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組新第6回日展作品(二)

2021-02-18 美展國藝創作院

以振興日本美術為目的--日展應運而生!

日本長期奉行閉關鎖國之策,隨著江戶時代的終結,日本逐漸打開國門,開始與國外進行交流。與此同時,歐美各國高速發達的文化也令日本為之震驚,為了能與歐美國家並駕齊驅,日本需要發展工業,同時也急需提高藝術文化水平。

1903年,當時擔任駐奧地利公使的牧野信昭親眼目睹了海外文化狀況,熱情地向到訪維也納的文部官員講述了公開舉行展覽會的重要性。在法國,從1667年路易十四統治時期開始,通過沙龍舉辦的鑑賞會逐漸發展成為了公開展覽會,這對法國藝術水平的提高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畑中那智子 「流転」 175×216cm

牧野的夢想是把日本的藝術水平提高到更高層次。他曾說過:「作為文明之國,日本也應該舉辦公開展覽會,培養能夠引領世界,令人引以為傲的藝術文化。」

就在1906年,牧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擔任文部大臣後,牧野決定公開舉辦展覽會,完成自己多年夙願。1907年,第一屆文部省美術展覽會(簡稱文展)隆重舉行。此後,在文展的基礎上,隨著時代的發展,先後更名為「帝展」「新文展」「日展」。一直引領著日本美術界,已經走過了110年的漫長歷史。

東 俊行 「那智―炎立つ―」 219×169cm

日展最初有日本畫、西洋畫、雕塑三部分組成。從1927年第8屆帝展開始,增加了工藝美術部分,從1948年第4屆日展開始,又增加了書法的部分。此後,日展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綜合美術展。

1958年,作為一個民間組織,社團法人日展成立,並舉辦了第一屆日展。1969年,本組織進行了進一步重組。

2012年,本組織獲得了內閤府的認證,成為公益社團法人,並將名稱改為「公益社團法人日展」。

2014年,本組織進行了結構重組,並舉辦了重組後的第一屆日展。

林 秀樹 「河畔」 162×227cm

制定了美術審查委員會官制,在此制度的基礎上,文部省舉辦了第一屆美術展覽會(文展),下設第1部(日本畫)、第2部(西洋畫)、第3部(雕塑)三個部門,並一直持續到1918年的第12屆文展。在此期間,在第6、第7界的文展上,第1部分為第1、第2兩科制。

新制定了帝國藝術學院的規則,並舉行了第一屆帝國藝術學院藝術展覽(帝國展覽),該展覽(1923年發生關東大地震未舉辦)一直持續到1939年的第15屆帝國展覽。在此期間,第4部分(藝術和工藝)於1932年成立,於此同時在第2部分中添加了創意版畫。

制定了新的帝國美術學院官制,隨著日本畫、雕刻(木雕)及美術工藝的重組,1936年春舉辦了第一屆帝國美術學院展覽,但只舉辦了一次就停辦了,原本次年要舉辦的西洋畫、雕塑、工藝美術等展覽也沒有舉辦。

新制定了帝國藝術學院的規則,並舉行了第一屆帝國藝術學院藝術展覽(帝國展覽),該展覽(1923年發生關東大地震未舉辦)一直持續到1939年的第15屆帝國展覽。在此期間,第4部分(藝術和工藝)於1932年成立,於此同時在第2部分中添加了創意版畫。

建立了新的帝國美術學院官制,並舉辦了第一屆文部省美術展覽會(新文展),並且該展覽一直持續到1943年的第6屆(新)文展(慶祝紀元2600舉辦的美術展覽會的年份除外)。1944年,根據美術展覽會處理綱要,禁止公開舉辦美術展覽,但文部省主辦了戰時特別美術展覽會。

文部省舉辦了第一屆日本美術展覽會(日展),展覽會由4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日本畫)、第二部分(西洋畫)、第三部分(雕塑)、第4部分(工藝美術)。第二屆「日展 "於同年秋季舉行,此後,每年舉行一次,直到1957年的第13屆 。

在此期間,帝國藝術學院於1947年更名為日本藝術學院。

日本藝術學院主辦了第4屆日展,並將過去的4科制改為5科制(新增第5科書法)。

1949年日本藝術學院頒布了的新法令,同年,由日本藝術學院的志願者組織的日展管理協會成立,第5屆到第十三屆的日展,由日本藝術學院和日展管理協會共同主辦。

日展從日本藝術學院分離出來,於1958年4月26日註冊為法人社團。作為一個完全獨立的組織,舉辦了第一屆日展,並一直持續到1968年(第11屆日展)。

在進行選舉董事會時,將展覽名稱改為 「重組日展」,並舉辦了第1屆改組日本美術展覽會。第二年,即1970年,「重組日展」再次改回「日展」,並舉辦了第2屆日展,一直持續到2013年(第45屆日展)。

