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是著眼於腦洞的一期,大概也是普通觀眾最喜歡的一期了吧。畢竟拉丁、古典、民族、現代舞這些舞臺藝術,儘管想要做到「欣賞」二字同樣需要甚至更需要門檻,但是這麼多年的發展到現在,從大眾口味來說就更友善一些,像身形、動作以及故事線的起承轉合之類的東西在觀眾眼裡都比較直觀,而且幾位幫跳嘉賓也是人氣很高的。
但是從舞者的角度來說,這恐怕是最難的一期了。如果說之前讓大家用街舞來排作品是對oldschool舞者的考驗、用battle來比賽是對編舞師的考驗的話,那這一輪就是集體渡劫,有沒有被雷劈死,有沒有別人的雷劈歪了落自己身上,有沒有隊友是個雷神,這都得看造化。
說了這麼多前提,該來看比賽(劃掉)節目了。鑑於本人對於國標舞實在缺乏足夠專業的鑑賞能力,所以這次就不一一解析,只說從街舞的角度上對各自同組兩個作品相較的感覺。
一、正賽部分
1.拉丁,
範範&鴨子+高雪&石磊vs 叶音&王子豪+於雪嬌&李孟舉
這一輪來說,就一上來直接把舞種融合這個事演示的挺明白了。
這一看範範鴨子這組,覺得有一種歌舞劇的既視感,層層遞進,把一個故事講給觀眾看,但是在舞蹈組成上,主要是拉丁、waacking、poppin交替著分別獨立演繹,再到一起做齊舞的這種比較直接的思維模式。
好處是突出了故事線和身份,特點鮮明,並讓範範的國標經歷得以發揮;壞處是各個舞種之間明顯處於一種割裂狀態,缺少了足夠的融合感。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範範和鴨子對國標舞的完成度,在觀眾眼裡這其實是一個挺出力不討好的事兒,因為在齊舞的視角下,你做對了做好了,也並不會比另外兩位大師更突出,反而做不好的時候會格外違和。所以從「融合」這個基於賽制的眼光來看,修樓梯的確更勝一籌。
2. 民族
三兒&仙人+李德戈景vs兔子&阿K+古麗米娜
如果說前面叶音組的「融合」是在作品上的融合,那麼三兒這組就是一個理想中從舞蹈技術上的融合的雛形。把poppin的技術內核嫁接到了蒙古舞的形體中,並輔以breaking的技巧來做配合留下記憶點。
雖然前情提要裡講了學民族舞的事,但是跳下來我真的覺得是古麗米娜學會了HIPHOP…換句話說,就是這個作品,可以說是既有叶音組那樣的跨界協調,又有三兒組那種動作融合,在情緒上殊途同歸,充分發揮了hiphop本身就作為融合舞種的這一長處。
相似的一組動作,用hiphop的感覺來跳,那就是hiphop,用民族舞的感覺來跳,那就是民族舞,就像道家小無相功同樣能夠催動少林七十二絕技,異曲同工。
相對來說,個人感覺AK這邊對情感和氛圍的表達更加到位,在「融合」這個事上的層次也做的更好,儘管可能是hiphop對比poppin的包容性更好這一優勢影響……我把票投給靈魂歌手。
3.街舞
十一&波子+JawnHa vs 小海&JC俊+亮亮
這是跨界程度最小,最少量融合的兩組,看起來簡單,其實基本就是刺刀見紅肉搏戰了。
先說無間道這一組
整段舞故事簡單而明確,動作乾淨利落,用大屏幕來輔助推進劇情的打法算是RMB慣用手段了。但是說起來,小編真的覺得這一組完全可以做的更好。
首先從舞種上來說,波子breaking,十一hiphop出身的urban,JawnHa也算breaking出身,紙上談兵就能看到天然的聯繫。但是實際跳出來,波子幾乎是被孤立的存在,跳著自己不熟悉的風格,看家本領卻少有發揮,更沒有和JawnHa的配合,有些低於預期。
