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興趣愛好,你喜歡看書、他喜歡寫字,你喜歡逛街,她喜歡旅遊。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每個人不同的興趣愛好,能夠充分地反映出一個人的價值觀、性格和內心世界真實的渴望。
那麼我們該如何通過一個人的興趣愛好去了解他的性格和內心呢?大概分為以下兩個方面,看看你屬於哪種類型:
第一個方面:有事業追求
心理學教授霍蘭德曾經提出過一個職業興趣理論:他認為人的性格、興趣和職業選擇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如果一個人選擇了符合自己興趣的職業,那麼他就會爆發出強大的積極性和動能。
他把職業興趣分為六個類型:社會型、企業型、常規型、實際型、研究型、藝術型。
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向,當然這六種類型也並不是完全獨立的,有時候在一個人的身上也會同時融合幾種特質。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的工作可能並不是自己最初始的興趣,如果你沒有辦法改變這種現狀的話,就選擇想辦法愛上這份工作。
為什麼呢?其實這是一個很明白的道理,如果你在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上每天耗費自己的青春,是挺不划算的。
那怎麼才能喜歡上原本並不怎麼喜歡的工作呢?有兩個建議:
首先,你要去找到這份工作的意義,明確了意義之後,就會提升你工作的幸福感。
其次,儘量的發揮你的興趣和才能,去優化你現有的工作,去挑戰。
不論是交朋友還是找工作,在事業上有追求的人,一般都是很有潛力的,最起碼他們是比較有上進心的人,這種類型的人就值得我們深交。
第二個方面:有長期興趣
說起興趣這個詞,很多人可能會說自己都有興趣,比如會說看電視、玩手機等,但這些算不上真正的興趣,它只是幫你打發時間的一種工具而已。
真正的興趣愛好是「樂在其中」,並且能夠提升自己,而且你還願意持續投入的事情,也就是說它能夠帶給我們幸福感,並且是有益身心的事情。
這一方面大概有四種類型:
1、動手操作型:比如像手工、玩機器人等,這種人的動手能力比較強,善於研究和思考,但是可能社交能力相對弱一點。
2、創意創造型:比r如畫畫、寫作等,這類人屬於藝術型的人,他們往往比較有個性,思想和觀念偏理想化,給人一種不太接地氣的感覺。
3、收藏型:不如像收集各種郵票。標本。模型等,這類人往往沒有太強的成功欲望,比較安於現狀,喜歡享受生活。
4、挑戰型:比如攀巖、爬山、競技運動等,這類人對成功有著極度的渴望,喜歡冒險和競爭,性格屬於那種爭強好勝型的。
不論你屬於哪一種類型,如果能夠長期保持一個愛好的人,他們的意志力往往都比較堅強。
總而言之,有真正興趣愛好的人,往往有著旺盛的生命力,也比較有趣,心理健康的程度要遠遠高於沒有什麼愛好的人。
而缺乏興趣愛好的人,生活往往比較單一,視野和眼界相對比較狹窄,做事情的時候會表現得猶豫不決,人際關係遇到挑戰的時候會顯得比較焦慮不安。
所以,不論你是什麼年齡,能有一項自己長期堅持的興趣愛好,都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事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來源於:碎嘴子邪)
你的愛好是什麼?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評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