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NA邊君和小靜都是第一次去臺灣,我們拍了很多照片。11月的臺灣真的是「冬季到臺北來看雨」,和小靜一樣,NA邊君印象深刻的也是九份的日落,以及晚上那一路的紅燈籠,照的人心中無限懷古。
中國的大城市近年來日趨接近,即便是有那麼一點文化歷史上的小區別,也淹沒在CBD競相立起的高樓裡。只有臺灣是有那麼一點不同的。臺灣人喜歡說「古早」,每次看到這兩個字,總會理解成不一樣的意思,那些老祖宗留下的民風民俗,有時候也只有在臺灣還能感受到些許了。就像前幾天在上海電影節上看見侯孝賢導演,都說現在像他這樣堅持實拍,為了一場大霧可以等十來天的導演已經不多了。我們早就習慣了那些隨手而來的高科技,忘記了在家門口的信箱裡,等到一封來自遠方的手寫信時的欣喜。
臺灣真的是去一次、兩次都不夠的地方。感覺有好多路要走,感覺有好多古早味要嘗,感覺有很多體驗別的地方沒有。
休假回來整理完行李+睡飽後,正確的打開方式必須是好好工作掙錢為了下一次旅行對不對!然而大笑嫣童鞋強烈要求我來分享一下此次臺灣行,狠心地把我調回消極怠工模式,明天都依然不想上班(求敲醒)2009年去過一次臺灣,六天。因為時間緊張、壓力也大,沒敢怠慢工作。沒有去西門町、沒有去士林夜市、沒有去故宮博物院、沒有去淡水…連去過的九份,也只記得,那是個趕到山城後老街已經紛紛打烊的黃昏。
儘管如此,我還是覺得臺灣值得再去。六年後的這場自由行證明(我知道我比你們都落後啦),這地兒,值得再去無數次!
去年下半年甚至是將近11月出發的同事,從申請入臺證到出發(前提是二通已在手),十天之內全搞掂。所以,原本打算四月下旬出發的我,3月底就開始得意地動手了…但居然被告知配額日已經在一個月之後了!!加急費用又是按天計算貴得可怕,於是就熬到5月11日才拿到入。。臺。。證。。。好慶幸沒有更得意地早早訂機票!
極度厭惡跟團。它除了累和煩,還能剩下什麼? 但不跟團又得親自張羅一切,所以每一次旅行對輕度拖延症和早期懶癌患者來說,也是一次突破性治療。好在臺灣的功課會輕鬆很多,兩天就全部搞定!下面,就開始流水帳吧……
這次選擇了的是走東線。有個臺灣叔叔表揚說,會玩的人都去東線,但他認識很多大陸朋友,西線都是首選(真的是這樣嗎?)
在北投住了三晚,每天晚上的「泡湯」,真心能把一天暴走的疲乏在十分鐘內趕跑,然後倒頭就睡著——的感覺,實在太好太治癒,感覺第二天都能多走十公裡!據說北投家家戶戶都是溫泉接入,路上也總能看見本地人拿著毛巾便裝去溫泉館……
酒店的湯池,打開就是溫泉水,可以容納三個正常體型的人同時泡湯↓↓↓
個人覺得住北投比住臺北強多了。去陽明山國家公園很近↓↓↓
去淡水很近↓↓↓
去臺北市區也近↓↓↓
耶,臺灣叔叔還說了,住北投比住臺北明智多了!
不過,搬到九份時,民宿老闆娘熱情開口「我從你身上的硫磺味就知道你來之前泡了湯」,才真正明白北投溫泉的魄力何止多走十公裡那麼簡單!相比之下,九份的黃昏也是太溫柔了哇↓↓↓
花蓮的景點很多,光走完太魯閣所有的步道,都需要半年。所以,在花蓮報了個一日團,民宿老闆娘給張羅的,特別靠譜。太魯閣、清水斷崖、七星潭,700臺幣車接車送,行程緊湊又不趕,傍晚回到市區還能掃蕩一下夜市,非常值……
太魯閣國家公園隨手拍↓↓↓
這high勁兒,484傻……
七星潭的鵝卵石沙灘,但是這裡的石頭撿得走,帶不回。出境時會被沒收,放回七星潭↓↓↓
跟一日團這種事兒,也不適合總是做。雖然不累不趕不貴,但晚上回民宿就會覺得「明天的自由行也是太自由了」,以至於不知道去哪兒,就開了導航,在城裡騎了大半天自行車,走走停停拍拍吃吃,除了屁股好痛,也是很滿意!(對,我沒有去花東縱谷)
眷村內↓↓↓
將軍府後花園↓↓↓
臺東是個遺憾。怪我咯。到了才發現,公共運輸特別特別不方便,主要的山線和海線,每天都只有五六班車,但沿路景點多,沒有車壓根玩不動,導致很多地方都不敢去、去了也得掐著時間等車回!偏巧,周一走了海線,看到沿路景點空無一人,才反應過來是周一,也算是囧囧的安慰了!(好想知道你們不上班還會記今天是周幾嗎?)
