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林志玲宣布與日本藝人黑澤良平閃婚後,外界就流傳著志玲姐姐要改名的消息。
因為按照日本的民法,夫妻婚後必須冠以相同的姓氏。雖然這項規定沒有排除「夫隨妻姓」的情況,但絕大多數情況是女方跟隨男方的姓。因此大家猜測林志玲婚後要改名為黑澤志玲。
甚至都出現了「黑澤志玲」的詞條,對應的人物就是林志玲。
面對謠言四起,林志玲近日回應表示:不會改姓氏,名字承載了文化和大家給與的愛,未來也不會有改變。
「黑澤志玲」是林志玲好口碑逆轉的標誌。原本在娛樂圈算得上是好口碑代言的「志玲姐姐」,卻也遭遇了剛一結婚就被詬病的厄運。
現在點開林志玲的微博,我們就能看到評論區有這樣惡臭的留言。
在一些人看來,只因林志玲嫁到日本,她就變得十惡不赦。甚至她最新一條為四川地震祈福的微博下,也被很多網友抨擊。
的確,日本這個國家對於我國來說一直都是特殊的存在,那段侵華的歷史,給我們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每當提起都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民心中深深的恨。
所以當林志玲宣布嫁給日本人的時候,我們很多網友都接受不能。
但中日聯姻的事情並不只發生在林志玲身上,福原愛嫁給臺灣桌球運動員江宏傑依舊獲得了滿滿的祝福。二人後來還一起上了夫妻檔綜藝大秀恩愛,雙方也並未承受如此巨大的輿論壓力。
難道只因為林志玲比福原愛江宏傑更紅嗎?
也不是。
大家能有這樣的態度,一是福原愛和中國的淵源。福原愛不僅是連接中日桌球之間的情感紐帶,更是國與國之間友好的化身。
5歲開始來中國練球,17歲加盟中國乒超聯賽的遼寧隊,教練還是一位前中國桌球選手,「東北話十級」的福原愛在國人心中早就是「半個中國人」了。
第二個原因,也是主要原因,那就是福原愛是嫁到中國來,她是中國媳婦了。
這就好像微博上有人討論一系列張怡寧「吊打」福原愛的段子,如果人物反轉,是福原愛「吊打」張怡寧,那麼這個段子的有趣指數就會斷崖式下跌了。
同樣是中日跨國婚姻,福原愛和林志玲的區別就在於一個是引進來,一個是走出去。可見國籍已經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封建的思想觀念。
在傳統觀念裡,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嫁出去之後再回娘家就是做客了。所以大家會覺得林志玲嫁給日本人,就是外人,而福原愛嫁過來,就是在融入、認同我們。
這樣的思想很傳統落後,但同時也是普遍存在在大眾心理之中的。在高舉「女性獨立」大旗的時代下,女人終究還是逃脫不了被物化的命運。
研究女性主義的上野千鶴子就曾在《厭女》裡寫過,男人只認可男性的成功,他們通過徵服女性來獲得男性世界的認可。當他們不被選擇時,為了避免自我矮化,則要通過矮化選擇他國男人的女人的方式而獲得心理滿足。
因此,我們經常看到,男生和外國女孩談戀愛會被羨慕,女生和外國人談戀愛後則難免受到非議。大家不會承認他們之間的愛情,只會覺得這個女生需要的是更實際的東西……例如籤證、外語、虛榮、金錢、性能力……
而民族無疑是最適合拿來做區隔的標籤。比如之前蔣勁夫和日本女生談戀愛,很多人都覺得是我們國家男人魅力大,收服了日本女人。
後來曝出蔣勁夫打女友,又有人說他做得好,是民族英雄。
試試換個身份立場,一個中國女生和外國人戀愛最後被家暴,又會不會就被說成是活該?
無論是抨擊林志玲,還是讚美福原愛,超越感情本身的評論都只能體現一個人狹隘的三觀。
我曾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博主列了一個邏輯公式,他是為了抨擊個別思想狹隘的人的邏輯的。他分析的基礎是「中國男人娶外國女人是好事,中國女人嫁外國男人是壞事」。
則在這個邏輯下,「中國男人是高於中國女人一等,高於外國男人兩等的物種。於是看到低於自己一等的生物被低於自己兩等的生物娶走了,他們就受不了。」
可以說,林志玲的一份結婚聲明,揭開了狹隘民族主義和新封建男權思想的遮羞布。
林志玲從來沒有被當成一個有獨立意識的人,在男性看來,這樣的尤物應該只屬於我們國家的男人;在女性看來,她就應該和言承旭破鏡重圓,才能圓了一個童話夢。
雖說大家公認林志玲是女神,但自從公布婚訊以來,她就在人們的輿論攻擊中,被推下了神壇,以前有都受捧,現在就有多被踩。
「她居然嫁給日本人不嫁給我!」
「隨便嫁個人都比日本人強!」
「把語音導航怒換成郭德綱!」
這些聽起來可能是一種玩笑,但實際上也暴露出了一件事情。網友只是把她當成一個女性符號,而不是一個人,更不是神。
林志玲這件事也讓我想到了虎撲女神。最近新一期虎撲女神剛剛公布,劉亦菲成為了冠軍,高圓圓依舊是第二名。
但這些「女神」在虎撲男的眼中又是什麼樣的呢?
佟麗婭老公陳思誠不管出沒出軌都一直被叫狗賊。
高圓圓和趙又廷結婚後,廣大宅男集體失戀,嚷著要對趙又廷千刀萬剮「奪妻之仇,不共戴天。」
高圓圓懷孕喜訊曝出後,網友們又如遭到痛擊:「今天還不殺這個狗賊??」
女神嫁人生子了,這些男人的第一反應不是祝福,而是女神被奪走了。「被奪走」的潛在意思是,這些女神並沒有獨立選擇的自由意志,她們只有被奪走或是被留下。
所謂女神,一定程度上就是將女人「非人化」,就是把一個具體的人變成個女性符號。而女性符號可以是任何東西,一雙襪子、一雙腿,因此也就談不上尊重。當這個符號不符合預期時,就進行攻擊和傷害。
當然,這種攻擊除了單純能達到攻擊的效果外,也在向其他女性宣告——「你看,如果不符合男性的期待,就會遭受這樣的攻擊哦」。
是的,所以雖然現在大家都在呼喚女性獨立,不要物化女性,本質上依舊也只是與傳統的、標籤化的女性形象對抗而已。
嫁給有錢的就是拜金嗎?嫁給有權的就是沽名釣譽嗎?嫁給外國人就是崇洋媚外嗎?
女性受到的壓迫並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但如果大家都默認所謂「無害」的調侃,這個問題就永遠都不會解決。女性不是用於交換的物資,女性有選擇自己伴侶的權利和智慧,嫁給外國人≠崇洋媚外。
希望每一個女性在選擇好自己的幸福後,都能得到大家的祝福,而不是可怕的攻擊。
裘裘也想把上野千鶴子的一句話送給廣大隻用下半身思考女神的人:不要成為看到女性符號就能發生反應的人,像巴普洛夫那條聽見鈴聲便流口水的狗。
全平臺發布
丨新浪微博丨新浪看點丨企鵝號丨
丨微信平臺丨百家號丨今日頭條丨
丨網易號丨一點資訊丨大魚號丨搜狐號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