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國內電影市場迎來一大波新片上映。從偶像明星主演的《赤狐書生》到情感題材片《如果聲音不記得》,從高分驚悚片《隱形人》到動畫大片《寶可夢:超夢的逆襲進化》,一眾頗具票房賣點的新片相繼上映,讓歲末年初的賀歲檔正式拉開帷幕。
而在眾多新片中,《如果聲音不記得》來勢洶洶掀起全民熱議,迎來賀歲檔開門紅,以1.5億的票房成績拿下上周末票房冠軍。
賀歲檔首周多部新片上映
12月的第一周,有12部新片上映,銀幕迎來了「開門紅」。在新片的帶動下,單周大盤較前一周再漲28%至6.5億,大盤僅比《勇敢者遊戲2》開畫的去年同期低了不到10%。
截至12月7日,2020年度內地總票房也已正式突破170億,只需餘下25天平均每日票房達到1.15億,全年票房即可突破200億大關。
上周上映的新片中,影片類型比較多樣,包括李現、陳立農主演的奇幻電影《赤狐書生》、高分驚悚片《隱形人》、動畫片《寶可夢:超夢的逆襲 進化》等。其中郭敬明監製,章若楠、孫晨竣等人主演的國產愛情片《如果聲音不記得》以1.5億的票房成績拿下上周末票房冠軍。
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由郭敬明監製,作家落落執導,章若楠、孫晨竣兩位青年演員領銜主演。影片原作選自落落的小說集《那些生命中溫暖而美好的事情》,算是今年12月底的一部壓軸愛情電影,在上映前就已經掀起了很高的熱度,貓眼想看人數一直在同期電影中遙遙領先。
而影片在上周五正式上映後,也沒有讓人失望,雖然在上映首日票房不敵《赤狐書生》,但在上映第二天,影片開始逆襲,周六周日接連奪冠。
《如果聲音不記得》實現票房逆襲
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講述的是能夠通過聲音帶給他人快樂的超能力者辛唐與表面開朗樂觀的「假甜女孩」辛唐互相救贖的故事。
影片由郭敬明監製,落落執導,章若楠、孫晨竣主演,看名字和陣容,實打實的一部青春愛情電影。這種題材電影在主打「合家歡」的賀歲檔影片中,其實顯得有些突兀,但是影片還是收穫了亮眼的票房成績。
《如果聲音不記得》上映首日和同期上映的《赤狐書生》都在5000萬左右,並且差距非常微弱,但最終《赤狐書生》首日以200萬的較小優勢險勝《如果聲音不記得》。
不過在第二天,《如果聲音不記得》實現逆襲,在票房上打敗了《赤狐書生》,成為了上周新片中的票房冠軍。目前,《如果聲音不記得》已經上映4天,截止到今天下午3點,影片累計票房達到1.57億。
但是在亮眼的票房背後影片口碑卻飽受爭議。《如果聲音不記得》豆瓣開分4.1分,給一星二星的觀眾佔70%,給五星四星的觀眾僅佔不到10%,而且僅好於3%的愛情片、5%的奇幻片,這些數值意味著該片在口碑上已經撲街。
雖然該片的主題很明確,影片中喜劇元素的設定也恰到好處,但高潮戲份不著重描繪抑鬱症患者,而是強行拉回到感情,變成狗血愛情劇,這引起部分觀眾不解和吐槽。
打著「抑鬱症」旗號的商業爛片
2018年中秋檔,關注「校園霸凌」問題的青春片《悲傷逆流成河》上映,在首日只有1277萬票房的情況下,憑藉超高的社會話題不斷發酵,最終拿下了3.57億的票房。
《如果聲音不記得》是「光線·殘酷青春三部曲」的第二部,這一次電影關注了「抑鬱症」問題,抑鬱症+奇幻愛情,可以說是在賀歲檔中最沒有「賀歲氣質」的電影了。
原本以為與《悲傷逆流成河》相比,《如果聲音不記得》具有強烈的愛情屬性,「關注抑鬱症」的社會話題度要比「校園霸凌」還要高,更能夠引起大眾關注。
但從當前觀眾的反饋來看,批評遠遠多於誇獎。目前《如果聲音不記得》豆瓣評分僅僅只有4.2分,雖然豆瓣評分並不是評判影片好壞的唯一標準,但是這也代表了部分影迷對此部電影的看法。
而《如果聲音不記得》之所以在豆瓣上不及格,原因之一就是「消費憂鬱症」。據悉,影片在前期宣傳時主要以「抑鬱」為賣點,但此次《如果聲音不記得》是掛著「抑鬱」的「羊頭」,享受「抑鬱」的紅利,然後賣的「狗肉」(本質還是俗套的愛情片)。
而且影片整體的節奏像流水的MV幻燈片,鋪滿了奔跑、舞蹈、唱歌、絢麗的特效;愛情線的橋段和情節可以用「狗血」二字來形容,合約情人、誤解、失憶、錯過,男主犧牲,被女主的真愛之淚救回等。
總的來說,電影的成功必有他的原因,失敗被吐槽也必有緣由。此次《如果聲音不記得》雖然在初期票房比較亮眼,但從當前的口碑來看,能夠支撐它走出長線趨勢比較困難,當前,貓眼專業版對此部影片的最終票房預計在2.54億。
不過,此次《如果聲音不記得》雖然未能脫離該類型電影的價值觀念的單一性,但對社會敏感話題的試探還是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