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窗
原創首發
01開篇語
人生在世,是個不斷與他人相遇的過程。
一路上,若運氣好些,遇到的便多是善待自己的人;若運氣壞些,遇到的則多是欺壓自己的人。
遇到前者,要用同樣的善良之心對待人家,不辜負人家的好意。
遇到後者,則需要你換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要儘可能地避免欺壓。
有人會問:面對生活中的欺負,壓迫,如何做才能比較好地避免類似的事情呢?
是該選擇退讓妥協,還是與其對峙呢?
古人有句話說得好——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受別人太多次欺壓還不翻臉,還要做熱臉貼冷屁股的事,不是作踐自己嗎?
這個世界上,並非所有人,都能珍惜你的善良。
你總討好別人,總想著要與周圍的每個人打成一片,其實是低自尊的表現。
正如三毛在《稻草人手記》裡說:沒有原則地跟人和平相處,在我看來,就是懦弱。
做人,千萬別把自己活成譁眾取寵的樣子,面面俱到的背後,可能是一肚子的委屈和心酸。
與人相處,還是要點有脾氣,該有的原則和底線,別輕易放棄,不然受欺負的總是你。
02無底線的忍讓,會讓別人得寸進尺
忍讓是美德,可如若把握不好度,反而就縱容了別人對你的傷害。
想起以前在老家住的時候,巷子裡有位見不得人好的鄰居。明面上對你熱情,佔到你便宜後,又在背後說你的不是。
最初從別人口中知道她的所作所為後,想著都是鄰裡沒必要翻臉,便佯裝不知,與她繼續來往著。
誰料到,她的所作所為更加過分,不光四處搬弄口舌,還添油加醋毫不收斂。
後來實在忍不住,便當面與她對峙,一番話說得她面紅耳赤。打那以後,她再也不敢隨便說人的閒話。
不得不說,對付小人,翻臉往往比忍讓更有作用。
小人之所以為小人,是因為他們大都習慣了欺軟怕硬,欺善怕惡。他們會一再試探你的底線,你若只知道後退,他們定會更加放肆。
反而,找準機會反擊,讓對方清楚你是個敢掀桌子的人,考慮到惹你的後果,小人定會收斂些。
03沒原則的妥協,會讓自己失去立場
身處人群中,只會附和別人的觀點,並不是太高明的做法。
有一些人,對人際交往存在錯誤的認知:以為只要順從,附和著別人,就能比較容易地進入對方的圈子。
可實際上,一個從不提反對意見的人,是不會有太多存在感的,更不可能讓別人重視你。
就算你能憑著曲意逢迎的態度,獲得一段關係,可在事後的相處中,你就要無止境地遷就別人,委屈自己。
別人說什麼,你便說什麼;別人做什麼,你便做什麼。
久而久之,你會失去自我,再也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更不敢違背對方的意願。
這樣的相處之道,自然是不好的,沒有立場的人,註定只能成為別人的陪襯。
人活著,還是得有點自己的堅持,不要做太多違心的事,那樣才不至於糾結痛苦。
04你總在乎別人的感受,誰在乎過你
沒脾氣的人,心裡總歸是善良的。
偶爾與別人有了糾紛、矛盾時,其實也很想替自己出口氣。可只要一想到自己的某句話有可能傷害到別人,便又張不開嘴了。
這樣的做法,是避免了對別人的傷害,可你自己舒服了嗎?
有多少次,你包容了別人對你的冒犯,可在事後,卻不斷反問自己為何如此懦弱。
又有多少次,你原諒了別人對你的傷害,可在事後,又反問自己那樣做到底值不值。
你總是照顧別人的感受,又有誰真正替你考慮過?
你認為無比重要的那些人,如果他們的心裡真的有你,那他們就不會隨便讓你難堪,更不會輕易將你傷害。
有些人,根本不值得你用用心對待,下次遇到事情,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05做人,要有脾氣,別總讓自己受委屈
帕格森說:我們的性格,即我們的自身。
唯唯諾諾的人,活得低三下四,周圍看似全是朋友,可真沒幾個人拿他當回事。
不卑不亢的人,活得直節勁氣,即便身邊朋友不多,可吸引來的全是謙謙君子。
任何時候,老好人總是不吃香的, 處處忍著讓著,反而慣得別人不知好歹。
做人,必須要有脾氣,可以不扎人,但身上必須有刺。
遇到惡人、小人,該翻臉的時候就翻臉,只會消耗你的人,得罪了反而更好。
始終記住,善良有尺,忍讓有度,做個溫暖且鋒利的人。
-end-
作者:西窗燭火,一個熱愛寫作的90後姑娘,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評論區與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