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小倩,不一樣的結局。《聊齋》與《倩女幽魂》的愛離別

2021-01-16 PILOT1976

導讀:《聊齋志異》,何物?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

蒲松齡,何許人也?清代傑出文學家,優秀短篇小說家。志怪傳奇類小說繼承和發揚者,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

本文將從《聊齋志異》和《倩女幽魂》從出場人物的設置之差異,場景和情節的對比之變化,故事最終結局之迥異這三個方面,為大家分析和了解兩者表達的愛恨離別。

——————

眼波欲轉,似顧盼生情,帶著絲絲的媚,卻攝人心魂。這就是聶小倩,一個幽怨絕美的孤魂女鬼,在《倩女幽魂》裡被王祖賢飾演的入木三分,其自帶的冷豔柔美幾乎就是現實版的小倩。

翻開蒲松齡先生的《聊齋志異》中的《聶小倩》,我們發現先生筆下的小倩依舊是絕色佳人,「言未已,有一十七八女子來,仿佛豔絕。」,輕輕幾筆,一個美豔絕倫的女子躍然紙上。

《倩女幽魂》的故事取自《聶小倩》,其擴充和改編增加了更多的內容和元素,最終的結局也是大相庭徑,讓人扼腕嘆息而又有遺憾美。然,表達愛離別的內涵卻是一致的相同。

文章通篇描述的幾個主要人物並不多,而《倩女幽魂》裡修改了一些人物的原設定,增加了不少關鍵人物和輔助人物。整個故事就顯得非常豐滿而有張力。

寧採臣,「會學使案臨,城舍價昂, 思便留止,遂散步以待僧歸」,這裡說明寧採臣是個典型的文人書生。而在影視劇裡,寧採臣被描繪為了一個專門收帳的書生,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落魄。

不管是考取功名的書生還是收帳的書生,他們都在那個時候生活在最底層的大眾,雖然窮苦潦倒,有著非常渴望的突破和希望表達。

燕赤霞,「日暮,有士人來,啟南扉」,「既相知愛,何敢深隱。我,劍客也。」,在文中燕赤霞是個書生,也是一個嫉惡如仇的奇異劍客。而在影視劇裡,燕赤霞被描繪一個背負寶劍的虯髯俠客。

書生也好,俠客也罷。在黑暗的年代,燕赤霞能給大眾帶來正義和光明,能給人們帶來改革的社會曙光,也帶來了一線改變的希望。

夏侯劍客,這是《倩女幽魂》在開頭增加的一個人物,從開始和強盜的搶錢,中間和燕赤霞在蘭若寺的劍術比拼,到最後被鬼怪吸盡精血而亡,是個悲劇的角色。

凸顯當時社會很大一部分人,心胸狹窄,但似乎還有自己認為的一些堅持。但是經受不起社會的各種誘惑,是當時很市井的社會代表。

黑山老妖,這是《倩女幽魂》在最後增加的一個人物。法力強大,因為強娶小倩,最後寧採臣和燕赤霞在地府大戰而被暫時消滅。

強大的社會黑暗壓迫和統治,強橫和不講道理,從不關心社會的最底層。雖然暫時被消滅了,但是其根基從未被動搖,故事最後的結局還是改變不了陰陽兩隔的現實。

客棧老闆,棺材鋪店主,賣字畫的商販,知縣大人,小青,路人甲,路人乙……,《倩女幽魂》裡的每一個人的出場都有其設定的社會意義和代表,這些人的共同配合和銜接為影視劇的最後的升華做好了最好的鋪墊。

不管影視劇裡對人物設定的保留和修改,或者是增加,其表現的內容都是為最終的思想主旨服務和推動。愛別離愁,突破束縛,暫時的失望,即是對最後的希望和追求。

對於場景和故事的描述,文章交代的幾個重要場景和情節,《倩女幽魂》裡對場景和故事的渲染和取捨把握分寸有度,整個故事的基調顯得緊張,雖然最後是個悲劇,但表現的本質卻是通透的。

(一)燕赤霞和姥姥的對決,也是極有意思。「忽有物裂篋而出,耀若匹練,觸折窗上石欞,欻然一射,即遽斂入,宛如電滅」,神劍衝破箱子,像一匹耀眼的白練,撞斷窗上的石欞,即傷妖怪。就這幾秒鐘,戰鬥結束了。

