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創賦能案例分析:「宜蘭•三星蔥」

2021-02-17 旅遊規劃點燈人

舒淇帶著霆鋒一起,在臺灣宜蘭的「三星蔥」蔥田裡,尋找最本源的食材和最極致的新鮮。

上次聽李永萍老師講述臺灣文創賦能的經驗分享,深受啟發。很多小夥伴們,並沒有親臨現場。因此,將案例一個個整理下來,供大家學習。

臺灣鄉創振興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就是地方文化館與複合式體驗農園。「宜蘭·三星蔥」是很經典的一個案例。

一、小特產,大潛能,就看你會不會玩!

69元一斤的蔥,想想就會覺得瘋了吧?

可是,這就是事實!

颱風季節,三星蔥的市場售價經常飆升到每公斤600元(臺幣)(折合人民幣138元)以上。

為什麼這個蔥如此獨特呢?

1、三星蔥,宜蘭的特產(地理環境)

臺灣宜蘭縣三星鄉充沛的雨水與蘭陽溪上遊無汙染的水源,好山好水的優質環境下,孕育著各種優良的農特產品,以「三星蔥」最為著名。

三星蔥不僅蔥白長、質地細嫩、蔥味香濃,特殊的風味與口感一直都是市場的寵兒。如果臺灣的高檔餐廳沒用三星蔥去做料理,肯定無法滿足食客挑剔的嘴,可見三星蔥在臺灣的地位之高。

據說:要判斷青蔥的質量高低,就看蔥白長度。一般市面上同品種的蔥,蔥白約在7~8公分。但在三星鄉所瞧見的蔥白,平均皆有15公分以上。

因為"蔥白"比較長,纖維幼嫩不老,咬下去要汁水飽滿、甜中帶辛,所以蔥味比較重、蔥較脆,品質也比較好,且日夜溫差大蔥也會比較有甜味。就外觀來瞧,粗細要合宜,如同我們稱美女的手指為「白蔥玉指」般,就是這種感覺。

2、獨特的種植方式

三星蔥的美味,還離不開獨特的種植方式。

(1)天然草蓆

三星蔥之所以有這樣良好的品質,不僅得益於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還因當地蔥農對傳統種植技巧的繼承與改良,30公分的田畦,以及田畦上鋪就而成的天然抑草蓆,都是它成功的必備因素。

「稻草的覆蓋冬暖夏涼,冬天可以保暖,夏天能夠防止太陽直接曝曬。」三星蔥農蕭健棋表示。蔥最怕高溫多溼產生病害,稻草通風,降低病害發生,比塑料布環保,而且還不用承擔焚燒稻草,汙染環境之後被罰款的風險。

(2)精細化管理

儘管三星蔥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可它並沒有大規模種植,在三星鄉幾乎看不到一望無際的蔥田。

據三星鄉農會林君毅介紹,因為種植戶都把蔥當成比較嬌貴的作物,在種植、生長乃至採收後的清洗階段,都得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

精細化的管理,保證了三星蔥的優良品質。

(3)栽種而非種子播種

三星蔥不是傳統用蔥的種子播種,而是選比較好的青蔥再次栽種。採用分株法栽種,可以讓蔥白更加長。

思考:小小的三星蔥,作為宜蘭的特產之一,怎樣挖掘它的潛能呢?作為調料品的蔥,怎樣實現較高的商業價值呢?

