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的是,人們在《怒晴湘西》身上看到了屬於國產類型片的多維突破。
實際上在進軍網劇之初,管虎和費振翔所瞄準的就是更高的領地,力求打造超級網劇,「因為美國有很多先例,好多電影導演做類似的超級網劇,這是美劇的標準,我們想先做這個事。」但管虎非常清楚,電影觀眾與網劇受眾是不同的兩群人,其觀看習慣也完全不同。前者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後者可以任意拖拽,甚至是直接退出。
「所以我們首先做一個IP劇,在有大量擁躉的情況下進行一些前期的受眾積累,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繼續做這個事。」管虎向《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表示。
不同於以往網劇的製作邏輯,管虎始終以電影要求、甚至是超越電影的要求,來解決網劇製作過程中遇到的種種障礙與困難。這種時間與精力的投入在很多人看來是一種無用功,但他始終覺得對於網劇品質的放手是一種短視行為。「我跟費導就聊,哪怕有一個人在家看家庭影院,咱們也得做這個事,就是這麼個決心。」
這個決心並不是一句話這麼簡單。為了追求電影品質,劇集的單集成本相應提高。這或許是出身於電影團隊的偏執,但更多是對於團隊能力的自信以及對於類型片的喜愛。這種對超級網劇的追求亦使得「鬼吹燈」系列在網劇市場中打出了差異化。
在管虎的職業規劃中,將維持電影與網劇的「兩條腿走路」。「如果你在小熒幕和大熒幕之間來迴轉換的話,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身心非常疲憊,我必須得找一種很好的方法,兩頭都得有。」未來,管虎將通過一個個實操項目繼續培養成熟團隊,由他們主控項目,自己則在更宏觀的維度進行指導。
具體到「鬼吹燈」系列,類似於美劇的工業化生產體系是團隊接下來需要進攻的主要方向。據梁靜介紹,「之後的『鬼吹燈』系列肯定要做到工業化。我們現在培養了三四個導演,全部學習管虎和費振翔的美學和視覺風格,保持系列網劇的概念統一,由他們繼續延續下去。」
必須正視的是,相比於不斷推出《奪寶奇兵》、《古墓麗影》、《移動迷宮》的國外影視市場,我國類型片目前還處於萌芽階段,專業人才相對較少,系統化操作存在較大困難。
然而各個環節如今都在釋放著積極的信號。一方面,身處製作環節的費振翔切身感受到,團隊周圍的專業人士正在日益增多。「《黃皮子墳》之後業內有很多人找到我們這個團隊,希望一起合作,於是《怒晴湘西》才會有這麼大的進步。我相信如果《怒晴湘西》播得還不錯,更多的業內人士又會來,它就變成一種良性循環。」
另一方面,以騰訊視頻為首的頭部網際網路平臺始終沒有放棄這一品類,在平臺的自製劇戰略布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對於平臺而言,優質懸疑IP劇除了具有固定的粉絲基礎外,其區別於常見的言情劇、甜寵劇,是少有的男性受眾群體關注度較高的劇集,有益於平衡平臺內部的男女用戶比例,進一步完善平臺的商業化運作以及提升男性會員的規模。
更為重要的是,懸疑劇、探險劇的邏輯更加縝密,更加強化情節的合理性和人物關係,對製作公司具有更高的要求,包括導演、製片、編劇、美術、攝影等在內的各個環節都需要更優秀的專業人才進駐其中。這樣的要求反過來進一步推動市場優質團隊的湧出,從而服務於平臺的自製內容戰略中。基於行業生產力的良心循環也因此得以實現。
「我們不能永遠做『抗日』、做『警匪』、永遠聚焦家長裡短,市場總得百花齊放。如果因為條件不具備就不幹了,逃跑了,那中國永遠沒有人做這個戲。迎難而上是我們必將邁出的第一步。」費振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