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本昌拍《濟公》的神奇遭遇

2020-09-15 夜蘭清幽

在演藝圈中,有著許多的具有相當藝術表演才華的人,尤其是現如今,出現了不少年紀小但卻在表演上有著極為出色的人,但也有著不少直到較大年紀的時候才正式在表演行業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的人,他們的共同點都是通過了自己的努力才獲得了他人的讚譽以及在該行業的巨大成功。

其中,有著一位名為遊本昌的表演藝術家更是被世人所知曉,在他的一生中,與佛有著很深的緣分,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表演中,一開始的他一直不溫不火,直到他飾演了《濟公》才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角色,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無論是在影視劇還是在話劇上都是有著極高的藝術造詣。

一、從小與佛結緣的遊本昌因為小時候的經歷,誕生了藝術表演夢,直到中年仍然為此付出努力

出生於1933年的遊本昌,從小家裡的生活就是非常的普通的,唯一特殊的就是他的父母都是深受佛教影響的人,對於佛教的事一直非常注意,平日裡也會經常的上香拜佛,由此可以就可以看出,遊本昌出生在一個佛教信仰的家庭,佛教因素對他的影響也是極為深遠的。

特別是在他很小的時候,有一位路過他家的和尚在見到他的時,就對他的父母說道,遊本昌這個孩子,命裡有劫數,很可能在十幾歲的時候出意外去世,唯一可以解決的方法就是讓他前往佛門寺院生活。

就這樣,他的父母將尚且幼小的遊本昌送到了上海的一家名為法藏寺的寺廟中,也是在那個時候,他就註定了與佛門有著不解之緣,他也有了自己的專屬法號,名為乘培,就此開始了他在佛門中的清修生活。

直到他到了讀書的年紀的時候才出了家,在他小學的時候,他就經常跟隨著父親前往學校附近的戲館聽戲,也是在那個時候,表演的夢想就在他的心底生根發芽了。

每次聽完戲劇之後,他都會在家中自己一邊回想一邊自己模仿著記憶中的動作,而他也為此付出了長時間的努力,首先他在學習上一直很努力,最終進入了上海戲劇學院學習著表演。

他原以為在學得一身本領畢業後可以實現自己的表演夢,但因為時代的影響,他被迫開始了下鄉幹農活,直到四十多歲才正式恢復了自由,人到中年的遊本昌仍然懷揣著自己的表演夢。

為此,他不惜前往了一個話劇團從龍套角色開始做起,雖然角色小到十分的不起眼,但他對此仍非常的用心,經常對劇本研究到深夜,揣摩著角色的內心活動,將每一處動作都拿捏的十分到位,因此每一個角色在他的飾演下都變得十分的活靈活現。

二、直到中年飾演「濟公」一角後才正式廣為人知,此後便皈依了佛門

也正是他的這種對表演的精益求精精神,才讓他在後面擁有了更多的機會,才讓他有機會登入了春晚的舞臺,也讓他得到了「濟公」這個角色的飾演機會,這讓他非常珍惜這第一次的影視劇表演機會。

而在拍攝《濟公》的時候,還發生過三件非常「奇怪」的事,這讓有過親身經歷的人都認為遊本昌實在是活佛,其中有兩件跟天氣都是有著很大的聯繫,第一件是在拍攝期間的某一場戲中,是需要下雨的天氣的。

但當時上午的天氣是大晴天,加上那時拍攝的條件是非常艱苦的,無法採用人工降雨或者是大型灑水之類的方式來形成降雨天氣,沒想到一到下午的時候天氣就開始飄起了合適的雨。

第二件事正好相反,是連續了好幾天的陰雨天,但拍攝需要的是晴朗的天氣,不過好運的是,到了要拍攝的日期時,天氣突然放晴了,並且這兩場戲還都是有關遊本昌的,當時在現場的時候,遊本昌也抱怨過天氣,結果都順了他的心願。

第三件事是劇組人員偶然間發現的,那時的遊本昌還身穿著濟公的服飾,手裡拿的是那把破扇子,這時候飛來了一隻蝴蝶,遊本昌看見後,念了一句「來,來」,蝴蝶就真的朝著他飛去了,停在了他的扇子上。