山線遊客更少,哪怕是周末。鹿野高臺很美,但最美的時候是馬上要揭幕的熱氣球節↓↓↓
其實海線最頂端的三仙臺,也都是鵝卵石沙灘,被海關扣下的石頭們,也許會搬家到這裡↓↓↓
我知道你們會說:拼車或者包車啊!試過,都沒有成功,是不是很醉…… 而且,本來心心念念的綠島,也因為坐車等車暴走略傷,最後也沒去;被識破了泡湯後的餘味,知本溫泉也臨時取消(自由行還奏是那麼自由!)當然,最大的原因是——接下來就是高潮——墾丁!
無他,就是愛大海咯,雖然在觸不到底的水裡也會害怕(我還可以說我會遊泳嘛)
在墾丁,絕壁不要報一日、半日團,要麼包車,要麼租個電瓶車(前提是一定一定要做好防曬,此話適用於所有男人),沿著海岸線出發,兜圈逛去!因為忘了帶防曬出門,大半天逛下來,赤果果地收穫六級曬傷,但……只有印記,沒有遺憾!
對於身懷吃一斤長兩斤絕技又從來減肥不成功的人來說,臺灣應該是在黑名單的。2009年一瞥,對臺灣最深的印象就是好好吃哦,這次特意在出發前餓了幾天,到了那兒也爭取每天多走幾公裡,為的就是騰出更多的生理和心理空間,去伺候自己的胃。可是,為什麼我只有一個,且不大的胃?且吃一斤長兩斤的命!?
對,在臺灣,你的視線沒有辦法避開吃的,你的眼神會被綁架。各種檔次規格任君選擇。在北投的那幾天是最收斂的,為了吃,每天走15分鐘而已。北投市場晚上很熱鬧,但我的胃卻只支持我吃兩個小吃檔+一個水果/飲料檔,太便宜,分量太大!
不容易被發現的30年老店的魷魚羹,對我來說是兩人份↓↓↓
感覺這輩子都吃不到破產↓↓↓
然後……在花蓮開始瘋狂了,為了吃騎單車25分鐘、或者打車10分鐘。
海埔蚵仔煎,美食地圖裡絕對不能錯過的。大北投的已經很好吃了,這家更好吃↓↓↓
公正包子估計永遠不會消失在花蓮的美食地圖裡,24小時營業有什麼用!因為7點之後就沒得賣了!八過,看見旁邊的周家蒸餃了沒有,一樣不輸↓↓↓
路邊的路邊,一對老夫婦的冰店,在花蓮期間每天都去↓↓↓
看了都覺得很涼快對不對!!!↓↓↓
這裡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我排了十分鐘的隊,買了吃完,發現面前躺著一個錯別字,變成了「棺材板」,但因為太好吃了我還是原諒了一切↓↓↓
在臺東好像更猛了,為了吃走35分鐘,回來整理的時候,居然發現沒有拍圖!是不是麻木了……但是臺鐵便當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但是一定要提前買或者訂,回臺北那天,說好了買完票就來買便當,結果一轉身就已經售罄。下圖那麼豐盛,100臺幣而已(今天去家門口買便當,六塊牛腩四片生菜葉23RMB啊)↓↓↓
在臺北,為了吃換乘3次捷運,去的都是寧夏夜市,每天保留項目都是街口的它,幸好我不醉蝦!念了整整六年,入口那一刻簡直要哭,但更感動的是,那麼多年了,老闆一分錢都沒有漲價……↓↓↓
在墾丁,為了吃,冒著電瓶車沒電的危險也要衝去黑燈瞎火的後壁湖吃海鮮,結果還沒吃到(7點剛過就紛紛關門了),然後又拖著瘸腿衝到另一個方向的墾丁大街……要知道,曬傷膝蓋至大腿皮膚,走路時會有一種撕扯般的灼痛!但,那又怎麼樣!
再送上野柳特色花蟹一隻,肉是甜的↓↓↓
以及,史上最大杏鮑菇一群↓↓↓
有這樣的精神,是不是覺得幹什麼都能成功!?可惜,然而,美食們最後都化作一團團便便……上面寫著「吃吃吃,買買買」,妹紙們肯定會關心我掃了什麼貨,面膜護膚品奢侈品還是啥的……其實,等回到廣州我才回過神來,忘了幹這事兒了!一開始覺得最後再買,結果到了最後還只是惦記著吃,忘了買……請誇我很省錢很持家!
當然,除了曬傷後衝進藥妝店買了面膜和曬後修復,我還買了好多鳳梨酥哈哈!你們去的話,一定要買這家的,這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鳳梨酥啦~
有個同事,去了臺灣四次,累計30多天。她告訴我說:「好多地方我都還沒走啊。」內什麼,我覺得這個記錄太容易超越了啦!
文章為「NA邊玩兒去」版權所有。公眾號轉載請後臺聯繫。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請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