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這片海域出現了成群的梭魚!專家回應

2020-12-25 遼瀋晚報

3月10日,在大連市中山區老虎灘漁人碼頭海域,出現了成群的梭魚。成百上千的梭魚在水中遊動,蔚為壯觀。不少人拿著網兜、釣竿等工具,在現場捕魚。目擊者稱,「魚身有胳膊那麼粗。」記者探訪發現,事發海域臨近一處水渠。漁業專家表示,梭魚有在淡水河口棲息的習性,此種情況為正常的自然現象。

報料 老虎灘漁人碼頭出現成群梭魚

3月10日上午9點,市民徐先生帶著孩子到老虎灘漁人碼頭餵海鷗。當他走到虎灘港時,發現海邊有不下十個人在拿著工具撈魚。徐先生湊前一看,發現近岸處的水中有成群的梭魚,「密密麻麻的,恐怕得以千為單位計數。」如此多的梭魚聚集在水中,看起來蔚為壯觀。

徐先生說,「就是那種海鮮市場裡的大筐,足有胳膊粗細的梭魚就碼放在筐裡。」徐先生覺得奇怪,「這麼多的魚是從哪冒出來的?」

探訪 梭魚群出現已持續兩日

10日中午,記者接到報料後,當即趕到現場。事發海域位於虎灘港內,臨近一處水渠,渠中排出的水可能是淡水。發現魚群的位置,位於水渠入海口處。此時,魚群密密麻麻的場景已經不見了,水中只能見到零星的魚群出沒,且多為長度約十幾釐米的小梭魚。

一名拿著網兜捕魚的男子稱,往年也出現過這種情況,就是在當下的季節,「早晨七八點鐘的時候來,能看到不少魚。」他分析了魚群出沒的原因,「可能是海水漲潮,把魚群給頂過來了。」他說,「今天的魚算比較少了,9日的時候更多!」

專家 此為正常自然現象

就此事,記者採訪了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資源研究室主任董婧。她告訴記者,梭魚是大連人經常食用的魚類,梭魚主要棲息於河口及港灣內,有沿江河進入淡水覓食的習性。以大連地區為例,在海灣的淡水河口處,總能發現梭魚的身影。

因此,老虎灘漁人碼頭出現梭魚群,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不過,她不建議對幼魚進行捕撈,一是食用價值相對較差,二是會影響梭魚的繁衍。

連結 梭魚

「開了凌的梭,鮮得沒法說。」這是大連人的一句老話,指的是早春季節,河水解凍,河口的梭魚鮮美無比。

梭魚在海水、鹹淡水及內河淡水中均能生存。梭魚性活潑,喜歡跳躍,在逆流中常常成群溯遊。梭魚身體細長,最大的梭魚可以長到1.8米長。中國產於南海與東海及黃海、渤海,且具有明顯的趨光性及趨流性。

中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已對梭魚有了較多的認識。屠本峻在《海味索隱》中說它「不嫌入淤而食泥」。梭魚常常用下頜刮食海底泥沙中的低等藻類和有機碎屑。梭魚的鰓耙密集,牙齒退化成微小的毛刷狀。梭魚幽門胃的肌肉很發達,像一個沙囊,非常適合研磨和壓碎泥沙中的食物。