二、深挖、深挖,一根蔥的價值究竟有多高

1、三星青蔥文化館

2001年起,三星鄉農會配合政策推動休閒農業發展,並鼓勵「閒置空間再利用」,於是將周邊三間閒置倉庫及廣場重新整修後,設立了具備多功能的營銷服務中心,即為三星青蔥文化館。

文化館詳實記載了蔥的故鄉及蔥的文化。通過卡通設計、3D動畫演示來介紹蔥的歷史構造、栽培環境、種植方式、產銷過程等知識,以便讓消費者對三星蔥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除了展示之外,還設計了多款互動遊戲機臺,寓教於樂,讓民眾快樂認識青蔥文化。比如,有趣的電腦拔蔥和青蔥入菜的互動遊戲常常吸引眾多遊客,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願意排隊玩一次,體驗一下。

青蔥美食區,有關蔥的美食食譜多達40 餘種, 除了常見的蔥油餅、青蔥餃子外, 還有蔥根茶、蔥蒜醬、香酥蔥等,單看菜譜,就能讓人直咽口水。

蔥包子、蔥油餅、蔥炒肉絲、蔥油麵,口水都留下來了!


當走到商品選購區時,人們看著琳琅滿目的蔥系列食品,往往會難以自拔。蔥蛋卷、青蔥牛軋糖、青蔥冰淇淋……遊客可以一邊吃一邊挑選,從青蔥文化館出來的遊客們大都不僅滿口蔥香,手裡還拎著大包小包的青蔥系列食品。

而文化館門口的「蔥動紀念品」櫃檯上,各種關於青蔥及三星鄉文化歷史的吊飾和紀念品等,也是相當有趣的三星之行留念。

展售區商品

冰箱裡冷凍食品:三星蔥水餃、包子、煎餅等。

三、創意營銷,沒人氣哪來的商氣和財氣!

50公斤蔥油餅屋的創意營銷,每年一度的「蔥蒜節」,以及蔥主題農場的各類體驗活動,都成為三星蔥營銷的好方法。

1、蔥蒜節

1996年開始,三星鄉每年冬季的青蔥盛產季節,都會舉辦熱鬧的蔥蒜節。目的是把三星特產的蔥蒜美味推上美食舞臺,讓各地的食客都能分享精緻的蔥蒜料理。

2、蔥油餅屋

2010年,宜蘭一家溫泉飯店老闆更是別出心裁,請來專業大廚利用三星蔥油餅為材料,模擬歐美薑餅屋,設計出一座重達50 公斤的蔥油餅屋,吸引許多遊客爭相拍照留念。

3、蔥主題農場

2014年11月,三星鄉又有一家青蔥農場正式開幕。這家名為「農夫」的青蔥體驗農場,佔地5000平米,可以讓遊客體驗下田拔蔥、親手製作蔥油餅等農家生活。

蔥農變為講解員,解說蔥的生長知識及拔蔥方法。

自己製作的美味,吃起來更過癮!

sdfd

另外,農場主人還規劃了一系列親近自然、了解三星蔥生長環境的行程,希望讓遊客體驗蔥農從無到有,辛苦培育青蔥的過程。

而網上鮮有報導的,就是李永萍老師講的「三星蔥傘」創意設計及營銷。

4、創意商品設計——蔥傘

來自臺灣的大學生巧思設計,將蔥的白綠漸層色放到傘布上,傳統市場捆綁蔥段的紅色塑料帶作為傘條。

據老師將,當時在臺灣的大小街頭、火車站等,無論男女老少,都打一把蔥傘,想一想這個場面,該是多麼有趣,多麼浩浩蕩蕩啊!

5、千萬年產值的蔥油餅經濟

三星蔥油餅為三星鄉創造了超過千萬元的年產值,看準蔥油餅的無限商機,三星鄉計劃爭取補助,改造當地的天送埤老街,希望發展成蔥油餅大街,結合獨特的客家文化,為老街賦予新面貌。

四、總結

1、農業發展有新方向

傳統農業存在產業鏈短、附加值低、競爭力不強等諸多短板。臺灣的創意農業等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精細化發展的新思路、讓我們看到鄉村文創的新前景。