伴隨著公益法人社團制度改革,日展被內閤府認定為公益法人社團,並於2012年4月1日以「公益團體法人日展」之名開始了新的徵程。

隨著組織改革,日展改為「改組新日展」,並以新名稱舉辦了第一屆 「新改組日展」。

為了慶祝日展成立112年(自1907年舉辦首屆文展開始),舉辦了第6屆 「新改組日展」。

岸野圭作「朱夏」 174×174cm

北川由希恵 「時を刻む蘇鉄」 194×194cm

北村恵美子 「千の風のゆくえ」 180×210cm

木村卓央 「老」 162×119cm

木村光宏 「浮沈」 182×183cm

工藤 彩 「春を待つ」 182×227cm

國井たか子 「しじま」 210×172cm

久米伴香 「清聲」 227×182cm

桑野むつ子 「露草」 229×171cm

坂根克介 「觀世音菩薩」 230×180cm

坂本幸重 「春どなり」 116×162cm

櫻井伸浩 「季節の隙間」 182×227cm

佐々木 曜 「花咲く日」 173×212cm

佐藤 淳 「宮殿にて(インディアナ・マハラーナパレス懐古)」 228×173cm

佐藤俊介 「晝の月」 192×192cm

佐藤和歌子 「鵺」 227×182cm

澤野慎平 「微睡む」 200×200cm

士農 力 「The River-London」 182×227cm

城野奈英子 「刻」 182×227cm

鈴木 彰 「靜寂」 162×130cm

鈴木竹柏 「晨」 46×53cm

高増暁子 「大坪の裡」 162×203cm

瀧川眞人 「刻」 220×160cm

竹內恵利子 「白い鳩」 205×170cm

竹內昌二  「軌跡」 194×194cm

田島奈須美 「月の妖精」 240×180cm

谷川將樹 「曲線美」 227×162cm

土屋禮一 「海の哲人」 185×180cm

手塚恆治 「五月の空へ」 210×150cm

寺島節朗 「想」 203×203cm

土岐佳子 「海の記憶」 194×194cm

戸田淳也 「嚇怒の痕跡」 180×210cm

戸田博子 「懐」 206×174cm

仲島昭廣 「武蔵野陵」 180×180cm

中出信昭 「濤」 220×164cm

中村賢次 「風神」 194×194cm

中村 眞 「鶏頂山と古賀志山」 146×195cm

 松崎良太 「桜島」 170×223cm

松永 敏 「遊戱の間」 198×198cm

丸山 勉 「水景図1」 180×225cm

 三谷佳典 「內緒の手紙」 162×227cm

南 聡 「日々」 182×228cm

水野 收 「好日」 196×183cm

三輪晃久 「荒ぶる」 94×144cm

三輪敦子 「希望(義経)」 174×111cm

村居正之 「スニオン岬」 175×225cm

村林典博 「サイクル」 195×195cm

森脇正人 「漂泊」 204×184cm

諸星美喜 「おいて」 182×227cm

安田敦夫 「おのおの」 179×222cm

山內登喜雄 「木から火へ」 182×227cm

 山下保子 「追憶」 200×170cm

 山田 毅 「夕まづめ」 150×225cm

山本 隆 「クスノキ棲む」 203×183cm

行近壯之助 「雷音」 228×161cm

由裡本 出 「沙羅の樹」 170×228cm

山下邦雄 「北へ」 160×130cm

吉村年代 「ボルゾイ」 130×162cm

米谷清和 「春の匂ひ」 181×227cm

米田 実 「縹渺の化神」 180×230cm

渡辺信喜 「青い沼」 175×215cm

能島千明 「人・人・人」 180×210cm

能島浜江 「せんにん」 219×164cm

野田夕希 「鳥」 182×227cm

野原都久馬 「群像」 227×162cm

袴田規知代 「SAHARA」 220×140cm

橋本弘安 「無垢のころ」 195×145cm

橋本正弘 「秋気(扉)」 162×130cm

長谷川雅也 「蟬しぐれ」 182×227cm

長谷川喜久 「緑葉に白く差す」 163×228cm

-END-

今天創作院小美就分享到這裡啦

我們下期見

↓ 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說出自己的看法哦 ↓

~ ^o^ ~ 

歡迎轉發

(聲明:圖文來源網絡,僅供分享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請聯繫微信ysbj159 謝謝合作!)

