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App在2012年4月正式成立,那時團隊僅有7個人,現已擴展為70個人。他們現在最新的項目是GlassX。
Anson(左)在幾乎所有的場合都會帶著Google Glass
騰訊數碼趙梓雯 3月10日報導
Anson(何英琪)身著淺藍色的運動衫,戴著一副藍色的怪異眼鏡在辦公室裡走來走去,腳步雖輕盈,卻也急促。他總是時不時的看下眼鏡的右上角,並蹦出幾個英文單詞。周圍沒有人在意他的這些小動作,因為誰都知道Anson帶的是Google Glass,這是他們每天工作的內容之一。他是極客,是BestApp的創始人,也是谷歌開發者社區(GDG)廣州區的負責人。
這是第五次見到Anson,初次見面是在北京的開發者大會上,那時他穿著白色帽衫,戴著一副白色的Google Glass演講,你會好奇他為何要弄兩種顏色款式,事實上他有三十多副眼鏡,而且全部都是谷歌牌的。
去年聖誕節,Anson從矽谷預定了這幾十副Google Glass,要知道每一幅單價都在一萬元左右。稍等,我們停頓一下,你的腦海中是不是會浮現出"黃牛"的形象?Anson笑稱確實有不少人和公司都在找他買貨,甚至還吸引了一些水貨商家,但他手中所有的Glass都是為Glass X來服務的。當你對一件物品付出了心血和注意力之後,你就會逐漸愛上它。他正是如此。
Glass X團隊內用來測試的部分Google Glass
這也是我想去了解他們神秘背後的初衷,他們到底有多瘋狂的喜愛這個怪異的眼鏡?他們究竟做了什麼與眾不同的事情?
他們在做什麼?
BestApp在2012年4月正式成立,那時團隊僅有7個人,現已擴展為70個人,擁有用戶量超過6000萬。他們現在最新的項目是GlassX,團隊內已經有18名成員專注於這個項目,已經有700多位用戶,一個看起來少的有些可憐的數字,但,要知道在中國的谷歌眼鏡目前也就一千副左右。
雖然沒有誘人的數字,但Anson總是滿懷信心「我們在做的是未來」。
Anson大部分的心血都凝聚在GlassX,這是為Glass中國愛好者提供的第三方應用平臺。這裡從開發、維護到運營都由GlassX團隊的Jason Wu(吳捷勝)一人負責。Jason稱,Glassx.cn覆蓋的大部分是第三方應用,例如股票應用Glass Stocks(美中不足的是,只能用來查詢美股);控制Nest恆溫器的應用Glass Nest;新聞應用CNN Breaking News;時尚應用Fancy等。
最重要的是,GlassX目前已經開發出三款Google Glass的中文應用:監測空氣指數PM25,XShare新浪微博版,酒店預訂Xhotel。但其最大的功績在於,這個團隊讓Google Glass聽懂了中文。
雖然已經積累了很多成果,但是Anson稱BestApp目前還沒有用過風投的一分錢,所有的錢都是自給自足,這樣的環境才能讓團隊有頑強的生命力。錢從哪來?也許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中國電信、寶潔、H&M、如家、豐田等公司下的APP都出自BestApp團隊,他們算是從這些客戶身上賺到了一桶桶金。
有什麼很酷的東西嗎?
在Glass X團隊中有一臺白色Glass最為搶手,它與世界上任何一臺Google Glass都不同,因為它能聽得懂中文,並且技術已經基本成熟。據Glass X的負責人MJ表示,BestApp正在嘗試百度和微信的語音識別技術來完善Glass。
此前,Glass X已經測試過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MJ表示,科大訊飛的SDK暫時在適配Glass的使用場景和要求上不是很理想。Glass X軟體工程師陳星宇透露,微信的識別速度快,百度的實時反饋效果不錯。因此能聽懂中文的Glass或許會同時使用微信和百度的語音識別技術。
雖然細節還處於保密階段,但我已經忍不住的興奮,用Glass自如的收發微信消息及發朋友圈該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當然,最終的成果一定比我的預想更酷。
值得一提的還有另外一個實用小配件,Glass X的粉絲製作了一個貼在Glass稜鏡上的近視貼片。這樣從稜鏡上投射出來的顯示屏就有了度數,極大方便了近視又不願意戴眼鏡、隱形眼鏡的使用者。
Glass X平臺上有一個好玩的"點子"功能,上面顯示了"開發中","待開發"的Glass應用熱門點子。例如"微信登陸","分享到大眾點評","Glass發朋友圈","用骨傳音來測量飯量監督減肥"等眾多待開發的Glass應用。
Glass 0(零號機)是BestApp的第一臺Google Glass(第一代),目前已經被測試的"傷痕累累"。Anson調侃道,他不準備把這個破損的零號機拿去換新的,反而準備弄個玻璃罩給"供"起來當展示品,因為它對整個團隊來說都意義非凡。
零號機沒有白白的犧牲,在它身上的測試過程中發現了Glass硬體上存在著一些BUG。
1)少部分的一代Glass如果受潮的話,稜鏡反射膜會局部脫落。國外的極少數用戶也已發現此問題,不過二代Glass暫未發現此問題。
2)由於Glass原廠配置的袋子只保護了鏡框,而未對鏡架進行保護,電池和眼鏡架結合處很容易因擠壓而斷裂。不過不用太擔心,斷裂的話,可以退回給谷歌免費換新的。
3)Glass使用太久的話,會提醒你設備過熱,需要冷卻。
他們曾經也有過失敗的經歷
Anson說他印象最深的一次失敗給他帶來了寶貴的經驗。
Anson於BestApp成立前做過一個查詢公交車的應用bus.vc,它可以告訴你公交車到了哪裡。當時僅靠口碑宣傳,一個半月就有過15萬的下載,每天超100萬次查詢。
該應用已有較完善的O2O商業體系,它有一個收藏線路的功能,可以知道用戶的工作、生活軌跡,再根據每天的路線來上個性化廣告。Anson和團隊做過統計,如果做了全國前十個城市,每天至少有6億次的查詢。
可惜的是,最後因為相關部門的介入,該應用被停用了。Anson表示,因為此事他積累了很多和有關部門打交道的經驗,這在後來的產品上都是寶貴的財富。因為在技術上可以慢慢提煉,但是產品上沒有這種經歷就會變得很危險,特別是在中國。
他們是一群高大上的人嗎?
BestApp作為一個典型的初創,有著濃濃的極客文化。Glass X團隊的負責人是90後的MJ(林滿佳),他於12年6月份在BestApp實習,去年才大專畢業。Glassx.cn網站的運營者Jason Wu也是90後的本科,大學時就在BestApp實習,畢業後正式加盟。MJ和Jason向騰訊數碼表示,他們招聘不看是否在大公司做過哪些項目,有過什麼經驗,而是看應聘者做過的開源項目,因為開源項目在網絡上有跡可循。
BestApp高級產品經理張偉健和另一項目負責人Winkey Wong以及多位員工都表示,創始人Anson是全公司最忙的人,他在公司搭了帳篷跟團隊吃住都在一起,你甚至可以看到他在公司裡洗澡,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多位員工表示,吸引他們熱愛BestApp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個是創始人的理想主義和極客精神感染了他;另一個方面是所有項目真的很有意思,很有極客範兒!
這次探訪臨終前,我問Anson為何如此痴迷Glass,Anson很簡短的回答我「電腦到手機,手機再到Glass,這是革命性的產品」。我不能斷定他的結論是否正確,但我確信他們確實在做著非常酷的事情。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數碼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