看得出來,在文章裡,神劍面前夜叉幾乎沒有勝算,瞬間勝負已分,若非石欞,妖魔當場就會灰飛煙滅。

「囊忽格然一響,大可合簣;恍惚有鬼物, 突出半身,揪夜叉入,聲遂寂然,囊亦頓縮如故。」皮囊內忽然蹭的一響,恍惚出來一個鬼怪,把夜叉一把揪進去,直接斬殺,接著就寂靜無聲了。這次直接秒殺夜叉。

兩次的戰鬥,燕赤霞都沒有直接出手,就憑身上的法寶直接搞定妖魔。此時的劍客,俯視蘭若寺食物鏈的頂端,寺中發生的一切都未逃過他的法眼。

《倩女幽魂》裡,燕赤霞和姥姥在蘭若寺的直接單挑也有兩次,第一次是燕赤霞在追聶小倩的時候,姥姥出手相救,兩人有直接簡單的過招,法鬥才登場,正邪的碰撞正式開始。

第二次就是兩個人的終極PK,這次是招招致命,法術和寶劍全部齊上陣,特效也全開,最終姥姥百年功力被破法,故事進入一個小高潮。

為了視覺的效果,兩邊的各種招式和能力都刻畫的很飽滿,展示兩邊的力量和對比,戰鬥很激烈也很酷炫,結果還是一樣,姥姥落敗。

文章和影視裡,表達的內容和方式有比較大的差距。文章更加通透的表明燕赤霞和神劍的奇特驚豔,再大的阻礙和困難,一樣輕鬆搞定。影視要表達一種過程的鋪墊和循序漸進,給觀眾已足夠的滿足感。

但結果都是一樣,姥姥敗了。在文章裡,敗得更徹底,被秒斬。而影視裡只是百年功力被廢,故事埋下彩蛋,為後面的《倩女幽魂3:道道道》做好了準備。

(二)《倩女幽魂》最後,燕赤霞和寧採臣為了搶被掠走的聶小倩,在地府和黑山老妖進行最後的廝殺。這個橋段在文章裡是沒有的。

在地府裡,正邪在此進行了最後的大戰,過程艱辛而危險萬分。各種人物都粉墨登場,陰兵,魍魎魑魅,無主魂魄等直接的對戰,符咒,乾坤劍法各種法術大顯神通。

當然在最後的佛家寶典《金剛經》的加持下,寧採臣手持寶劍轟然推進,黑山老妖最後魂飛魄散。這也是故事的最高潮,最大的BOSS被清理掉了,

影視裡,增加的這個黑山老妖不僅是強化在姥姥被消滅後的進一步帶來打擊和暢快感。更進一步強調在那個時代的黑暗的重重,壓迫和暗黑的力量是我們無法想像和理解的,雖然暫時打敗了它們,但是後來了?

其實結果早已註定,寧採臣和聶小倩依然是陰陽兩隔,有情人依然不能相愛相念。即使聶小倩和寧採臣的「人鬼情末了」眷侶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三)結尾裡,小倩被燕赤霞和寧採臣從地府救回來後,天也亮了,當太陽普照大地的時候,寧採臣又不得不扛住要落下來的門窗,失落,不舍,矛盾百般滋味盡在心頭。朝陽下的寧採臣寂落的畫面,唯美,悽涼的感覺讓人鬱鬱寡歡。

太陽出來,一切都有希望的時候,寧採臣和聶小倩卻要愛別離愁,多少的苦難和波折都度過了,快要成功時候,還是不能跨越冥冥中的法則,希望到失望,情感的升華到抑鬱。

然而,這又是有希望的,小倩的魂魄可以重新投胎做人,這又是極其讓人高興又有希望的事情。這個時候的維度從小愛到大愛,從個人希望轉變到整個社會的希望,這是我們從個人離別中看到的大愛和大希望!

故事的結局,文章裡和《倩女幽魂》各顯時代特色,讓整個故事的結尾都有了各自表達主題的升華和時代烙印。

「後數年,寧果登進士。女舉一男。 納妾後,又各生一男,皆仕進,有聲。」原著裡的聶小倩和寧採臣最後能心心相愛,長相廝守,家庭美滿幸福,是一個非常完美和團圓的結局。

《倩女幽魂》留下絲絲的遺憾,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寧採臣繼續他的江湖書生意氣,聶小倩則去投胎轉世,為二人慾罷不能的遺憾而耿耿於懷。

寧採臣和聶小倚人鬼之戀的動人和美好,最重要的是它寄託了先生作為一位文人的情懷和理想,而這一情懷和理想又是今天的大部分知識分子所共有的特性。

雖然先生屢遭科場失敗的痛苦。可是不滿現實的他依舊對封建文人的人生理想念念不忘,聶小倩是先生從自身需要出發塑造的,集貌才德智於一體的理想女性,代表著封建文人對女性理想形象的追求。

