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應急科普」從深圳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獲悉到,《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已獲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將於今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這意味著深圳垃圾分類進入法治時代,由「倡議分類」進入「強制分類」。你準備好了嗎?
在此之前,上海、北京、廣州、杭州、武漢等地都相應出臺了垃圾分類立法。事實上,「垃圾圍城」是許多城市在經濟快速發展、人口高度集中的過程中遇到或面臨的共同問題。而通過立法在源頭加強垃圾削減削量和分類管理是勢在必行的。
截至目前,深圳市垃圾分類已全面覆蓋全市的物業小區、機關事業單位和中小學校。大約50%的城中村已完成集中分類投放點設施設置。
據統計,全市共有1074臺各類分類收運車輛,實行專車專運、分類處理。全市日均生活垃圾分流分類收運處理量3700噸,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1.5%。
根據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需要,全市建成4座大型餐廚垃圾處理設施、16個廢舊家具拆解處理廠、9個廢舊織物回收企業、18個果蔬垃圾處理點、22個綠化垃圾粉碎處理廠(點)等100餘處分類處理設施,初步構建了垃圾分類處理體系,為前端分類提供一定支撐。
同時,對標國際一流標準,提標改造鹽田垃圾焚燒發電廠,全面建成南山、寶安、龍崗三大能源生態園,新增垃圾焚燒處理能力1.1萬噸/日,全市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2萬噸/日。
那麼《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分類操作的具體規則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正確扔垃圾呢?
本次《條例》不同於其他城市條例的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特點:
一是:分類標準更明確。明確規定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與2019年12月實施的國家垃圾分類標準一致。此外,家具、電器、電子產品被列入「可回收物」;家用化學品被列入「有害垃圾」,這些規定使居民生活垃圾的投放種類更加完整;
二是:投放要求更具體。其中規定使用一次性垃圾袋來裝生活廚餘垃圾的,投放了廚餘垃圾後還應把垃圾袋分開投放到其他垃圾裡面,意思是「拆袋投放」;還有廢棄藥品、藥具等應進行「拆包」後投放;另外,對廢棄的花草綠植、綠化垃圾等,要由主管部門統一收集處理;
三是:創設了住宅區樓層撤桶制度。要求居民住宅樓層公共區域不得設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它還特別規定了「家庭食物垃圾應該瀝乾油和水後再投放」。
除此之外,《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還把每年11月8日定為深圳「垃圾減量日」,並限制一次性用品的購買。其中明確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不得購買和提供內部辦公場所使用的一次性杯子;商品零售場所經營者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酒店經營者不得在客房內主動提供一次性生活用品。提倡簡單、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生活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長期的任務,是需要所有市民的廣泛參與和支持。關注「深圳應急科普」(全網同名),獲取更多應急科普知識,更有機會獲得急救包等禮品。生命至上,科普未來;防災減災,從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