這部電視劇一經播出後,就瞬間火爆了起來,也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遊本昌「濟公」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他也因此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演員,可以說,濟公成就了遊本昌,遊本昌也成就了濟公。

但成名之後的遊本昌並沒有就此驕傲自大起來,他並沒有去追求名利,時刻將佛家的理念放在心間,並且因為當初拍戲的時候所經歷過的神奇的事,使得他對佛祖越發的相信,拍完《濟公》後也是皈依了佛門,將佛教的精神時刻銘記,並且將之傳遞給了更多的人,給予了他們前進的力量。

結論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裡,不少的人都被名利迷失了雙眼,有的人在稍微有點名氣的時候就開始認為自己很厲害了,一味的只想去追求那些物質上的利益,這樣的成功是不會長久的,這樣的人也不會被人們所銘記,只會被時間給衝刷掉。

在我看來,遊本昌是眾多有著專業追求的藝術表演者之一,在他的身上,看不出絲毫的浮躁氣息,有的只是對藝術表演的認真刻苦,對自身理想的不斷追求,這樣的人生是十分令人欽佩的。

尤其是在飾演濟公一角後取得的巨大成功,他並沒有被眼前的名利所蒙蔽,在飾演活佛的時候,佛的精神也影響到了他,使得他明白了人生的真正意義,皈依了佛門,遵從了自己的內心,過上了平淡但有意義的生活,憑藉著自己的力量,為我國的文化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這一點值得他人為之學習。

在我們各自的人生中,不一定是要出家才能算成功,但凡事都一定要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做到最真實的自己,不能夠被外界的事物影響了自己的前進時的方向,進而選擇了錯誤的人生道路,那時候就為時已晚了。