更多資訊請識別以下二維碼

相關焦點

  • 改組新第6回日展作品(一)
    1907年,第一屆文部省美術展覽會(簡稱文展)隆重舉行。此後,在文展的基礎上,隨著時代的發展,先後更名為「帝展」「新文展」「日展」。一直引領著日本美術界,已經走過了110年的漫長歷史。日展最初有日本畫、西洋畫、雕塑三部分組成。從1927年第8屆帝展開始,增加了工藝美術部分,從1948年第4屆日展開始,又增加了書法的部分。此後,日展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綜合美術展。
  • 辛丑迎春—— 「又日新」藏周昔非作品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選自中國儒家經典——《禮記·大學》,該章為《大學》的第三章,意思是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從勤於省身和動態的角度來強調及時反省和不斷革新,加強思想革命化的問題關鍵。
  • 新花果圖卷——王大志作品展即將在臺北新藝術博覽會舉辦
    新花果圖卷——王大志作品展即將在臺北新藝術博覽會舉辦 丨 第 044期
  • 展訊|新年新筆新硯邊——範炳南師生作品展第五回
    新年新筆新硯邊範炳南師生作品展第五回參展畫家:範炳南 王戰凌 李宏平 支健 張迪展覽時間: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月6日開幕時間:2020年12月31日早上9:30主辦:西安中國畫院承辦:西安中國畫院當代水墨研究院協辦:藝渡.小陝畫館策展人:王犇
  • 東莞6件作品入選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美術作品展
    近日,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美術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展。本次展覽入選的196件作品,匯聚了近三年來全省美術書法創作的佳作,可以說是廣東省中青年美術書法作者創作水平的一個「觀景臺」。
  • 「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年度壓軸大展即將啟幕
    河山千萬裡 回首望長安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開幕時間:2020年12月25日15:00由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支持,中國美術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主辦的「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將於2020年12月25日15:00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隆重開幕。
  • 李建勳 作品展
    展覽將持續到2016年04月29日。現場將呈現李建勳從2011年始至2015年完成的四個作品系列《積墨園》、《舍》、《退途》以及《半畝青綠》。作品用靜謐溫和的水彩風景形式展開,以景寄情,將個人生活過的情景、記憶、碎片、情感投射在作品之中。本次展覽依舊延續了李建勳式的優美和完整,觀者將在四個系列中體會存於他記憶中四季更迭、晝夜時辰延續的種種微妙情景。
  • 【國展聚焦】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 獲獎優秀作品欣賞(先睹為快!)
    大冶市政協委員、大冶市第一、二屆十大文化名人。其作品入展中國美術館《荊楚墨象》;榮獲第五屆湖北省政府黃鶴獎書法創作獎、湖北省六屆書展一等獎、湖北省第七屆書展一等獎、湖北省第十二屆、第十四屆楚天群星獎書法銀獎、「屈原杯」國際書法大賽一等獎、「清風墨韻」一等獎、「世界華人頌炎帝」一等獎和書法報年度佳作金獎等。十一屆國展以小楷作品《蘇東坡文•前後赤壁賦》參賽,獲優秀作品獎。
  • 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準備展作品在深圳展出
    參展作品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軒慧 通訊員李絲雨攝影報導)近日,2021年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準備展:「圍屋之變:各自為藝 共同生活——參展藝術家聯合個展」在深圳星河國風藝術館開幕,同期舉辦新聞發布會與藝術創作對話會。
  • 第10期微童話大賽獲獎作品展
    本次大賽入圍作品共84篇,6分及6分以上的作品共計17篇(10分為滿),經過最終的角逐選出8篇獲獎作品,其餘未獲獎作品有個別作品文筆非常之好,只遺憾在情節稍平淡。很多作品只凸顯了「孤獨」和「強大」其中一個主題,更多作品二者均未凸顯。如果覺得同時凸顯兩個主題較困難,其實可以設置兩個角色,一個承載「孤獨」主題,一個承載「強大」主題,但入圍作品中只有極少數作者是這樣做的。
