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樹木結出果實,人們更加願意親近自然……我們的信仰那就是「愛」,尊敬樂神,舞神,通過各種儀式敬奉舊時的諸神,熱愛大自然,還有火焰,信仰它,祈求火保護我們。 」
——一位德魯伊如是說。
另一位德魯伊正在推塔……
如果你也是蝦丸君這種使用暗夜精靈的選手,那麼你肯定對「德魯伊」也有著深厚的感情。而德魯伊只存在於遊戲裡嗎?No No No,德魯伊的原型實際上在很久以前就出現在了真實的人類社會。
那麼,現實世界的德魯伊,是什麼樣子的呢?
說到德魯伊,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十分有名的民族——凱爾特民族。(不是那隻NBA籃球隊……也不是那隻蘇超足球隊……)
凱爾特人和德魯伊教
在公元前500年前,也就是差不多在孔子的年代,有一個古老的民族來到大不列顛定居。這就是凱爾特的世界,德魯伊教在這裡蓬勃發展。他們出現在過許多遊戲裡,比如《帝國時代2》的靛藍突擊者,比如《文明》裡面的凱爾特文明。
文明4裡面的凱爾特人。
他們放牧、打鐵,他們信奉自然,朝拜樹木,他們相信萬物有靈,我們的靈魂也只是暫居在我們的肉身上,當身體死去,靈魂就跑去別的地方了,也許是一隻兔子,也許是一棵樹,也許就在空氣中。
公元1-3世紀之間,古羅馬的大軍席捲愛爾蘭,基督教吞噬了德魯伊文明。自此打破了古老智慧的寂靜,本就神秘的德魯伊退隱山林。因為他們的教義都是口頭流傳的,並沒有書面記錄,許多歷史只留在吟遊詩人的詩歌和民謠中苟廷殘喘,如今生死未卜。
聽從我的指引吧,德魯伊們!
在凱撒大帝的軍隊肆虐大不列顛之際,他將一些見聞記錄在了《高盧戰記》中。其中他說到:「德魯伊德教義的核心是靈魂轉世說,主張人死後靈魂不滅,由一軀體轉投另一軀體。」
他也提到:「德魯依教教士在當地有仲裁和主祭等重要地位和權力,而且該教教士精通物理、化學;在樹林中居住,用金鐮刀砍伐神聖的橡樹果,甚至用活人獻祭!」(當然,出於一些政治目的,後人也有認為其中有些不客觀的記錄。)
德魯伊密碼
對凱爾特人來說,德魯伊的真正意義,是靈魂的導師。在凱爾特的社會階級中,除了貴族和平民奴隸之外,好像德魯伊這個群體是脫離社會階層的,可以說是凌駕於整個社會之上。
許多資料都顯示了,德魯伊是訓練有素的神職人員。他們精通佔卜、祭祀、巫術、通靈等等。他們在部落中擔任宗教領袖、祭司、執法者、吟遊詩人、科學家等角色,是關注社會精神和文化的一群人。同時期的大德魯伊也就是主祭司只有一個,作為精神領袖的他擁有極高的話語權,通常君王也需要聽從他的意見。
上面是世界上第一張德魯伊的畫像,來自Aylett Sammes,Britannia Antiqua Illustrata,1676年。
等等……鄧布利多校長,原來您是位德魯伊啊!
噢認錯了……原來您叫甘道夫……等等,你說你叫甘道夫?
(其實在《霍比特人》裡,甘道夫的好朋友,那位森林巫師很可能就是一位德魯伊:
甘道夫:聽說有人呼喚我?
榭寄生儀式
另外很有意思的是,除了「鄧布利多」,還有一個元素和《哈利波特》的設定很相似——槲寄生。
語言是極好的追根溯源的方式,德魯伊 Druid,希臘語中的 Dryad、druis 都來自同一詞源,即「橡樹」,那麼德魯伊在凱爾特語中的意思是「熟悉橡樹之人」。在那個大範圍崇拜橡樹的歐洲大陸,橡樹作為一種神聖植物被對待,他們相信神靈居住在其中。而這裡作為家園守護者的德魯伊正是那個與神溝通的人。
而寄生在橡樹上的榭寄生,在凱爾特文化中有了更有趣的解讀——他們認為這種無需種在土裡也可以枝繁葉茂的榭寄生,必定是天上下來的神聖植物,並且在冬季當橡樹開始落葉,榭寄生依舊炫耀著它的生命力時,他們就更加認定這一觀點了。這是他們的萬靈藥,包治百病,在各種儀式上都可以見到。
如果你看過《哈利波特》,肯定知道在槲寄生下哈利的那個初吻……其實這也是凱爾特文化給英倫帶來的影響。
德魯伊沒有為神靈建立真正的寺廟,而是通常在小樹林的空地裡進行儀式,用金鐮刀割取榭寄生,祭祀神靈。他們認為以宇宙為廟宇的神靈是不願意住進人為建造的居所的,大自然才是最神聖的地方。
德魯伊的寺廟,William Stukeley, 1743
月之……啊不,草藥女祭司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都以為德魯伊都是男性的。然而,許多歷史記錄證明,一開始只有女性德魯伊,後來才出現了男德魯伊。在中文裡的「巫」這個字原來就指女巫,男巫另有叫法「覡」(Xí)。這是來自母系社會的產物。她們同樣也是智慧之人,通常精通草藥學,在部落的醫療、佔卜中作了很大的貢獻。
恩……就像暗夜精靈的「叢林守護者」塞納留斯那樣,在魔獸爭霸裡他的終極技能就是「寧靜」,給全體友方回血。也就是他將德魯伊之道傳給了瑪法裡奧·怒風。
而最出名的女祭司應該是這位了吧:
(順帶一說,這兩位和那位著名的伊利丹——瑪法裡奧的弟弟——還有一段狗血的三角戀故事……)
五朔節和花柱
每年的五月一日的貝爾坦節(五朔節),是凱爾特人兩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另一個是萬靈節,也就是基督教化後的萬聖節),信奉新德魯伊教的奧伯倫老爺子說:「五朔節是性行為的偉大慶典。」 這也是前面講的柳條人活人祭祀的首選日子,貝爾坦篝火在這時燃起。
正如中世紀中所傳言的女巫那樣,那些女祭司們會裸體在森林裡跳舞。開放的性態度,是生殖崇拜的體現。她們認為只有建立和諧的兩性關係,才能影響到林中花木的結合,這直接與大地是否豐產掛鈎。
咳咳……這麼一蹦一蹦的,還真有點像小鹿呢……捂臉……
除了小鹿和叢林守護者,圖中還有一位「熊德」。
看來,遊戲除了是一部想像力極為豐富的科技史之外,還是一部有張有據的文化史呢。從遊戲中傳播開來的德魯伊文化,也以一種十分有意思的方式傳播了凱爾特文化——比如蝦丸君玩《萬智牌》的時候就會選擇「自然色」綠色作為主色——想來也是很有意思的。
蝦丸君:話說……這麼看來,暗夜精靈根本就是凱爾特人的翻版啊……(誤)原創寫作者的聚集地
別瞎玩彩蛋提示:「輻射」、「Minecraft」、「城市」、「使命召喚」、「dota」、「LOL」、「足球」、「WOW」、「艦娘」、「刺客信條」、「爐石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