來源:半島晨報

編輯 :崔陶然

相關焦點

  • 今早,大連海域出現罕見一幕!持續約10分鐘
    9 月 4 日早上 8 點左右在距獐子島北面海域 3 海裡處暴雨後海面出現 " 龍吸水 " 奇觀景象水柱直衝雲霄持續約 10 分鐘左右場面壯觀據了解,當天凌晨,獐子島鎮出現強對流天氣專家「龍吸水」實為海上龍捲風「龍吸水」 現象是如何形成的?氣象專家表示,市民俗稱的「龍吸水」 其實就是龍捲風,當龍捲風出現在陸地上時,捲起的是樹葉、沙塵等雜物,出現在海上時將海水捲起,形成高高的水柱,這是一種自然現象。
  • 2023年亞洲杯球場確認大連梭魚灣球場在列
    2023年亞洲杯球場確認大連梭魚灣球場在列
  • 打造高標準經典工程,迎接中國亞洲杯賽事,大連梭魚灣專業足球場...
    打造高標準經典工程,迎接中國亞洲杯賽事,大連梭魚灣專業足球場項目開工建設 發布部門:大連國資委 信息來源:城建投集團
  • 「海上盆景」——大連南部海域浪漫海島之旅
    本期,大連自然資源帶您走進大連南部海域:棒棰島、大小三山島、官財島、西崗西大礁、星石、東西大連島、小燕窩島、棲虎島、老虎牙子、圓島等。 明《遼東志》、明《全遼志》和清《盛京通志》均記載為棒槌島,《遼寧省地名錄》 (1988)和《中國海域地名圖集》 (1991) 記載為棒棰島,《大連海域地名志》 (1989) 、《中國海域地名志》 (1989) 、《國家測繪局地形圖》 (1995) 和《全國海島名稱與代碼》 (2008) 均記載為棒棰島。 海島近東西走向,最高點高程52. 8米。
  • 大連海洋大學為抗「疫」提供「智慧方案」
    央廣網大連4月1日消息(記者賈鐵生)大連海洋大學充分發揮發揮專業人才眾多、智力密集的優勢,在疫情防控期間創造性地開展海洋漁業科技工作,為大連海洋漁業復工復產、春耕生產、應急處置等工作提供了「智慧方案」。
  • 法軍服役梭魚級核潛艇,噸位明顯提升,內部構造實現無人化操控
    然而,隨著「絮弗倫」號這艘梭魚級核潛艇的服役,人們對法國核潛艇的原有印象終於得到改變,讓外界終於看到該國隱藏的製造實力。據悉,該新式核潛艇擁有超過蒼龍級潛艇的噸位,實際達到近5300噸。這一改變為法國潛艇贏得的更多關注,也可以讓其能夠在附近海域充分施展能力了。值得注意的是,該潛艇還由於採用泵噴技術等優勢而提升了靜音巡航性能。
  • 詳解少見的專攻梭魚釣法——拍竿釣
    但並不是所有魚種都對聲音有牴觸行為,甚至有些魚種對聲音很敏感,例如本文主要闡述的一個魚種:梭魚。正是利用了這一點,產生了一種針對梭魚獨特的釣法——拍竿釣法。本文就詳細和大家談一談如何利用拍竿來釣梭魚,那麼,先需要了解以下幾個關鍵問題:為什麼要使用拍竿,為什麼是針對梭魚來使用?拍竿的裝備複雜嗎?使用拍竿釣梭魚有什麼經驗技巧?
  • 紅燒梭魚的家常做法,簡單易學,好吃不貴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做的紅燒梭魚,好吃,簡單,營養價值也很高。〔紅燒梭魚〕:第一步,我們把梭魚的內臟和魚鰓都清洗乾淨,放在一個乾淨的盆裡,把魚身稍微撒點鹽和料酒,用手在梭魚身上揉均勻,讓梭魚入味,醃製五分鐘。
  • 山東煙臺蓬萊海域發生3.8級地震,威海、大連等地有震感
    山東煙臺蓬萊海域發生3.8級地震,威海、大連等地有震感 「齊魯晚報」微信公號 2021-01-06 17:34
  • 遼寧海域驚現大型不明「海獸」,這些海獸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根據有關的專家介紹,這些海獸的特徵在某些地方跟虎鯨有高度的相似,所以目前網絡上的說法這些海獸其實就是虎鯨。事件梳理。根據網絡媒體報導,在遼寧海域發現了一群身份不明的「海獸」。這些海獸大概有5隻左右,有網友發現這群「海獸」後用視頻的方式將「海獸」拍下放到網上引起了熱議,相關專家對此的說法是這些海獸跟虎鯨有較高的相似度。所以認為這些海獸其實是虎鯨。這些海獸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如果這些海獸是虎鯨的話,那麼這些虎鯨出現在這裡。
