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華武術,揚我少年風採!子龍文武學校在2020年省武術大賽中...

2020-12-27 香城都市報

香城都市報訊(記者陳志茹 實習生周敏)12月14日,2020湖北省傳統武術大賽在武當山特區武當國際武術交流中心舉行,子龍文武學校在比賽中取得佳績。

本次比賽有來自武漢、宜昌、襄陽、十堰等地的60多個代表隊800多名選手參賽。比賽項目有:太極拳、武當二拳一械、南拳、湖北地方傳統拳種及太極器械、單器械、雙器械、軟器械等。比賽歷時三天,終於決出各個比賽項目的優勝者。其中子龍文武學校參賽隊員29人,獲一等獎4人,二等獎10人,三等獎19人,榮獲團體獎第一名。

賽後,子龍文武學校校長陳子龍感慨到,11月26才收到比賽的通知,短短半個月的苦訓,沒想到會取得這麼好的成績。這些都得力於,運動員們放棄周末和法定假日,在學校進行全套套路的反覆練習,教練嚴格進行指導,讓運動員們在動作技術上得到提升。

據了解,子龍文武學校一直都遵循比較科學的訓練方法,嚴格執行學校的訓練計劃和訓練制度,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挑戰極限,讓人體適應高溫和低寒。經歷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人就會輕鬆應對,所以平時的訓練和作息時間都很嚴格,因此才獲得了如此好的成績。

