話的口型,翻譯出他們交流的內容,再經由配音演員按照內容,給影片進行配音重現。
其他音效,如火炮、換彈藥、泥地行軍的聲音等等,都是通過現場精心模擬收聲錄製。
《他們已不再變老》是一部極具開創性意義的一戰題材紀錄片。
PJ及其團隊的不斷努力和嘗試
為百年前的黑白默片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重映思路。
還未公映的情況下,該片就已經在外媒的各大評分網站獲得了一水的好評。
IMDb8.8,爛番茄新97%,Metacritic88,豆瓣8.9分。
全片黑白與彩色的交替,細緻重現了一戰戰場上基層士兵的點點滴滴。
PJ將塵封在博物館的影像資料,以這種全新的真實體驗方式搬上大熒幕,讓觀眾仿佛身臨其境,更能深刻感受到戰爭的殘酷。
本片片名出自英國詩人勞倫斯·比尼恩(Laurence Binyon)的一戰名詩《謹獻給陣亡將士》(For the fallen)中的第四段,以這些詩句作為結尾,讓我們珍惜和平,遠離戰爭。
They shall not grow old
他們已不再變老
as we that are left grow old
歲月沒有留下滄桑的痕跡
Age shall not weary them
他們不為耄耋所難
nor the years contemn
永遠不為殘念所累
At the going down of the sun and in the morning
每當夕陽西下,每當清晨來臨
We will remember them
我們就會想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