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崇尚白色,而紅色是中華民族最喜愛的顏色,甚至成為中國人的文化圖騰和精神皈依,代表著喜慶與祥和;紅繩更是吉祥與福慧的象徵,紅繩能祈願轉運,還能護佑平安。醒世恆言有雲," 不須玉杵千金聘,已許紅繩兩足纏。"
紅繩在古代就被人們看做是一種祈願,老人家說左腳系紅繩走夜路不遇鬼神。一根紅繩,三纏兩繞,一種祝福,千編萬結。
月下老人牽紅繩:「千裡姻緣一線牽,紅繩連姻甜蜜來。」 紅繩子在自古以來除了招姻緣之外,還有著許多妙不可言的作用。
因「繩」與「神」諧音,因此古人曾經崇拜過繩子。據文字記載:「女媧引繩在泥中,舉以為人」,又因繩像蟠曲的蛇龍,故龍神的形象在史前時代是用繩結的變化來體現的。
紅色的中國結也就應運而生了,它是中國民俗文化中的一個獨特事項,滲透著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
中國結淵源久遠,始於上古,興於唐宋,盛於明清。它是在古老的繩結藝術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它以一段或數斷繩滌連綴盤繞、縱橫穿插而成。
從最早綁紮系物到「結繩記事」,期間已經經歷了漫長的歲月。
《易繫辭》記載「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可見,在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先民們彼此傳遞信息、表述思維、幫助記憶,都是用繩子打結,「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
「結」字也是一個表示力量、和諧,充滿情感的字眼,無論是結合、結交、結緣、團結、結果,還是結髮夫妻、永結同心,「結」都給人一種團圓、親密、溫馨的美感。
「結」又與「吉」諧音,「吉」有著豐富多彩的內容,「福、祿、壽、喜、財、安、康」無一不屬於「吉」的範疇。
正因如此,「繩結」這種具有生命力的民間技藝也就自然伴隨中國人的美好心願流傳至今了。
中國結中還有一類被認為是通神靈的法物,可達到驅邪避災、鎮兇納吉、卻陰護陽等功效。如「吉祥結」、「盤長結」等,這類「結」作為凝聚著神秘宗教觀念的護身符,在民間得以廣泛的應用,並形成一定的傳承機制。這大概也是「結」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緣故之一吧。
中國結不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如盤長結、澡井結、雙錢結等等,體現了我國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濃鬱的宗教色彩。
在新婚的貼鉤上,裝飾一個「盤長結」,寓意一對相愛的人永遠相隨相依,永不分離。在玉佩上裝飾一個「如意結」,引申為稱心如意,萬事如意。
在扇子上裝飾一個「吉祥結」,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美好。在劍柄上裝飾一個「法輪結」,有棄惡揚善之意。在菸袋上裝飾一個「蝴蝶結」,「蝴」與「福」諧音,寓意福在眼前,福運迭至。
端午節用五彩絲線編製成繩,掛在小孩脖子上,用以闢邪,稱為「長命縷」。
大年三十晚上,長輩用紅絲繩穿上百枚銅錢作為壓歲錢,以求孩子「長命百歲」。本命年裡為了驅病除災,用紅繩扎於腰際。等等這些都是用紅繩結這種無聲的語言來寄寓吉祥。
今天無論我們身處何地,都可以見到紅繩結的身影,他是中國文化的載體,它以完美的形式來詮釋傳統的吉祥文化。
正所謂是: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