其次既然用到了《無間道》的梗,那單純去講一個臥底的事就顯得單薄了。拿港版《無間道》三部曲來說,人物內心的刻畫、命運弄人以及人性討論等深層次的東西,要比單純的臥底劇情精彩多了。儘管作為一個短時間的舞蹈作品不可能去把那些都刻畫得到位,但是單純的身份設定就難以支撐起這個梗的價值。甚至在我心裏面的預期是最後再來一個反轉,比如十一是劉建明那種角色,幹掉其他臥底試圖洗白最後心裡崩潰什麼的…好吧我想多了。
另外這一邊,三個人都是腦洞旋渦中心的那群人,想出來的東西就豐富了不少。
亮亮的黑暗風果然把開頭這首歌玩出了另類味道。順帶一提,這首歌叫《Laundry》,來自eDit的圈內著名專輯《Crying over Pros for No Reason》,這張專輯的歌因為節拍細容易炸,而且還挺好聽,這麼多年可以說是太常見了,尤其是poppin圈,基本每個popper都會想跳來試試。
這也是我本期最喜歡的一個作品,看完我真是一身雞皮疙瘩,音樂摳的簡直喪心病狂,情緒演技還這麼到位,尤其最後那個…
4.古典
FrankLin&AC+侯騰飛 vs 賴威爾&美子+朱晗。
AF這一組是真的驚豔到了。如果說前面那些組是更偏向於把另一個舞種學會,這一組從舞臺視覺上已經接近了「用其他舞種跳街舞」的感覺。動作大開大合,乾淨瀟灑,把Isolation放到古典舞的身形氣質中去,配合音樂效果奇佳,而且侯騰飛老師真·全能。
另一邊怎麼說呢,朱晗老師真大腿,儼然就是雲海深處,師傅對兩位徒弟的一場指點。
朱晗老師的想法其實沒有錯,想要以更適合街舞比賽的作品來呈現,真實跳下來,兩個女生也確實是用hiphop的技巧更多。
但是朱晗老師的水平真的是肉眼可見的高,高到了難以調和的程度。這種高水平是一把雙刃劍,其實他全程都是在協助兩個女生,幫忙託舉,默默打掃,但是髒活累活幹得太好,不經意的也有了點喧賓奪主的效果, 這種明顯的差距就使得兩個參賽舞者有點尷尬。
5.現代
馬曉龍&穆童+張婭姝 vs Gumball&健嚴+朱潔靜
作為街舞範疇的舞者,馬師的思想用在街舞上是創新和探索,但在現代舞裡就顯得不那麼突出,甚至評價起來要更加嚴苛。之前那個《鳥》,如果真的按現代舞標準來評價,恐怕還遠遠不夠。
當然這並不是說現代舞就更高級,而是每個種類的藝術本身關注點就不是一樣的。
馬師的想法的確獨樹一幟,街舞的發展也需要有更多像馬師一樣去嘗試吃蜘蛛的人,但是就和今天一位知友跟我討論這個事的時候說到的,馬師在這個節目裡的作品,更多的是往構思裡塞人,而不是看材料做菜。
而且整段下來感覺對張婭姝而言基調過於激烈,對穆童而言內容太不友好,有一點兩個人都彆扭的感覺,尤其穆童的poppin基本是廢掉了。的的確確不希望對街舞可能性的探索也落到這個牛角尖裡去。
另一組的《暮光之城》,這個選材真的是,絕了,三個人的氣質簡直完美符合。兩個bboy跳現代舞,這事一想就該是以組合難度技巧為主。
整段舞下來,把狼人的追求、吸血鬼的吸引、女主的轉化、狼人與吸血鬼的戰鬥等等劇情都表現的淋漓盡致。
全程震撼,把breaking的優勢發揮的很充分,這一組的「融合」,沒有強行學舞種,也沒有太細地去拆音樂,但的的確確在這個故事裡面把角色、動作、情緒、技巧和劇情都很好地融在了一起。
可以說細節的處理真的很出色。
對比下來,與小編個人而言,還是更喜歡「看材料做菜」的一邊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