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無處不在,它可以說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它的作用不僅僅是娛樂,還有寄託情感、放鬆身心等等。
一首歌是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在失意時,一首歌能帶給你安慰;在奮鬥時,一首歌能鼓舞你前進。
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一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雲南民歌——《小河淌水》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在深山.」這首空靈動聽的雲南名歌被譽為「東方小夜曲」。
你或許也聽過這首歌,但你可能不知道它源於雲南大理彌渡縣彌祉山鄉。
《小河淌水》誕生於1947年,是當時的雲南大學學生尹宜公在彌渡民歌《放羊調》和《月亮出來亮汪汪》基礎上整理改編填詞而成的。
整首歌中最顯而易見的情感是思念之情,這跟走南闖北的馬幫有關。彌渡密祉文盛街,曾經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
馬幫裡年輕的趕馬哥與彌渡美麗的小阿妹相戀了,可是迫於生計,他們只能選擇離別。
小阿妹對阿哥的思念和愛慕全都在歌聲裡,人們聽歌時仿佛能感受到小阿妹與阿哥相聚時的甜蜜,分別時的悲傷。
《小河淌水》可以說是中國民歌的峰巔之作,在世界樂壇上它與《茉莉花》齊名,它以鋼琴曲、抒情樂、話劇、民間舞蹈等等表演形式,走紅世界。
國內也有不少名家演唱過《小河淌水》,如:張也、李谷一、龔琳娜、騰格爾、譚維維等等。
之前提到《小河流淌》所表達的思念之情打動人心,其實,它這麼受歡迎絕不僅僅是因為歌中蘊藏的情感。
《小河淌水》這首民歌給足了人們想像空間。可以說這是具有「畫面感」的一首歌,聽歌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想像歌中的詩情畫意,這才是這首歌最迷人的地方。
一首歌是有生命力的,《小河淌水》的生命力,讓它被傳唱了半個多世紀,相信無論過去多久,《小河淌水》依然可以在世界的舞臺上發光發亮,也依然可以撥動人們的心弦。
以上圖文由「愛上大理」整理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