2、品牌化

三星蔥作為三星鄉的核心IP,已經是三星鄉的農旅品牌。遊客不去三星鄉看文化館,不品嘗三星蔥油餅,就等於沒來過三星鄉,這是多大的影響力。

此外,品牌化發展需要視覺體驗,三星鄉蔥小子的吉祥物設計,以及各種蔥相關的創意景觀小品,處處表達出蔥主題,很有主題環境氛圍。

3、體驗經濟

未來是一個體驗社會,無論是科普教育、互動體驗、農耕體驗、美食製作體驗、伴手禮購買體驗等,只有挖掘產品背後的商機和價值,農產品才能賣出高價格。

推薦閱讀: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平谷未來三十年,路在何方?(一)

鄉創第二講,聽臺灣李永萍老師講文創賦能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它是徐福記的指定用蔥,香比臺灣三星蔥
    前段時間,美食節目《十二道鋒味》中,謝霆鋒和舒淇去到臺灣宜蘭找到了當地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宜蘭三星蔥。
  • 臺灣宜蘭工業旅遊:產品賣場×,產業秀場√
    宜蘭:臺灣的」心靈之鄉「 臺灣的宜蘭縣,一直被稱作是臺北的「後花園」,開車也不過40分鐘的旅程。 11 益得畑の菓 首創全臺灣第一支三星蔥蛋卷,3D圖牆延續地面懸崖,壯觀場面加上繽紛色彩,強烈的視覺感受
  • 臺灣宜蘭一日遊行程規劃推薦
    ,下午到蘭陽博物館吹吹冷氣,看宜蘭在地歷史,晚上到羅東夜市Happy一下(二)第一站到礁溪蔥油餅吃早餐,補充完體力,到林美石盤步道享受陰離子的森林浴,中午到佛光大學的滴水茶坊享用精緻素菜,下午到羅東林場逛逛,,最後一站當然是安排羅東夜市美食之旅 (三)第一站先到宜蘭新寮瀑布享受陰離子的清涼,接著到宜蘭羅東運動公園去走走,第三站到傳統藝術中心,第四站到宜蘭設治紀念館
  • 臺灣宜蘭——養生城
    臺灣宜蘭——養生城暑假甚是無聊,在家裡整理衣櫃偶然翻出一年前辦理的臺灣通行證。想起來去年因為腳受傷了就沒有去臺灣,便有了一個去臺灣玩幾天的小念頭。於是便奏請母上大人,叫她放我幾天去臺灣玩。於是媽媽痛快的答應了原因是她想叫我幫她帶點臺灣的化妝品。嘿嘿,不管怎麼樣,心願總是達成了。
  • 臺灣宜蘭·當吃貨遇到羅東小鎮
    宜蘭位於臺灣島東北部,三面環山,一面朝海,主體為蘭陽平原,東面緊鄰浩瀚的太平洋,北面、南面、西南均由雪山山脈及中央山脈所阻隔,向來以山水勝景取勝。這是我第一次來宜蘭,因時間有限,就沒有在宜蘭的行政中心宜蘭市停留,而是只直接到了宜蘭的商業中心羅東鎮。羅東鎮雖然規模不大,是全臺灣鄉鎮級面積第一小,卻擁有懷舊復古的林場景色和充滿民俗文化的傳統藝術中心。
  • 臺灣|當我途徑宜蘭的盛放
    >臺灣|邊吃邊看,行走臺北(一)臺灣|臺中,路上的風景也很美臺灣|在花蓮,學會生活行程在宜蘭住宿兩晚,直到坐上臺鐵,都不知道明天會去哪裡。宜蘭附近最有名的夜市,大概就是羅東夜市吧。不過宜蘭車站附近的大東門夜市也很熱鬧!跑去吃蔥油餅的時候,排在後面的阿嬤說:「隔壁家的豆花也很好吃,都可以加八寶!我自己也很愛吃。」
  • 臺灣文創農業案例:青蔥農場+青蔥文化館