相關焦點

  • 出演《濟公》34年後,遊本昌「瘋了」
    二、濟公遊本昌接到「濟公」的角色時,已經52歲。最初的時候,有人質疑他不像個喜劇演員,演不了,結果遊本昌沒有反駁,只是當場模仿了一句「濟公」的臺詞。眾人大笑。突然,他心中一顫:這不就是濟公的感覺嗎?一切都對了,命運埋下的伏筆終於在這裡接上了。在遊本昌扮演濟公時,曾發生過很多「奇妙」的事:有一次在拍攝的時候,「濟公」揮著扇子,這時候一隻蝴蝶翩躚飛來,剛好落在扇上,並不怕人,這一幕被拍了下來,並且成為劇中沒有特效的「特效」。
  • 拍攝《濟公》時的3件神奇感應,被遊本昌一語道破原由
    遊本昌也是一個非常有故事的人。《濟公》的時候卻發生了三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咱們也不是香妃娘娘,沒辦法發出香氣吸引蝴蝶,但是遊本昌在拍戲的時候,他就將扇子放平了,嘴裡還念叨著「來來來」的話,結果真的有一隻小蝴蝶停在了他的扇子上。
  • 遊本昌當年拍攝《濟公》時,碰到3件「奇事」,此後一心向佛
    濟公的扮演者遊本昌,一出生就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後來又成功塑造了濟公這一角色,成為人們心中最好的活佛。在晚年的時候,遊本昌回想起拍濟公時的場景,決定信仰佛教,成為一名真正的信徒。那麼遊本昌與佛教到底有怎樣的緣分呢?從小出家1933年的時候,遊本昌出生在江蘇省泰州市。此時抗日戰爭剛剛爆發,民族危機越來越嚴重。
  • 遊本昌在《濟公》裡飾演的濟公成為了經典,為什麼他只演了8集?
    遊本昌老師在裡面飾演的濟公一角至今成為了人們心中無非超越的經典,但是為什麼遊本昌老師只演了8集呢?其實這和當時的拍攝有關,但是當時的遊本昌老師一些遭遇也讓他迫不得已,在當時,電視劇並不想現在一樣一口氣拍一部,一部就幾十集,而是以兩集為一個單元。
  • 遊本昌老先生親述:拍攝《濟公》時發生的3起神奇事件
    遊老從小具有佛心佛性,曾兩次入寺修行,自從出演了《濟公》,他就被人們當作濟公本尊。提起當年拍攝《濟公》的趣事,遊本昌老先生說了三件在拍攝過程中發生的神奇感應事件:>沒想到當天下午,遊本昌坐在山頭上的時候突然狂風大作
  • 遊本昌老先生親述:拍攝《濟公》時發生的3起神奇事件!
    遊老從小具有佛心佛性,曾兩次出家修行,自從出演了《濟公》,他就被人們當作濟公本尊。提起當年拍攝《濟公》的趣事,遊本昌老先生說了三件在拍攝過程中發生的神奇感應事件:01有一場戲,濟公要捉一隻蝴蝶,他把手中的扇子平伸,嘴裡叨念著「來來來」沒想到那隻蝴蝶,居然真的停在了他的扇子上。
  • 超脫《濟公》的遊本昌:從演濟公到「成為」濟公,堅守純粹的藝術
    前幾年有關遊本昌老師病入膏肓、不幸離世的傳言在網絡上紛紛出現,讓很多對這位在電視劇《濟公》中塑造了經典形象的老人頗為掛念。事實上,今年已經87歲高齡的遊老爺子身體健康,仍然在為藝術事業發揮熱量,他的演藝生涯可以用「老驥伏櫪,志在千裡」來形容。
  • 遊本昌後再無濟公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哪兒不平哪兒有我」這歌詞想必各位都不陌生吧,對,這就是電視劇《濟公》的主題曲,曾幾何時,它響徹大江南北,聽到這歌,那個破衣破帽,手拿破扇,腳踏破拖鞋的形象便會立刻映入腦海,緊接著便會想到一個名字:遊本昌。
  • 82歲「濟公」遊本昌晚年潦倒?告訴你《濟公》背後的故事
    《濟公》中濟公的扮演者遊本昌被傳生活潦倒,住進養老院。當年拍完《濟公》後所謂紅遍全國,劇集播出時萬人空巷,其中遊本昌那詼諧幽默、妙趣橫生、惟妙惟肖的表演仿佛就是濟公的化身,把濟公演繹的活靈活現。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那時候遊本昌老師已經是一個52歲的老男人了。據說當年播出時,國家的犯罪率也大大降低!!
  • 52歲憑「濟公」大火,為何20年無戲可拍?遊本昌:做不到欺騙觀眾
    在當時濟公這個題材一直是比較火的,畢竟這個神話人物在老百姓口中代代相傳,他那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也是讓不少人為之羨慕。因此想要拍出更吸引人的濟公題材,對於主演的要求就非常高了。張戈導演的眼光是非常到位的,對於人才的選擇也相當合理,遊本昌老師可以說是將這個角色完美詮釋了出來,當時不少觀眾都認為濟公就是這個樣子,只要提到濟公,他們腦海中浮現出的就是遊本昌扮演的形象。
  • 35年前,扮演濟公的遊本昌拍戲遇到3件怪事,而後一心向佛
    在濟公這部電視劇中,遊本昌將濟公的形象描畫的很好,仿佛兩個人都分不開,不知道究竟是濟公甚至於遊本昌本人。並且在拍攝過程當中發生了幾件事件,讓遊本昌認定便是佛祖在召喚他。在拍攝完濟公以後,遊本昌基本沒有接拍其它文章。並且現在遊本昌已快100歲了,身材非常不錯,前1陣還親身現身闢謠他逝世的流言。據說拍攝的時間,遊本昌有1個鏡頭,手中拿著1把葵扇,1隻蝴蝶恰巧就停在葵扇上頭。那時在拍攝,遊本昌也沒有停,遊本昌看著葵扇上的蝴蝶,內心很納悶,所以稀裡糊塗的遊本昌對蝴蝶說你過來。
