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比錫這座「音樂之城」除了擁有格萬特豪斯樂團之外,還擁有兩個世界級的四重奏:格萬特豪斯四重奏和萊比錫弦樂四重奏。薩克森人傳統的弦樂演奏方法有著獨特的魅力,從四重奏到室內樂團再到交響樂團,他們所創造的「萊比錫之聲」總能讓樂迷津津樂道。
萊比錫弦樂四重奏有三位音樂家過去都是格萬特豪斯樂團的首席。格萬特豪斯200年演奏德奧浪漫主義音樂的歷史,讓演奏家的師承關係可以上溯到作品誕 生的時期。維也納著名的舒潘齊格四重奏(舒潘齊格是貝多芬的好朋友)啟發了萊比錫的首席們,他們於是聚集在一起演奏四重奏,歷史上孟德爾頌、舒曼、布魯 赫、德沃夏克都把自己的作品留給萊比錫人,大師們還常常一起加入演奏室內樂的行列,孟德爾頌、勃拉姆斯、格裡格就和格萬特豪斯樂團的首席們一起上臺演出過 多次。
值得一提的是,克勞迪奧·阿巴多大師從2009年起就邀請萊比錫弦樂四重奏的四位音樂家加入琉森節日樂團。
如今,這場世界級的萊比錫弦樂四重奏 即將於5月14日空降杭州大劇院,帶來純正德奧之音。
時間 | Time 2016-05-14(六) 19:30
地點 | Location 杭州大劇院 音樂廳
嘉賓 | Artists 萊比錫弦樂四重奏
票價 | Price 300、200、100、50元
購票請戳「閱讀原文」
說明:
1.2M以下孩童謝絕入場;
曲目 | Programme
勃拉姆斯:第二號a小調弦樂四重奏, Op.51 No.2
貝多芬:降B大調大賦格,Op.133
德沃夏克:第十二號F大調弦樂四重奏《美國》,Op.96
Brahms: String Quartet No.2 In A minor, Op.51 No.2
Beethoven: Great Fugue In B Flat Major, Op.133
Dvorak: String Quartet No.12 In F Major, Op.96 - "American"
(註:演出曲目及順序以實際當天演奏為準)
概況 | Profiles
萊比錫弦樂四重奏介紹:
《新蘇黎世報》評價他們的組合是「我們這個時代中最頂尖並且最多才多藝的樂團之一」
《紐約時報》說,「如果世界上存在『萊比錫之聲』,那麼他們的演奏就是!」
德奧室內樂學派的嫡系傳人,舉世矚目的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成員。
成立26年來從未更換成員,鑄就心意相通的和諧之聲 。
成立於1988年,萊比錫弦樂四重奏已經成為了國際室內樂舞臺上一個最令人興奮的室內樂團,並受到行業內外的廣泛好評。在師從室內樂巨匠Gerhard Bosse、哈託•拜魯爾(Hatto Beyerle)、瓦爾特•列文(Walter Levin)以及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四重奏團之一的阿瑪迪斯弦樂四重奏團(Amadeus Quartet)進行學習之後,該樂團開始陸續獲得多個獎項,如1991年的慕尼黑國際室內樂大賽(International ARD Munich competition),布希大獎(Busch prize)和西門子大獎(Siemens prize)。
今天,萊比錫弦樂四重奏的音樂會遍及歐洲,此外,在以色列、非洲、中美及南美、澳大利亞、日本及亞洲也能經常聽到他們的「萊比錫之聲」,他們的身影頻頻亮相在世界各大音樂節上。在北美,他們在林肯中心的愛麗絲杜莉廳定期演出、並在威爾演奏大廳參演卡內基音樂廳的四重奏系列、出席巴爾的摩的室內音樂系列;此外,在著名的92街區、弗裡克美術收藏館、美國國家藝術公園、美國國國會圖書館也能時常能夠看到他們的身影。在波士頓、克利夫蘭、芝加哥、洛杉磯、鹽湖城、溫哥華、渥太華、蒙特婁及魁北克,他們用完美的音樂會贏盡了所到之處的所有讚賞,《華盛頓郵報》稱讚他們的演出為「巧妙的融合」,蒙特婁的《(Le Devoir》評價他們的音樂會「你們的一切一切,都是完美」。他們經常上演他們自己的主題音樂會(包括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及當代作曲家等)。在1996年和1997年的貝多芬弦樂四重奏系列音樂會上,萊比錫弦樂四重奏作為發起者之一,與另外五個弦樂四重奏組在歐洲舉行了超過15個城市的巡迴演出,而這次巡演在當時被讚譽為「歐洲諸國的友好象徵」。