寧採臣代表儒家的理想人物典範,也是先生自己的映射。自然文章最後的結果也是皆大歡喜,百年好合,其子女長大後都考中了進士,名聲遠揚。這就是在那個時代,文人們認為最希望的追求方式,五子登科,金榜題名。

《倩女幽魂》留下的傷別離的孤楚遺憾,讓人都為之聲聲嘆息。最後的分離,栩栩如生的刻畫了愛情的美好和悽美,這種效果更能打動觀眾。引發大家的共鳴和思考,這就是影視劇刻意安排結尾的高明之處。

雖然離別之痛,但是仍然有小倩可以重新投胎做人的延續,這就是希望!果然,3年後,《倩女幽魂2:人間道》接過第一部的待續,繼續絕美的人間愛情故事。

影視劇通過這種方式的結尾,傳遞這這個時代,我們的愛情故事還是可以有這麼美,雖然沒有直接的在一起,但是又給了希望,給觀眾更多的遐想空間和思考。

悽美的結果依然值得回味,觀眾雖然看到了結局的不完美,但是希望的傳遞在觀眾的內心展開,愛情還是讓人如此牽掛。

在當今的時代,這種美好依然可以被傳承,愛情依然美好和嚮往。缺陷的結果還是和文章裡表達的美好異曲同工,結局不一樣,但蘊涵的本質卻是一致。

寫在最後

不同的方式和表達,不同的過程和不同的結果,所承載的意義卻是如此一致,我們依然可以相信愛情。

《倩女幽魂》和《聊齋志異》對故事的描述都盡及其精彩, 「形」不同,而「神」同,最後都是殊途同歸,愛情依然是永恆的話題。

雖然在時間和時空上間隔幾百年,兩者的背景也是千差萬別,然而對表達的主題是鮮明而一致。理想的愛情都是被世代所追求。

《聊齋志異》中,「肌映流霞,足翹細筍,白晝端相,嬌豔尤絕」,惜字如金16字對小倩的點綴描寫,道出了一段絕世的人鬼之戀。從鬼到人的蛻變,對世俗的不懈努力,最終,修成正果。

在《倩女幽魂》的影視劇中,開啟了聶小倩和寧採臣那段感人至深的愛情纏綿悱惻,人鬼殊途而坎坷的情路。

不同的結局,卻有著相同的含義。

結束語

先生寫聶小倩,是為了表達愛情不分人鬼神。在他眼裡,人世間的醜惡,還不及陰間的鬼純潔善良。

在人間追求那種不論出身,不論貴賤的愛情不可得,轉而將願望訴諸鬼怪,實在是對社會不平的一種傾訴。

參考文獻:

《聊齋志異》-《聶小倩》

《倩女幽魂》 (1987年張國榮、王祖賢、主演電影)

