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湖南盲人女孩自學考入英國名校,不設限的人生才最精彩!

2020-12-24 北美留學帝

近日,一位湖南盲人女孩獨自前往英國留學的視頻受到了網友的關注。

來自湖南懷化的盲人女孩亞楠,克服了學習上的諸多不便,在今年的3月拿到了QS世界排名第50位的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碩士錄取。

雖然眼睛看不見,但是亞楠一直覺得自己和普通學生沒什麼不同,平時也是使用電腦、手機來學習,視覺障礙無法阻礙她前進的腳步。

這是一個很勵志的故事,一個盲人女孩克服重重困難考入世界名校,微博評論區也是一片讚嘆聲,有不少網友看過以後表示,「作為一個正常人,自己還有什麼藉口不努力!」

在亞楠的身上,仿佛蘊藏著一股強大的力量。一股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力量。這股力量讓她不自哀自憐,也使得她一步步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原來想要什麼樣的人生,選擇權都在你自己手上。

人生選擇很多,不需要為自己設限

《人生不設限》的作者尼克·胡哲,1982年出生於澳大利亞,然而不幸的是他天生沒有四肢,是別人眼中的「怪物」。

尼克也曾三次嘗試自殺,直到10歲那年,才第一次意識到「人要為自己的快樂負責」,他開始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

騎馬、打鼓、遊泳、遊泳、玩電腦,他學會了普通人都會的技能,而他比普通人更牛掰的是,他還在全球各地演講,鼓勵身有殘缺的人們要振作起來。

試想一下,如果尼克因為自己沒有四肢,就把自己框在殘疾人需要照顧的思維中,以那麼就不會有現在這樣陽光開朗而又全能的尼克了。

美國著名畫家、作家瓊尼在16歲那年,因為遊泳跳水不慎摔傷頸椎,造成高位截癱,她無可奈何地跌入了苦難的深淵。

在外在和內在的煎熬中,她重新振作起來,用唯一能支配的嘴,叼筆習書作畫,並以此為切入點,投身到各種社會公益中。

1976年,她又全力以赴將自己的人生故事,寫成了自傳體《上帝在哪裡》,問世後,一版再版,暢銷世界各地。

曾經看過TED演講《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中提到,大多數人認為自己不會畫畫,是被自己的想法束縛住,從而去懷疑自己的能力和天賦。

演講中提到了兩點:當開始要畫畫的時候,第一是放開你的思維,第二是準備好放手去做。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會畫畫,只是各有千秋而已。當我們試著突破內心,不過早地設定上標籤,選擇去做,就會發現另一種可能。

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藏著無限的可能,是座待挖掘的寶藏,恰恰缺少的只是一個開始。

正如餘秋雨所說:人生,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還有無限可能。

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知乎上曾有人提問:工作三年還能出國留學麼?

在這個話題下,很多人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有人30歲的時候出發逐夢,挑戰自我;有人在工作一段時間後才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學什麼......

這讓我想起一個朋友的故事,他本科畢業後在一家券商工作,收入穩定,但一直晉升不上去。身邊的同事不是985本碩,就是海歸碩士,無論是人脈資源還是學歷文憑,他都沒有優勢,這讓他很痛苦。

於是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裸辭留學,花了三個月時間拼命惡補英語,為了能去一所名校,他研究了幾十所學校的專業和錄取案例,最終如願申請到了QS世界排名第十三位的南洋理工大學。

人的潛力是無限的,不要輕易為自己設限,只要敢想就敢做,尤其是年輕人。

現實中的年輕人,過早的待在了自己的舒適區,每天日復一日地重複著,辜負了對生活的厚愛。只有不斷跳出舒適區,多去試錯,保持持續進步,前面才會有未知的驚喜。

打破禁錮,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現實中的大多數人雖然有心改變現狀,但卻很容易被各種牽絆捆綁住手腳,想要活出不一樣的人生,卻又害怕世俗的非議,其實只要你做到這兩點,人生就沒有什麼不可能。

有明確的目標

尼克說,「人生最可悲的並不是失去四肢,而是沒有生存希望及目標。「

想要年薪百萬還是事業上臺階都是目標,只要能明確目標,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動力,不至於讓自己陷在現有的漩渦中無法自拔。

有堅定的信心

堅持夢想的背後,往往是無數人難以想像的日復一日的枯燥積累,勤奮刻苦和強大的內心世界。

有些人因為堅持不下去,選擇了逃避,所以他永遠沒辦法成功,成功不會青睞懶惰者,夢想也不會辜負永不言棄的人。

寫在最後:

最後用我很喜歡的一部日劇《東京白日夢少女》的臺詞做個結尾:

「人生是個漫長的故事,主角就是自己,就算在這故事中不斷失敗,找不到答案,前途渺茫,我們也只能繼續這段人生,所以站在擊球區吧,不先站在那裡怎麼能開始呢?」

我們不能永遠被動的坐在觀眾席上,去找到自己所熱愛的事物,並堅持做下去,幸福的人生也許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