1991年起,格萬特豪斯音樂廳為萊比錫弦樂四重奏提供場地供他們舉辦自己的「Pro Quatuor」系列音樂會,在此期間,他們演奏了大量的第一維也納樂派和第二維也納樂派的作品。在該系列音樂會中,萊比錫弦樂四重奏進行了chnittke為弦樂三重奏和交響樂團創作的"With Three"的全球首演, 並演奏了Beat Furrer, 克裡斯蒂安•歐芬鮑爾(Christian Ofenbauer), 沃爾夫岡•裡姆(Wolfgang Rihm), 史蒂芬•施萊爾馬赫(Steffen Schleiermacher), 尤克•威德曼(Jörg Widmann), Cristóbal Halffter及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作為萊比錫「當代合奏協會」的成員樂團,萊比錫弦樂四重奏主要演奏當代音樂及新銳古典音樂作品,1990年,萊比錫弦樂四重奏在格萬特豪斯音樂廳首演了該協會的「音樂新星」系列音樂會,並於1993年獲得了施耐-德肖特大獎(美因茨)。
他們同眾多藝術家進行合作,包括女高音歌唱家朱莉安•班瑟(Juliane Banse)、克裡斯蒂安•奧茲(Christiane Oelze),鋼琴家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Alfred Brendel)、安德雷斯•斯泰爾(Andreas Staier)、克裡斯蒂安•扎卡裡亞斯(Christian Zacharias),中提琴演奏家哈特穆特•羅德(Hartmut Rohde),指揮家麥可•桑德林(Michael Sanderling)以及其他技藝精湛風格多樣的藝術家。從成立到現在,萊比錫弦樂四重奏已經演奏了將近100個作曲家的近300部作品。
該樂團錄製的作品從莫扎特到約翰•凱奇,唱片總數將近70張,包括了勃拉姆斯、莫扎特、孟德爾頌、舒伯特以及第二維也納樂派的全部作品,在國際評論界的廣受好評。在每一位樂手的不懈努力下,萊比錫弦樂四重奏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他們榮獲過「Diapason d'Or」和 「Premios-CD-Compact」大獎,兩次被提名坎城古典獎,並在1999、2000、2003年及2008年四度摘取「ECHO-Klassik」大獎的桂冠。他們錄製了舒伯特全部的四重奏作品,這被認為是1997年舒伯特年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們同鋼琴家克裡斯蒂安•扎卡裡亞斯(Christian Zacharias)合作錄製的 「鱒魚五重奏」被法國雜誌《音樂目錄》(Répertoire)從18個版本中推選成為這一作品的最佳錄音。隨後,他們還獲得了德國記錄評論家(German Record Reviewers)的季度獎。他們最近的唱片錄製的是欣德米特(Hindemith)的 《極小極大》及庫特•威爾(Kurt Weill)的四重奏作品。1992年起,該四重奏專門為MDG獨家錄音唱片。
2009年,萊比錫弦樂四重奏被指揮大師阿巴多(Claudio Abbado)邀請成為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的一員,並受聘成為東京大學藝術系的客座教授。
劇院君傾情推薦:
是什麼歌兒讓C羅情緒翻湧地跟唱
更新 | 你們想買的演出今天都開票啦!
說不盡的賴聲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