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最後一場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和2021年的第一場流星雨——「象限儀座流星雨」已經過去了,相信不少愛好者都出洞並收穫了很多素材。然而,前期拍照一時爽,後期修圖火葬場..面對幾個通宵積攢下來的幾百上千張流星雨素材,要在PS裡一張一張地旋轉、變形再慢慢對齊星點,想想都覺得不是人能幹的事情。另外,如果你底圖接片的範圍比較大,那麼流星雨其實就不是直線了,而是一條條的弧線,這更加增加了調整變形和對齊星點的難度。最讓人崩潰的事情,莫過於你辛辛苦苦花了幾天時間把流星貼了上去,結果被人看了一眼後就回了一句「輻射點沒貼對」.
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比較簡便的解決這個對齊星點和輻射點的問題嗎?下面就和閒人一起學習一下PTGui貼流星大法吧。(以下操作均使用PTGui pro 12,其他版本的PTGui界面略有不同,但操作流程和方法基本一致)
順帶附上雙子座流星期間作品
一、拼接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讓我們把有流星的素材篩選出來並調整好色溫,並做一些加大對比度、提高白色壓低黑色等操作,目的是讓流星和背景分離得更明顯。然後,把流星素材統一轉換成TIF或者JPG文件保存好。接著打開PTGui,按常規流程拼接底圖並輸出,輸出底圖後記得先保存一下項目。
二、加載流星素材並添加控制點
底圖輸出後,不要關閉這個項目,直接點「添加更多影像」,加載流星素材。
建議按天區的構圖分批加載,相同天區的流星素材可以同一批加載。
加載完成後,點擊左邊的「控制點」選項,手動添加流星素材與底圖的控制點。注意,此時千萬不要點擊「對齊影像」!千萬不要點擊「對齊影像」!千萬不要點擊「對齊影像」!重要的話說三遍,一旦你點擊了「對齊影像」軟體就會重新調整投影並重新拼接,導致後期無法對齊星點。
由於我這次拍底圖和抓流星用的是不同焦距的鏡頭,所以在添加控制點對齊星點的時候會比較麻煩。這時候,第一張流星素材的控制點的添加就十分關鍵了,這一張素材的控制點加對了,整個貼流星的工作就成功了一半了。
由於這次底圖的構圖是以獵戶座為中心的,所以控制點的添加我首先選擇了獵戶座的幾顆亮星。讓我們把底圖第一張有基本完整的獵戶座的相片放在左邊,把第一張流星素材放在右邊,然後手動在獵戶座的幾顆亮星上添加控制點。
這裡有個小技巧:我們先把滑鼠移到左邊準備添加控制點的亮星附近後,按滑鼠的中鍵,圖像就會自動以滑鼠的位置為中心放大到100%,左鍵點擊亮星後再按一次中鍵,圖像又會縮小到適應屏幕。接著滑鼠移到右邊圖像對應的亮星附近,按一下中鍵,圖像又會以這個位置為中心放大到100%,左鍵點擊相應的亮星後再按一次中鍵返回圖像縮小的狀態。
基本上,對於焦距不同的圖像,你添加了4~5個控制點後再繼續添加控制點時,軟體就會自動幫你引導到對應的位置附近,方便你精確添加控制點。
接著,我們在左邊窗口打開底圖中第二張有獵戶座的圖像。我們用同樣的方法給這兩張圖像也添加上5~6個控制點。
如法炮製底圖中其他圖像與第一張流星素材的控制點。第一張流星素材添加的控制點越多,最後貼的流星準確度就越高。
接著,在左邊的窗口打開第二張流星素材圖像。用同樣的操作方法給兩張流星素材之間添加控制點。由於這是用同一個焦距拍的相片,添加控制點就容易很多了。基本上從第三個控制點開始,軟體就能自動引導你到相對應的星點附近了。
以此類推給所有其他素材與第一張流星素材添加上3~5個控制點。
三、添加遮罩(蒙版)摳流星
添加完控制點後,點擊左邊的「遮罩」(PTGui pro 12以前的版本是「蒙版」),在左邊窗口打開第一張流星素材。先用紅色將整個圖像塗滿,再把流星部分用綠色塗上。這一步的遮罩不用很準確,把流星覆蓋完就行,後面還要進入PS用蒙版精確調整的。
以此類推,把所有的流星素材都做好遮罩。接著,點擊左邊的「工程助理」,點擊「運行優化器」(或者點擊左邊的「優化」然後點擊「運行優化程序」)。
出現下面這個提示的話,說明控制點的添加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了。
此時,從圖像預覽中應該能看到流星已經被對齊了。
輸出有流星雨的TIF文件,這樣我們就完成了貼流星並對齊星點的一大半工作了。
四、PS中精細處理流星
在PS中把底圖打開,然後進行簡單調色,接著打開貼有流星的TIF文件,並將這個圖像拖到底圖的上面。選定兩個圖層,然後選擇「編輯」-「自動對齊圖層」,將兩個圖層對齊。
將流星雨圖層混合模式改為「變亮」,然後用ACR插件或者曲線等工具將流星雨的星空背景壓暗一些,添加一個蒙版,用畫筆工具或橡皮擦工具仔細把流星擦出來。對於那些明顯的群外野流星,在這一步裡也可以直接用蒙版遮蓋起來。
這樣,貼流星的整個過程就完成了。我們可以看到,由於接片投影的原因,其實流星的軌跡是一條條弧線。
底圖原圖及後期貼流星的對比
(本期所有圖、文以及素材均來自閒人,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或「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