    作為配料的蔥,本該像其在「蔥油餅」一詞中的修飾地位一樣,在主食中點綴上那麼一絲獨特的味道,就算功德圓滿了。然而在臺灣宜蘭縣三星鄉,蔥卻喧賓奪主,居然賣到每公斤600元(新臺幣,下同)的高價,不僅能影響宴席的檔次,還開發出各種相關食譜以及各類趣味橫生的遊戲和體驗等,出人意料地從配料上位而成一道不可錯過的主菜。三星蔥的產業發展故事,絕對比其濃鬱的香味更值得品味一番。
  • 臺灣宜蘭,有飛行傘、網紅甜品、夜市……這篇完全攻略帶你雲旅遊
    宜蘭也是我去過兩次的城市,每次去都是目的性明確,每次去都去兩天就回。每次去都能遇見驚喜。宜蘭在花蓮和臺北之間,所以有的時候買不到去臺北的票也可以從宜蘭轉大巴。民宿老闆和宜蘭風情。二,飛行傘和古堡,這是第二次去宜蘭時候的主要目的,因為那幾天總下雨,到民宿的時候就很晚了,民宿帥老闆還是過來問候了一下我們,提議我們提前問一下飛行傘能不能飛,我們打電話過去才了解到飛行傘的時間,恰好那天趕過去能飛,再晚一點就沒辦法飛了。
  • 一臺膠片,一臺數碼,一次宜蘭.
    我覺得趙雅芝最能代表上海,莫文蔚最能代表臺灣。去臺灣,其實每一次都是為了工作,但是總是會忙裡偷閒的去周邊走走看看。這一次同樣也不例外,找了一個周末,臺灣的同事開著車,帶著我出發了。因為是出差,不是專門為了拍片,所以設備帶的很簡單:一臺Contax T2膠片相機+一堆保存很好的過期的膠捲。感謝下老友的慷慨贈送和專業的保存!
  • 【12月臺灣飲食男女】臺北-宜蘭雙城美食記 全明星美食達人說菜
    ,已研習料理20多個年頭,以宜蘭在地漁獲蔬果入菜,海鮮食材來自於兩大漁港,南方澳和頭城大溪。蔬果的運用,阿勇師全用在地材來呈現,初春三星蔥為料理提味米其林兩星名廚師江振誠回臺灣開業的首家餐廳。江振誠20歲成為臺灣餐飲史上最年輕的法式料理主廚,25歲就擔任法國米其林三星餐廳Le Jardin des Sens執行主廚。
  • 臺灣宜蘭海濱觀太平洋日出
    宜蘭自古以多雨聞名,臺灣有俗諺云:「竹風蘭雨」,就是描述新竹多風而宜蘭多雨的現象。 宜蘭還有蘇澳冷泉,這可是臺灣的寶貝,放眼整個東南亞,也僅只蘇澳擁有。
  • 瞄準自由行 臺灣宜蘭邀大陸專家探討旅遊資源
    瞄準自由行 臺灣宜蘭邀大陸專家探討旅遊資源2013-12-17 10:49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郭慶娜  中國臺灣網12月17日消息 據「臺灣好報」報導,為吸引大陸遊客到宜蘭自由行,臺灣宜蘭縣政府將與12月18日舉辦研討會,邀請上海旅遊局及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研所
  • 臺灣經典的老字號,老品牌大盤點,你知道多少?(2)
    光看到圖片就已經口水流一地了,只要是周末、假日你會在宜蘭街上見到滿滿的車潮就為了買奶凍卷和宜蘭蔥餅,甜而不膩,要不是怕發胖,恨不得一天吃一卷。這玩意是蔥餅,不是水煎包特色賣點是宜蘭在地的三星蔥,三星蔥比一般的蔥更甜脆,下一個詳細介紹三星蔥外皮煎的金黃焦脆,大粒的三星蔥混著豬油爆開,會在你的嘴裡跳起華爾滋,有機會去花蓮必定要記得買來嘗嘗。