相關焦點

  • 聊齋新劇《美人皮》,除了倩女幽魂,還有5部精彩劇
    從頭看來,如果拋棄題材觀念,這部劇確實比較感人,也很符合聊齋的宗旨。聊齋志異之小倩只是,《聊齋志異》中人鬼戀情的經典並不是《小謝》,而應該是《倩女幽魂》中的小倩與寧採臣。》,就不得不提張國榮與王祖賢出演的《倩女幽魂1之妖魔道》以及《倩女幽魂2之人間道》。
  • 聊齋新出《美人皮》,除了倩女幽魂,還有5部精彩劇
    從眾人熟知的《畫皮》到奉為經典的《倩女幽魂》,《聊齋》用它獨特的魅力徵服了無數的觀眾,令人在影視中體會著《聊齋》表達的愛恨情仇。聊齋志異之連城,電影美人皮《聊齋》雖然題材比較古老,但是從來沒來沒有過時。在最近放映的影視作品中,光是聊齋題材的電影就有兩部。一部是元華、徐少強出演的《倩女幽魂:人間情》,另外一部就是張予曦主演的《美人皮》。
  • 電影《倩女幽魂》再次翻拍,《聊齋》思想發人深省,你看懂了多少
    「故事還是那個故事,不知道看故事的人變了多少。」這個周末抽空和好兄弟一起,看了前段時間剛剛上映的《倩女幽魂:人間情》,官方宣傳翻拍的是徐克87版《倩女幽魂》電影。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倩女幽魂》電影的原著,是取自清代小說家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片段《聶小倩》。《聊齋志異》曾被郭沫若點評:「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在我們這一代的記憶裡,原著故事片段《聶小倩》不如電影的名氣大。
  • 《新倩女幽魂》出動畫了!小倩不再是女主角?
    倩女幽魂一詞出自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的小說集《聊齋志異》,講述了女鬼聶小倩和書生寧採臣之間愛情糾葛的感人故事。現如今,「倩女幽魂」已不再是一個故事,它可以是電影,是遊戲,也可以是一部動畫!《倩女幽魂》是一個很值得深化和發揚的IP,無論是其作為網易第一玄幻網遊,還是倩女幽魂傳說都有很好的開發價值。接手《倩女幽魂》項目之初,針對其龐大的世界觀,我們為其定製了分段式的漫畫改編計劃,在融合了集英社編輯和臺灣霹靂的意見之後,系列第一彈《倩女幽魂之傾世畫魂》以黑白漫畫的形式登錄了《漫畫行》,以畫魂與醫師的故事為主線的劇情感動了許多讀者。
  • 新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結局暢想,小倩不該只剩下背影
    新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在線上上映了。不得不說最後聶小倩那欲要轉身的背影讓我有些惆悵。新版《倩女幽魂人間情》中,聶小倩被吸入了轉世輪,寧採臣則是做到了等候其輪迴後擦肩而過。確實很唯美,寧採臣輕聲呼喊小倩,小倩定足回首的一幕讓觀眾深深感受到了寧採臣的真心以及聶小倩的真情。可是我在看這一版《倩女幽魂》時就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其實也是對「人鬼情未了」這類橋段多年以來的執念。為什麼一定要等待來生再相會呢?為什麼不可以是人與妖之間來一段現世純戀呢?
  • 《倩女幽魂》——《聊齋》裡的不合格女鬼之聶小倩篇
    要說講鬼故事,就不得不說蒲松齡老先生,這個怪老頭裝了一肚子古怪豔麗的陳年舊事,這些故事嚇壞小孩子,誘惑小青年,氣死小媳婦,很多故事還被搬上銀幕,拍成電影,也捧紅了很多明星,有名氣的比如《畫皮》、比如《倩女幽魂》等。
  • 影評|倩女幽魂宇宙
    87年版《倩女幽魂》劇照把這些《倩女幽魂》連起來,也可以找到一點脈絡,稱之為一個「倩女」宇宙。我淺淺研究了一下,《倩女幽魂》最早可以追溯到1957年的粵語片《陰陽配》。這個版本基本比較符合原著,也就是小倩跟著寧採臣回家,還陽後與他成婚。
  • 鄭爽版《倩女幽魂》來襲!到底多美的人才能演小倩!
    鄭爽版《倩女幽魂》來襲!到底多美的人才能演小倩!鄭爽今年有一部古裝神話劇《只問今生戀滄溟》將播,她在劇中一人分飾兩角,飾演貓靈聶小倩和國師之女笑哈哈 。而這部劇改編自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名篇《聶小倩》。
  • 聊齋志異:張國榮版倩女幽魂結局悽美,真實的寧採臣卻娶鬼妻小倩
    如今我們提及聶小倩,映入腦海的大概就是電影《倩女幽魂》了。當年張國榮扮演的少年書生寧採臣,其形容俊朗,意氣風發,長衣飄飄,似乎滿懷心事而又行色匆匆地行走於茫茫大地之上的畫面,伴隨著「人生路美夢似路長」的歌聲,勾起一代人的懷念和回想。王祖賢演繹的女鬼聶小倩,裙裾飄飄之間,那勾魂奪魄的神色,也把聶小倩的悽美刻畫得如泣如訴,終成一代經典。