  • 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北京創作中心第11期駐館藝術家作品展
    本次作品展由今年駐館的4名韓國藝術家和2名中國藝術家參與,展示期間的工作成果。還有我想這6個月期間與駐館藝術家一起入駐的2名中國策展人,在與駐館藝術家們交流的過程中將他們的研究主題進行了更廣泛的擴展。
  • 悅心臻善——陳志毅建築題材水彩作品展
    ·1999年水彩作品《女人體》發表於中國美術家協會主編專業雜誌《中國水彩》第8期。    ·2003年水彩作品《基石的格律》入選《美好生活· 幸福未來》—2003廣東省美術、書法、攝影聯合展。    · 2004年5月水彩作品《嶺南瑰寶之六》入選廣東省第三屆水彩展。
  • 展訊丨師承與道蔡嘉勵師生第六回國畫作品展
    國際美術城美術館二層師承與布道——蔡嘉勵師生國畫作品展•第六回文/趙文宇 蔡嘉勵,三秦畫壇卓犖者,先生自幼受祖輩影響,酷愛繪畫。作品屢次參加國內大展,並多次獲獎,多幅作品為圖書館、單位和有識之士收藏。現為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西安中國畫院畫家,陝西省山水畫研究會理事。陝西省漢中市勉縣人。
  • 高群等6位女畫家迎春作品展正在臨沂舉行
    畫展共展出臨沂女畫家高群、張琳珠、高楊、李豔豔、王豔、惠慧等6人近作50幅,其中高群作品25幅。26日下午,現場幾位參觀者表示,這個畫展看起來比較過癮,尤其是高群的作品數量多,水平高,能這麼集中地欣賞到這位女畫家的作品,難能可貴。有位畫家稱,「高群的近期作品,風格變化不小,工筆加點小寫意,使得作品的境界有了升華。高群是值得期待的。」       據悉, 畫展由盧萍萍擔當策展人,初敬業擔當學術主持。       展覽將持續到本月30日。
  • 父親的禮物——劉大嗨作品展
    展覽主題:父親的禮物--劉大嗨作品展藝術總監:銀小賓策劃:劉家慧出品人:胡喆藝術家:劉大嗨主辦單位:武漢市大家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單位:東湖177展覽時間:2019年10月2日至10月5日展覽地點:武漢大李文創村媒體支持:藝美視界網、武漢電視臺、
  • 藝境—中國畫名家作品展
    2016年10月28日在大千畫廊舉辦了「點秋香」五人畫展 。2017年元月參加了由文化部《藝術市場》惠風畫院舉辦的第三屆畫院展,並被聘為惠風畫院畫家。 2017年5月6日參加了在泰文樓美術館舉行的「承古覓真」榮寶齋畫院名家工作室師生聯展。
  • 白蒂、蔡傑、封治國作品「新學院主義|全國70後油畫學術邀請展...
    主要參展2019年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作品展/中華藝術宮2019年 大路西行——中國油畫作品展/甘肅省博物館2018年 視界——2018中國當代女性藝術研究展/炎黃藝術館2017年 與世界級小提琴家Yuer Revich跨界合作/維也納藝術論壇美術館2017年 中國油畫院十周年特展/
  • 祝賀入展《第十三屆上海市攝影藝術展覽》的女攝影師暨獲獎作品展
    作品分別入選2017、2019和2021年上海市攝影藝術展;2020年北京國際攝影周中國女攝影家協會作品展;上海改革開放40年2018上海國際攝影節入選;2017、2019和2020年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展入展。2019年12月15日的南極洲,一片靜謐而神奇的土地。瞬息萬變的氣候,演繹著無限。當郵輪緩緩駛入南極,靜美的風景不斷映入視線。
  • 首屆全國陶瓷藝術作品在線展「第6輯」陳利、申彬作品
    作品曾參加第二屆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第三屆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非遺進清華成果匯報展、第37屆美國羅列藝術節;作品獲得第十屆全國陶瓷評比金獎、湖南省工藝美術金獎;2017年9月至11月,「薄施淡染—陳揚龍醴陵釉下五彩技藝傳承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5件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2018年5月被文化部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
  • 版畫之巔 —中國當代版畫大家邀請展作品欣賞
    其中,1996年銅版畫作品《亞細亞之光》獲日本·高知·第三屆國際版畫三年展特別獎暨高知市獎、《穆斯林》獲日本版畫家協會大展一等獎、《坐著的維吾爾族老人》獲東京都美術館·37回展東京都知事獎;《歷史的超越―跨越塔克拉瑪幹》獲波蘭克拉科夫國際版畫展特別獎等,為我國銅版畫作品自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以來至新世紀在境外國際版畫展覽中獲得的最高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