  • 濟公「遊本昌」拍戲時,遇到3件怪事,從此開始一心向佛
    提起濟公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陌生,身為民間故事中懲惡揚善的代表人物,也被搬上了大熒幕,尤其是遊本昌飾演濟公,讓不少人看完後,都讚不絕口。遊本昌也憑藉濟公這個人物,成功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了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個演員。
  • 遊本昌拍攝《濟公活佛》時遇見3件「奇事」,自此一心向佛
    老師飾演的「濟公」至今無人超越,雖然像陳浩民等年輕演員也扮演過這個角色,但是韻味遠不及遊本昌老師。在遊本昌拍攝《濟公活佛》的時候,也遇見了很多的「奇事」。在那大雨滂沱的天氣裡正好拍了那一場戲。在拍攝期間,還有很多這樣類似的事情,非常的神奇。
  • 為何遊本昌只拍了8集《濟公》,就換成了別人?還涉及到一場官司
    提起遊本昌,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他最經典的角色濟公,他把這個角色詮釋得非常完美至今都無人超越。雖然這個角色成就了遊本昌,讓他火遍大江南北,但是,也引發了一場司司,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只能說遊本昌運氣不好。遊本昌出生於上世紀30年代,在1956年從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後,就成為一名正式的演員,開始了演藝生涯。
  • 「活佛濟公」遊本昌:在拍戲時遇到了三件怪事,讓他更加堅定信佛
    而遊本昌老先生所經歷的一些超自然現象,卻好像在冥冥之中指引了他人生的道路。"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遊本昌在接到《活佛濟公》這個劇本角色的時候,已經52歲了。他是1933年生人,老家在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年幼的時候,有一個算命先生拉著他的手,對他父母很鄭重地說:"這個孩子如果不皈依佛門,恐怕很難活過十三歲!"
  • 遊本昌參演《濟公》,遇見3件怪事,2度出家一心向佛
    因為有人曾經對遊本昌的父母說,遊本昌的生命中當有劫難,十三歲時恐怕會遇到生命危險。抱著防止意外發生的心態,遊本昌被父母送入了法藏寺出家,拜了興慈法師為師。不過那個時候,遊本昌還是繼續著正常的讀書與生活,後來還進了上海戲劇學院學表演。在參演了電視劇《孔乙己》之後,遊本昌在影視圈內也有了一定的名氣。
  • 同樣是演濟公,呂梁版的相比於遊本昌版的遜色不少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能哼出這首歌的調調來吧,既然能哼出調來,也一定非常熟悉《濟公》了。《濟公》是由張戈導演,遊本昌,呂涼主演的一部古裝神話劇,於1985年和1988年上映,一共12集(前8集叫濟公,由遊本昌主演;後四集叫濟公外傳,由呂涼主演)。
  • 「活佛濟公」遊本昌,52歲高齡才爆紅,無戲可拍的背後是什麼?
    一把破竹扇子一身補丁袈裟大家一定會想到那個經典的濟公當年濟公的戲在全國很受歡迎每當人們想到濟公,就會想起遊本昌扮演的濟公形象因此他對戲劇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他希望將來成為一名演員為了實現我心中的夢想遊本昌一心學戲劇最後他被上海戲劇學院錄取但遊本昌的夢想由於社會等原因破滅了畢業後在困難時期放棄了演藝事業回到鄉下
  • 「濟公」遊本昌:拍戲時偶遇了3件奇事,此後便開始一心向佛
    遊本昌不愧是最經典的濟公,這敬業能力是現在很多小鮮肉都無法比擬的。說來也怪,很多演員所演的角色都會跟他本人有一些共同或者相似之處。遊本昌也是如此。濟公是一個樂於助人,十分善良,又非常聰明、非常灑脫的人。
  • 1985年,「初代濟公」拍戲遇3件怪事,遊本昌從此皈依佛門
    1985年,「初代濟公」拍戲遇3件怪事,遊本昌從此皈依佛門 在大家的童年裡,是否還記得有過一部電視劇叫做《濟公》。一個穿的破破爛爛的和尚,卻能夠給大家帶來很多的歡樂,要說《濟公》現如今已經拍攝了很多的版本,有陳浩民主演的,也有張默主演的,同時也有電影周星馳主演的,但是在每個人心中最為經典的就莫過於是老藝術家遊本昌的那個版本,他也被稱為是「初代濟公」。遊本昌要出來的形象,非常符合濟公該有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