相關焦點

  • 夢想不設限,盲人也可成為旅行家
    可他不滿足!他不斷地思索什麼是「人樣」!他說:有車、有房、有鈔票,老孩子熱炕頭嗎?這些目標固然美好,可是實現這些目標之後,我是否真的滿足了?人樣不是別人看到你的樣子,而是自己心裡期待自己成為的樣子。過著內心踏實又充實的生活,偶爾能體會到熱血沸騰感覺,每天睡覺前都盼望著第二天趕緊到來,這才是我想要的「人樣」。曹晟康想帆船航海,環遊海上絲綢之路。
  • 西南首位雅思盲人考生自學成才 線上教盲人按摩師「英語那些事」
    「鄭建偉是英語大牛,進群的盲人按摩師們,幾乎無人不知這位身邊的勵志榜樣。他曾先後3次走進雅思考場,成為西南地區首位雅思盲人考生。」重慶按摩學會會長、重慶盲人協會副主席李堅告訴記者,這些年,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不少知名景點迎來世界各地的遊客,在景點附近的盲人按摩店也迎來外國人。
  • 人生不設限——專訪國際勵志演說家力克·胡哲
    為他量身打造的電影《蝴蝶馬戲團》則在2009年獲「門柱影片計劃」最大獎。2011年11月,他第五次來中國,並於當月8-9日在在上海體育館作《人生不設限》的精彩演講。  對於力克·胡哲,我是先知其人後知其名。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一個沒有手也沒有腳的人的視頻,他竟然可以遊泳、騎馬,還會衝浪,這可是很多四肢健全的人都沒有玩過的運動。對他的印象,也就由起初的好奇,轉而帶有不小的敬佩了。
  • 張峻寧:不設限人生
    湖南衛視熱播熱血勵志電視劇《築夢情緣》迎來收官,憑藉熱血的劇情和精緻的服化道,成功徵服了挑剔的觀眾們,頻頻獲贊。而將目光首次聚焦民國建築行業,從根源上避免了和其他影視作品的內容同質化,在市場上脫穎而出,業內外都斬獲了良好的口碑。可以說,《築夢情緣》在反映當時社會風貌與建築師風骨的同時,其傳遞出來的理想情懷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 功夫之王李小龍:人生不設限,才足夠精彩
    這是電影《精武門》最精彩的一段,李小龍把一個有情有義,有強烈民族自尊心,敢做敢當的陳真表演得入木三分,激勵著年輕人奮發向上,讓每個中國人拍手稱快。意外的是,這部帶有強烈抗日情緒的影片競在日本贏得好評,日本影迷對李小龍的狂熱程度不亞於中國。李小龍影片的魅力,已不是政治、民族的因素所能禁錮的。
  • 電影《奪冠》告訴我們:最好的人生,是不給自己設限
    正因為太多人用年齡定義人生的某一階段,很多人總是因為到了年齡來否定自己。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受約束的,只要在道德和法律層面之內,你想做什麼都是自由的。但還是有太多人,給自己套上了繩索,貼上了標籤,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平庸。
  • 簡一摯友知名設計師李敏講述:不設限的人生有多精彩
    正如法國思想家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說:「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實際上,給人套上枷鎖的,就是人自己。」  然而,也總有一些人,他們能夠大膽的突破藩籬,讓自己被社會預定的終途,重新變成又一個起點。知名設計師——李敏,就是一個例子。她沒有局限於年齡和已有的光環,而是選擇不斷突破,活出了自己不設限的精彩人生。
  • 中美橋國際教育-湖南師範大學「清華北大、哈佛大學世界一流名校...
    現如今幾乎所有的世界500強企業、國家單位、事業單位的高薪職位都要求一流名校的碩士、博士學歷,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也開始追求世界頂尖名校研究生、博士生學歷。近日,湖南師範大學特開辦了一期「世界一流名校考研集訓營」。來自全國各大學的大學生相聚在湖南師範大學,開啟了七天的學習之旅。本次考研集訓營旨在攻克重難點、查漏補缺、學習考試規律和答題技巧、結合考綱由點到面強化知識體系。
  • 尼克胡哲:身殘志堅,人生不設限
    從此以後,他開始了不一樣的人生。少年受盡欺辱,曾自殺未遂尼克胡哲雖然身體殘疾,但是他的父母沒有放棄對他的教育。父親教他如何用小「雞腿」打字,母親為他設計特有塑料裝置,為了讓他能夠握筆寫字。8歲時,他和正常小孩一樣進入小學學習。但是他的特殊性身體,同學們總忍不住嘲笑他,欺辱他。
  • 錦鯉女孩楊超越告訴你:樂觀的人生不設限