  • 遊記:風景秀麗的宜蘭之旅
    第四天,包車去了宜蘭,宜蘭以風景秀麗著稱,而且還有溫泉,值得去玩兒,也不是咱們大陸旅行團喜歡的目的地,團隊遊一般會選擇花蓮。但臺灣本土遊客,就比較喜歡來宜蘭玩兒了。這種蒜味肉羹可以配米飯、面、米線,好吃極了,在宜蘭街頭自己找,太費勁了,周先生帶我們吃的這家,很有名,其實我發現在臺灣找好吃的飯館,不用看攻略,你只要在街上隨便遛達,看見哪家排隊的人多,就去跟著排隊,一定好吃到爆。今天吃到的東西,比較特別的是這個辣椒冰激凌,不是我重口味啊,真得挺好吃的,強烈建議去宜蘭的人一定要嘗一下。
  • 宜蘭,「臺北後花園」慢慢逛
    原本擁擠不堪的車廂變得空蕩蕩,想來大多數人都在瑞芳換乘去熱門的九份,如我這般衝著宜蘭去的,便不自覺地鬆了一口氣:總算在假日遊客擁擠的臺灣,尋到了一處清淨之地。宜蘭縣位於臺灣島東面,城鎮都不太繁華,但勝在清幽質樸,常被稱作「臺北的後花園」。若開車來不過40分鐘,但火車要慢得多,2小時車程順著山嶺緩緩而行,直到太平洋的海岸出現在窗外,才算進入了宜蘭。
  • 舒淇在《中餐廳2》吃的拌麵,居然用了每公斤600臺幣的三星蔥,臺灣手工日曬面,難怪明星們都愛吃
    點擊圖片可以直接購買KIKI面經過30年研發的秘制醬料中就添加了三星蔥。撕開醬料口子,屬於三星蔥獨有的香氣猛地爆發出來,濃鬱中帶點清香,跟隨呼吸在鼻尖遊走。將秘制醬汁倒在面上,攪拌到根根都是分明的褐色,蔥香也從油裡入了面。
  • 臺灣往事 | 臺灣經典品牌大盤點
    ,但實在太好用了除了臉全身上下都能擦,小嬰兒的屁股乾裂也靠它。,至少我在夜店開酒,絕對是開海尼根不是臺灣啤酒但我和妹子的心中還是希望能喝臺灣啤酒。宜蘭厚蔥餅這玩意是蔥餅,不是水煎包,特色賣點是宜蘭在地的三星蔥,三星蔥比一般的蔥更甜脆,外皮煎的金黃焦脆,大粒的三星蔥混著豬油爆開
  • 臺灣往事 臺灣經典品牌大盤點
    ,但實在太好用了除了臉全身上下都能擦,小嬰兒的屁股乾裂也靠它。,至少我在夜店開酒,絕對是開海尼根不是臺灣啤酒但我和妹子的心中還是希望能喝臺灣啤酒。宜蘭厚蔥餅這玩意是蔥餅,不是水煎包,特色賣點是宜蘭在地的三星蔥,三星蔥比一般的蔥更甜脆,外皮煎的金黃焦脆,大粒的三星蔥混著豬油爆開
  • 臺灣夜市(下)離開臺北去哪吃
    昨天說了一下吃吃吃,粉絲已經增長到一百多個之多,都快能玩大屏幕滾動抽獎了,簡直激動人心,於是今天決定繼續把吃夜市這件臺灣之行的頭等大事說完(其實是手一抖沒控制好寫太多了
  • 多案例詳解臺灣鄉村文旅成功三大路徑:跨界融合、產業延伸、人才養成
    那現在我針對我看到的大陸的幾個難題,以及臺灣地區的案例做進一步分析。首先這個難題也是我們這次峰會自己提出來的痛點,叫做旅遊資源、產品、服務缺乏差異化特色。這些問題怎麼解決呢?很簡單,只要深入的深耕於你的地方,深掘鄉土文脈,再把跨界、多元、創新帶進來,你自己當地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家就搶不走你的特色,你的特色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