  • 《倩女幽魂》要被翻拍成60集電視劇!網友:要從小倩出生開始拍?
    這些年,不知道是不是導演編劇沒有戲可拍了,除了改編大IP,就是翻拍之前的電影電視劇。大IP的改編有不少成功的,但是翻拍劇幾乎全被觀眾吐槽,否認。目前電影電視翻拍的情況屢見不鮮。從經典的四大名著,到武俠方面的金庸古龍小說。每年都有大量的翻拍電視電影出爐。
  • 聊齋電影來襲,被吹爆的《美人皮》離張國榮的《倩女幽魂》有多遠
    對於這部電影,網絡上絕大部分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一是故事雖然出自聊齋,但是加入了貓妖元素以後的改編讓故事變得更有層次。二是演員方面韓棟演技在線,而張予曦的演技似乎也看到了不小的進步。既然是聊齋系列的電影,那麼我們不妨做個比較,拿兩部電影來做參照,一部是同樣是網絡電影的《倩女幽魂:人間情》,另外一部是聊齋電影裡的巔峰張國榮的《倩女幽魂》。《倩女幽魂》系列的劇本改編自《聊齋》裡的《聶小倩》。
  • 揭秘聊齋原著版《倩女幽魂》,原來聶小倩和寧採臣的婚後生活是這樣的
    這是1987年徐克、程小東版《倩女幽魂》的開篇。《聊齋志異》作為一部經典的古典文學作品,一直有很廣大的受眾群體,自問世以來,一直被創造性的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聶小倩》是《聊齋志異》中描寫人鬼戀情的名篇,迄今為止,已有三十二次的影視改編。
  • 相同的聶小倩,不同的結局 | 《倩女幽魂》與《聊齋志異》對比
    說起聶小倩,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電影《倩女幽魂》裡王祖賢飾演的衣袂飄然、幽怨絕美的女鬼,眼波流轉之間,帶著絲絲的媚,攝人心魂。
  • 王祖賢的《倩女幽魂》與網易的《倩女幽魂》
    《倩女幽魂》劇照    大陸觀眾最開始認識王祖賢應該還是其《倩女幽魂》系列。這部改編自古典文學名著《聊齋志異》的古裝奇幻電影,一上映就在獲得了巨大成功。《倩女幽魂Ⅱ:人間道》與《倩女幽魂Ⅲ:道道道》分別於90、91年推出,且各有創新,票房也延續了前作的成功。
  • 如何評價《倩女幽魂:人間情》?先看《聊齋志異》,再看角色塑造
    87版《倩女幽魂》引領了港片的鬼怪時代,至今仍被無數影迷奉若經典。33年後,寧採臣和聶小倩「再聚蘭若寺」,這段悽美絕戀又會蕩出怎樣的曠世之情呢?本期電影解讀——《倩女幽魂:人間情》。60版《倩女幽魂1960年仍為邵氏出品並由李翰祥執導的《倩女幽魂》是文學藝術造詣最高的版本,87版《倩女幽魂》就是在這部電影的基礎上加以改編
  • 黃齡深情獻唱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插曲
    聶小倩佯裝酒家舞女被識破多情自古傷離別 轉音歌姬深情獻聲此前電影發布阿雲嘎演唱的主題曲《倩女幽魂》,引來網友無數好評,為電影映前造勢添了一把火。目前,正處於話題中心點的《倩女幽魂:人間情》再度發力,邀請到憑藉《癢》《High歌》等熱門歌曲而被大眾譽為「轉音歌姬」的黃齡,《小倩》以她獨具風韻的迷人嗓音淺吟低唱,訴說出傳世經典難捨難分的真情虐戀,助力電影熱度再攀高峰。
  • 採臣墮入輪迴,小倩隱於紅塵,致《倩女幽魂》永遠的經典
    小倩作為「姥姥」的工具,在沒有遇見寧採臣前,似乎一切就這樣了,麻木的勾引著一個個陌生男人的精氣,供「姥姥」吸食,稍不留意還會遭受「姥姥」的毒打。最動人的永遠都是結局天光漸亮,雲開霧散。陽光從破敗的紙窗縫隙中漏了進來。小倩徘徊在自己的骨灰罈邊,這一別便是永別。
  • 《倩女幽魂》:都是書生與女鬼的故事,為何電影比原著更動人
    最近有一部影片火了,片名叫《倩女幽魂:人間情》。沒錯,這部影片正是翻拍自張國榮、王祖賢主演的1987版《倩女幽魂》。不過,相對於其他翻拍劇而言,《人間情》有著滿滿的誠意,而且相當有版權意識,不僅購買了87版電影的版權,而且連同名歌曲以及歌詞的版權也一併購買。
  • 倩女幽魂手遊劇情解析 共歷三界傳說
    倩女幽魂手遊沿襲倩女品牌極致唯美的畫風與人設,擁有宏大的世界設定和豐富精彩的劇情。遊戲以明末清初歷史為背景,完整再現了聊齋志異等中國古代神鬼志怪小說設定的玄幻世界,將聊齋中的三界情義演繹得淋漓盡致。
  • 87版《倩女幽魂》對《聊齋志異·聶小倩》的成功改編
    但是我們要知道,《倩女幽魂》這部電影是以《聊齋志異》中《聶小倩》為版本改編而成,除了寧採臣、聶小倩、燕赤霞這幾個基本要素之外,整個故事的內容都做了很大的改動,令原來一個恐怖詭譎的民間故事,變成了變成了一個悽美浪漫的愛情故事。通過認真比較兩者的異同,或許我們可以發現改編電影劇本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