  • 寧波象山海域發現有毒赤潮!浙江人夜宵愛點的扇貝、海瓜子等海鮮...
    浙江在線記者 應磊 黃鶯這幾天,象山海域海域又發生了赤潮,很多市民開始憂心菜籃子了,一些貝類會不會受到汙染,養殖的貝類是否安全?21日傍晚,記者第一時間獲得寧波海洋與漁業局公布的貝類檢測結果,檢測結果符合國家標準要求。針對這次赤潮,官方回應:赤潮影響較小,捕撈已經停止,貝殼類檢測符合標準。
  • 海浪藍色警報|下周東海、臺灣海峽和南海海域將持續出現較大風浪過程
    海浪藍色警報2020 /12 /18受冷空氣的影響,預計12月18日夜間到19日白天,東海南部、釣魚島附近海域、臺灣以東洋面將出現3到3.5米的大浪區,臺灣海峽、巴士海峽、南海將出現3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區
  • 遼寧大連這四種特產,一個比一個美味,看著就讓人「垂涎欲滴」!
    大連是世界經濟論壇(WEF)夏季達沃斯的常駐舉辦城市,擁有中國最大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所,全球第二大大豆期貨市場。這裡特產種類繁多,今天給大家隨便介紹幾種這裡的特產。一:大連蝦片蝦片是遼寧大連地區的傳統特色加工產品,至今已有50多年的生產加工歷史。
  • 鯔魚開始上市 7塊錢一斤 味道類同梭魚 鮮鮁魚貨量不足 25元一斤
    鯔魚長相很像開春時的梭魚,只是魚頭有所區別,梭魚魚頭是四方形的,鯔魚魚頭尖扁。鮮鮁魚已經很少了,成了海鮮市場的稀罕物,價格也有所上升,又回到25塊錢一斤。牙鮃魚,肚子朝外,還真看不出是養殖的還是野生,35塊錢一斤的價格有點像野生的,小編去的時候,就剩下2條了。
  • 因為這片海域其實是美蘇打造的騙局
    比如說那些在百慕達三角之中失聯的人其實回到了16、17世紀,又或者在十幾年之後突然出現,並且完全沒有變老。這樣的島嶼,的激發了年幼時的我的好奇心,讓我似乎重新回到了大航海時代之前,那個充滿了對遙遠未知海域敬畏與恐懼的時代。我如同那些在航海圖繪製神秘海怪的航海家們興奮地盯著世界地圖尋找著百慕達三角所處的角落。體驗了一把哥倫布和麥哲倫時期對海洋神秘事件的好奇。
  • 大連海洋大學出現疫情?校方回應說了什麼?12月22日大連疫情最新消息
    大連海洋大學出現疫情?校方回應12月22日,網傳大連海洋大學出現新冠疫情。22日,大連海洋大學通過官微回應稱,21日晚,學校接到通知稱暫停所有到校活動,全體教職工22日暫停到校居家辦公,居家期間非必要不得外出。此外,校方稱,希望大家不信謠不傳謠,做好個人防護等候官方通知。大連:非必要不離開大連近日,網傳一份「交通樞紐離連人員管控通知」顯示,從22日起非必要不離連,確需離連人員需持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 2023亞洲杯舉辦場地公布:大連、西安、上海新球場在列
    虎撲1月5日訊 據記者孫德信報導,亞足聯公布了2023年亞洲杯舉辦場館,值得注意的是,大連的承辦場地不是大連一方隊的主場大連市體育中心,而是在梭魚灣要新建一個專業足球場。 ​​​​
  • 以色列成群蝙蝠天上掉落死亡,教徒稱應驗末日預言,專家:凍死的
    英國《每日星報》於當地時間3月26日報導,周六在以色列的拉馬特甘,出現了成群蝙蝠從天上掉落並且離奇死亡的現象。 一向用聖經來「詮釋」異常現象的宗教網站「以色列新聞」(Breaking Israel News)稱,根據聖經描述,這一現象預示著「世界末日」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