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要過去的2014年,我們送別了七位知名中國配音演員和譯製導演。他們是——
李梓(1.5)
林白(3.5)
林彬(3.16)
徐丹(4.15)
胡大衛(6.22)
鄭萬玉(8.10)
趙慎之(12.26)
李梓(上海電影譯製廠配音演員)
李梓(1930年12月23日—2014年1月5日),女,中國河北省獲鹿縣人,山東大學肄業,中國共產黨黨員,上海市徐匯區政協第六屆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上海電影家協會第二屆理事,國家一級演員,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上海電影譯製廠離休幹部。1948年入華東大學學習。197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華東大學文工團團員。20世紀50年代起,李梓先後在上海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譯製廠工作,任配音演員、演員組組長。曾被譽為「上譯廠的當家花旦」「永遠的葉塞尼亞」。李梓經歷了上海電影譯製廠最輝煌的時期,在接近半個世紀的配音生涯中,李梓最為人熟知的角色包括《簡·愛》中的簡、《葉塞尼亞》裡的葉塞尼亞等。李梓的配音作品還包括《巴黎聖母院》《音樂之聲》《英俊少年》《望鄉》等電影。2014年1月5日18時45分,李梓在中國上海去世,享年84歲。
林白(長影著名譯製片導演)
林白(1923年11月20日—2014年3月4日),原名翟秀華,生於河南鄭州。曾任魯藝實驗劇團演員,在延安飾演歌劇《白毛女》中的喜兒,是中國文藝史首個「白毛女」。在長影擔任譯製片導演期間,執導譯製《好兵帥克》《舞臺生涯》等。還是長影著名導演王家乙的夫人。
林彬(上影廠演員)
林彬(1925年—2014年3月16日),演員。原名林孝文。北京人。1945年肄業於上海法學院經濟系。曾參加聯藝劇團、苦幹劇團等表演團體,在《花信風》、《稱心如意》、《豔陽天》、《夜店》等話劇中飾演主要角色。1947年在綜藝電影公司攝製的《吉人天相》中擔任女主角。建國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相繼在《護士日記》、《秋翁遇仙記》、《不夜城》、《苗家兒女》、《林家鋪子》、《春滿人間》、《小字輩》、《巴山夜雨》、《童年的朋友》等影片中飾演角色。其中,因在《巴山夜雨》中飾演教師一角,於1981年與其他配角演員共獲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女配角集體獎。配音作品有《但丁街兇殺案》《希望之路》《夜店》《第十二夜》《影子部隊》《空谷芳草》、《傲慢與偏見》《羅馬之戰》《啊,野麥嶺》等,尤以《音樂之聲》裡的男爵夫人為觀眾熟知。
徐丹(長影廠配音演員)
徐丹(1939年—2014年4月15日),遼寧省瀋陽市人,1958年考入長影演員劇團任演員,後調任譯製片配音演員。曾為《浪花之戀》、《你好!計程車》等上百部譯製片配音,並任《復仇天使》、《愛的十字架》、《險惡人生》等多部譯製片的譯製導演,其中《浪花之戀》獲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還曾參加《女奴》《卞卡》等數十部中外電視劇的配音。參加劇團多臺話劇演出。長影著名譯製片導演、徐丹於4月15日早8時30分,在吉大一院因心臟衰竭病逝,享年75歲。
胡大衛(臺灣配音導演、配音演員)
胡大衛老師因心臟病突發於2014年6月22日在上海逝世。配音作品有電視劇《靈山神箭》《小俠龍旋風》《一代皇后大玉兒》《努爾哈赤》《唐太宗李世民》《包公出巡》等、動漫《七龍珠Z》(牛魔王、拉帝茲、拿帕、弗利沙、可羅博士(人造人20號))《灌籃高手》(赤木剛憲、三井壽、旁白)《三國志》(張飛、呂布)《小熊維尼歷險記》(跳跳虎)《小飛俠》(詹姆斯·虎克船長)《風中奇緣》(總督約翰·雷利夫)等,遊戲《真·三國無雙2》(許褚、黃蓋)等。
鄭萬玉(長影配音演員)
長影著名配音演員、譯製片藝術家鄭萬玉老師8月10日在長春去世,享年84歲。他曾為《青年一代》、《水陸兩棲人》、《多瑙河之波》、《女奴》《無名英雄》等500多部國外影視作品配音,還自編自導了《小剛和他的朋友》《連心鎖》多部廣播劇。
趙慎之(上海電影譯製廠配音演員)
趙慎之(1924年5月4日—2014年12月26日),女,天津市人,曾用名藍小雲,譯製片配音演員,上海電影譯製廠著名配音藝術家。上世紀50年代從部隊轉業到了上海電影譯製廠擔任配音演員,尤其擅長為老年婦女角色配音。主要作品有:《廣島之戀》、《尼羅河上的慘案》、《望鄉》等。2014年12月26日8時31分,趙慎之因病在上海不幸離世,享年90歲。趙慎之早早地安排了自己的身後事,不辦追悼會,9月還籤署協議,將自己的遺體捐獻給醫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