    這句話就讓我對這個女孩頓生好感;後來在一次採訪中她形容自己是「不靠王子的灰姑娘」:「我的人生可以用戲劇和喜劇來形容。我就像灰姑娘的改變,但是灰姑娘是靠穿上水晶鞋遇到了王子而改變,我是靠我自己。」  這話足夠清醒,也足夠自信,還透露出那麼一點點野心,讓我對她的好感立馬又上升了好些。
  • 藍盈瑩:不設限,人生活得才夠漂亮
    有人說:」她太功利了,不討喜。」在我看來,這份「功利心」,不過是不給自己人生設限,不斷超越自己的自信。「我是一個特別喜歡別人跟我說你不行的人,他只要說我不行,我就會燃起熊熊的鬥志,一定要行給你看。「要麼不做,要麼做到最好,幹一行像一行,只有如此才能不斷擴展生命的寬度。這個寶藏女孩,一直如此。
  • 北京奧運女孩楊沛宜,八中畢業,考入名校!
    成名之後的女孩很快接到了大量的演出邀請,在父母的把關下,楊沛宜參加了其中一部分演出,並籤約金牌大風發行第一張個人EP。小學時參加合唱團的楊沛宜2009年,在香港與張學友合作演唱《仰望星空》前夕,楊沛宜接受了當地電臺的採訪,節目中的她有著超出年齡的成熟,言語間帶著幾分北京女孩的瀟灑,主持人請她清唱幾句,她毫不推脫,九歲的女孩嗓音清越沉靜,
  • 考入名校的學生「很牛」嗎?學歷是否有用?答案戳痛了底層父母
    但是隨著近幾年逐漸盛行的「學歷沒用」,初中畢業一樣能月入百萬等等,導致很多底層的父母都逐漸認同了這個觀點,認為孩子有空學習不早點出去打工等等。考入名校的學生「很牛」嗎?到頭來還不是給高中都沒畢業的老闆打工!
  • 河南女孩8歲成殘疾,不甘墮落自求上進,現在已是英國名校研究生
    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個女孩,上帝似乎為她關上了所有通向成功的門。這個不幸的女孩叫史怡傑,比起阿甘,她似乎更加無法面對生活,因為她連自由奔跑都做不到。八歲高位截癱,未來何去何從童年應該是充滿歡聲笑語的,而史怡傑童年的一切歡樂,都在八歲那年戛然而止。命運給她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將她的手腳牢牢束縛。
  • 59歲蔡明:衝破次元壁C位出道,不設限的人生才精彩
    ,用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敢於突破的心,活出不一樣的風採,更活出年輕人都慚愧的樣子。03不設限的人生,不走尋常路還擔心她55歲「高齡」走路不方便,拍照時一定要有人扶著才行。不為自己設限,不走尋常路,這樣的蔡明總能給人驚喜。
  • 人生不設限,可能無極限!
    每到年底的時候,我們常會適時做下總結,比如這一年人生又經歷了哪些山山海海,再比如年初時立下的flag還有哪些沒完成,有時候一邊總結著,一邊焦慮就來了。但其實,看看身邊那些成功的人,每個人的幸運都要靠著自身的努力。擁有改變的勇氣,突破自己,不為人生設限,你就能發現路會越走越寬!
  • 湖南高考狀元,抱著媽媽遺照上清華,面對鏡頭:我才不是寒門貴子
    即便一些學習刻苦的孩子上了名校,到了社會後,沒有家長提供的資源和人脈,依舊會成為一個為生活奔波勞碌的普通人。「飛上枝頭變鳳凰」,已經不太可能。那寒門還能出貴子麼?咱們來聽聽今年考上清華大學的湖南狀元何潤琪的看法。
  • 拿菜刀講課,上課說「黑話」,他硬是讓400名混混考入名校
    這所加菲爾德中學最出名的並不是學習、也不是勵志的故事,而是超高的缺勤率和不良少年。不過,這所學校裡有一位特別特別的老師,就連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沒有任何幻想,只想把孩子送到一個地方去讀讀書,混混日子,可是這名老師卻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向世界證明了:寒門和貴子之間,僅差一名好老師。
  • 媽媽們的不設限人生
    李米粒就是那種不太多見的精神上永葆獨立的酷女孩,陀思妥耶夫斯基那句:「道德就是一個人不該成為其他任何人的累贅。」對她的影響很深。但是同時她又是柔軟的,她說自己10歲就已經知道怎麼當媽媽了,拖到這麼晚才實現純粹屬於法律的規定。她一本正經的開著玩笑。
  • 河南大學最牛博導,曾在百家講壇上走紅,32歲才考入大學十分勵志
    這句成語來形容王立群先生再合適不過了,對於17、8歲就邁入高考行列的大學生而言,在32歲才考入河南大學的王立群先生已經算是大器晚成。 但和尋常大學生不同的並不僅僅是年齡,王立群先生被稱為「河南大學最牛博導」,並且曾經在一檔電視節目中走紅——百家講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