相關焦點

  • 2020年貴州省少年兒童武術套路「雲上」大賽...
    ,在特殊時期,以線上比賽這種特殊的方式,共同舉辦「共享陽光·快樂成長」2020年貴州省少年兒童武術套路「雲上」大賽慶「六一」,旨在「揚傳統、強體魄、抗疫情」。5月24日,省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吳濤在線上宣布「共享陽光·快樂成長」2020年貴州省少年兒童武術套路「雲上」大賽開賽,省婦聯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周培芝在線上向觀眾朋友致辭。5月29日,省體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華平宣布榮獲大賽優秀組織單位名單,全省九個市(州)武術協會獲得優秀組織獎,省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龍麗紅宣布大賽閉幕。
  •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武術精神 ——記樂安中學2020年 「育英杯」武術聯賽
    中華武術,又叫「國術」,是流傳千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深刻的國學文化哲理和思想。它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武術的美,是外在的姿態,更是內在的涵養。「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 神威能奮武,雅儒更知文 」 是每個練武之人的夢想。
  • 傳承少林武術!這所學校從「三間破草房,一片打麥場」起家……
    日前,省教育廳認定河南理工大學等11所高校為首批省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今天,河南省教育廳微信公眾平臺推出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少林武術傳承基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 武術為根、文化為魂、育人為本……武術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今天,小編帶你一起走進河南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感受中華武術的傳承與魅力。
  • 2020閩臺宋江陣民俗文化節暨翔安區青少年武術比賽落幕
    沸騰的現場,被民族魂、海峽魂、武術魂緊緊地牽引著,並隨著現場的一招一式,深深地嵌入人們的心田。  少年意氣,揮斥方遒,翔安區青少年武術大賽繼續描繪少年願景,展現少年賽場「武動」英姿。此次,還有來自36支館、校、社區隊伍的418名選手參加本屆賽事,共同決出各小組獎項及18個全能獎項。  重視傳統,鑄造武魂。少年是國家偉大復興之希望,少年強則國強。
  • 迎「冬奧」:峨眉武術「冰雪節」上展風採
    來自峨眉山市武術協會、武術學校以及戲劇幻城《只有峨眉山》的武術表演者近300人,臺上臺下互動,大展「峨眉武術」風採,為2022年冬季奧運會在北京舉辦宣傳造勢。據了解,峨眉山市是中國三大武術流派之一的峨眉武術發祥地,峨眉武術於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峨眉武術,既是中華武術文化的瑰寶,也是中國體育運動中的一張名片。
  • 《功夫全明星》與中國武術聯賽開啟合作 助力中華武術傳承
    2016年1月9日,由世界武學研究院、世界武術俱樂部聯合會主辦、陽明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2016年中華武術盛典在北京舉行。
  • 首屆論劍天下武術網絡大賽通知
    來自各界武林人士對大賽的祝賀由國際武術協會主辦,功夫易賽平臺承辦,北京中廣雲視傳媒有限公司支持的「首屆論劍天下武術網絡大賽」 將於2020年04月17日隆重開幕。疫情期間呼籲世界各民族人民共同抗擊新冠狀病毒,做到不聚眾多鍛鍊增強免疫力,提高身體素質。
  • 古稀老人一生習武,我要把中華武術精神傳承下去
    古稀老人一生習武,我要把中華武術精神傳承下去 2020-12-09 00:00
  • 中華武術的守望者 劉普雷武術生涯五十年
    祖上曾出過武探花,受家庭影響,他自幼愛好武術,少年時求學於北京北海體育場業餘武術班,師從武打影視巨星李連杰的教練吳彬先生。隨後向北京四民武術社社長、形意拳名家吳子珍先生學習六合拳、形意拳,跟隨擔任過二十九路軍大刀隊教官的傅老先生習練龍虎羅漢拳、擒拿、短兵,同時實踐於拳擊、中國跤、軍用刺殺對抗交流。
  • 2020年全國武術套路網絡大賽15日線上報名
    為弘揚中華武術文化,促進人民健康、堅持線上線下互動,進一步深化體教融合,拓寬競技武術套路後備人才培養渠道,構建富有成效的後備人才培養體系,更好地服務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助力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建設,現舉辦2020年全國武術套路網絡大賽。
  • 武動青春 放飛夢想——華東武術文化節暨2021年元旦迎新匯演
    伴隨著冬日裡的暖陽,我們滿懷著喜悅的心情,華東國際文武學校武術文化節暨2021年元旦迎新匯演如約而至。回顧2020,心潮澎湃,學校在上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團結一心、奮力拼搏、開拓創新,在這一年中又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腳印……此時此刻,我們用自己獨有的方式,歡送2020年的離去,迎接2021的到來。  看,陽光燦爛,那是新年絢麗的色彩。
  •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節目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 霍家拳,迷蹤藝,一部《武傳奇》講述霍元甲的武術救國之路!
    此後,「精武門」尚武之精神便成為了中國武術界的又一個鮮明標籤。而霍元甲、陳真等人物的英雄事跡,更是大大激發了中華兒女的民族自信心和愛國主義熱情。而今,由霍元甲文武學校精武冠軍團隊演繹的大型原創人文主題實景武劇《武傳奇之霍元甲》生動地刻畫了霍元甲為民爭氣,為國雪恥的英雄形象。該劇自2017年5月首演之後,在津灣大劇院駐場演出60餘場,反響強烈。
  • 首屆「中華真功夫」傑出武術人物評選第017號候選人賴寶珊
    2011年,應邀為新疆師範大學龍象太極協會創編龍象太極武舞「瑤池神韻」在新疆、北京、香港、臺灣、等地武術大賽中獲集體銀獎、個人金獎。2012年由中國國際武術文化發展中心,國際武術文化研究院授予《國際武術文化傳播大使》稱號和獎牌;同年參加第一屆新加坡國際武術大賽中授予「國際武術文化傳承人」獎牌,並獲金牌四塊。
  • 專訪崆峒派武術第十二代掌派人陳虎
    對此,記者通過採訪陳虎本人及他的師父王鏢(崆峒武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崆峒武術研究會會長、平涼市崆峒文武學校校長)得知,因80年代一部電影《少林寺》(1982年版)火遍全國,自幼喜愛舞槍弄棒的陳虎把《少林寺》這部電影看了之後,內心倍受鼓舞和振奮,一心要學習武術,夢想著將來自己也要去當武林盟主。時年幼,但他聰穎而刻苦,且有著超人的意志。
  • 發展莆田媽祖文化 弘揚中華武術精神
    溯武術歷史,可謂源遠流長;究武術之內容,堪稱博大精深。幾千年來,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和人類社會環境裡,武術能滋生繁衍,常青不衰,有其自身的存在價值。它不僅是個技藝問題,而且是一種文化現象,是經過千錘百鍊,凝聚而成的一種優秀的傳統文化,它是高層次的科學,高層次的體育。由於武術固有的特點和優勢,他在我國當今開展的全民健身計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國際上,也越來越受世人的青睞.
  • 立明堂:永春拳正宗傳人帶你體驗中華武術
    而家喻戶曉,把中國武術推向世界的李小龍,則是葉問的「封門弟子」。每一年廣東地區都會舉辦多場永春拳的隆重賽事,參賽選手從少年組到成人組不等。 為了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春拳得到更好的推廣和傳承,立明堂將攜手永春拳第五代傳人陳績業老先生,傳授《永春拳》之正宗拳法,即可增強體質,又可防身護己,男女老少學起來毫不費勁卻能事半功倍。
  • 中馬多機構將協力舉辦首屆國際武術文化視頻大賽
    中新社吉隆坡11月30日電 (記者 陳悅)首屆國際武術文化視頻大賽將於12月1日正式啟動。來自世界各地的武術好手將在「雲上」以武會友,展現中華武術的魅力和文化底蘊。主辦方介紹,此項賽事以「文化傳承、武動世界」為主題,邀請世界各國的武術愛好者以團隊形式參賽,拍攝與國際競賽武術、中華傳統武術、散打、中國摔跤等相關的視頻,從而宣傳武術運動,推廣中華武術。主辦方還要求參賽作品開頭應加入參賽團體所在國或地區的標誌性建築、景點或民俗風情,以促進不同國家、地區民眾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
  • 比起中國漸漸淪為花架子的武術技藝,古印度這九大武術一直在傳承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影視的興盛將其中中華武術的部分帶回了人們的視野,人們一邊對其提出渴望和要求,另一方面也總是在批評和爭論,無非就是作為
  • 中國傳統武術,究竟是「花架子」還是「真功夫」?
    這場以個人名義進行的太極和格鬥之間的較量,引發網友關注並引起「傳統武術能不能打」的討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武術,究竟是「花架子」還是「真功夫」?何為武術之要義?它的傳承和發展遇到了怎樣的問題,又需要怎樣的守護?2017年4月21日,將參加2017年度崆峒武術對外交流活動的崆峒文武學校的學員在練功場上進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