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相撲選手因新冠去世:收入高的他們,為何大多短命?

2020-12-23 世界華人周刊

近日,日本一位年僅28歲的相撲手勝武士(本名末武清孝)因感染新冠肺炎致多個器官衰竭死亡。

▲ 相撲比賽中的勝武士(左)

據悉,勝武士自身患有糖尿病,從4月4日發熱超過38度後便開始尋求醫療援助,申請檢測。

可直至4月8日才找到願意接收他的醫院,獲得檢測資格。

4月10日,正式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在隨後近一個月的時間內,勝武士病情持續惡化,終究未能逃離死神的魔掌,生命永遠停留在了2020年5月13日。

▲ 主持相撲活動勝武士

這是日本首位因新冠肺炎離世的相撲遠動員,也是日本因新冠肺炎離世的患者中最年輕的一位。

不少日本網友感嘆病毒的可怕,連意志頑強的相撲運動員都未能倖免。然而也有聲音開始關注這一群體的健康隱憂。

有數據顯示,日本相撲的平均壽命不足57歲,對於長壽國家日本而言,實屬短壽群體。然而即便如此,相撲依舊是無數日本人嚮往的職業,深受日本文化所追捧。

1、日本相撲:一項古老的運動

相撲作為日本的國技,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其起源可追溯到日本神話時代。日本《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都記載過有關「比力氣」的故事傳說。

▲ 《日本書紀》中野見宿彌和當麻蹶宿在天皇面前進行比賽

相撲最初在日本的風行並非是出於競技目的,而是一種儀式。

在日本彌生時代(約公元前300年-公元300年),各地會以相撲競技爭勝負的方式來佔卜一年的農作物收穫情況,祈禱五穀豐登,多子多福。

進入奈良平安時代後,相撲成為了一種供天皇和大臣們觀賞的宮廷儀式。每年7月朝廷會舉辦「相撲節會」,命令近40名強者參與「御覽相撲」。這一時期,相撲逐漸擯棄了拳打腳踢等粗暴行為,規則日漸完善,逐步側重於技巧和力量的較量。

相撲真正在日本走向民間,成為全民追捧的競技運動是在江戶時代之後,京都、大阪等地都紛紛開始定期舉辦大型相撲比賽,相撲力士人氣暴漲,風靡一時。

時至今日,相撲已經成為了極具日本特色的一項國民運動,不僅彰顯了日本的禮儀文化,更貫穿著苦練修行、好勝求強、又剛又忍等民族精神。

所以,儘管相撲手看上去體態肥壯,造型滑稽,但在日本人心中,他們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備受尊崇。

部分日本家長會將自己的孩子送到相撲館接受訓練,希望他們能磨練意志,或是走上相撲手這條艱苦但出彩的人生路。

然而,在日本,若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相撲手,除了與生俱來的身體天賦外,還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2、等級森嚴的相撲圈

相撲運動員之間具有嚴格的等級劃分,按照每年比賽的勝負情況從上到下依次被分為10級:橫崗、大關、關肋、小結、前頭、十兩、幕下、三段、序二段、序之口。

其中最高等級的橫崗,一年之內名額不會超過4個,相撲手必須以大關的身份在比賽中連續獲得2次以上的勝利才有機會獲得該頭銜。

橫崗作為相撲的最高等級,在日本待遇超級優厚,月薪可達280萬日元(約18.5萬人民幣),外加贊助費、差旅補助等,一年的收入可輕鬆超過4000萬日元(約260萬人民幣)。且其他等級的相撲手若連續輸掉比賽會被降級處理,而橫崗是十個等級中唯一不會被降級的。

第65代橫崗貴乃花曾獲得過1.3億日元(約800萬人民幣)的獎金,打破了相撲貢獻獎的記錄。

如果橫崗受年齡增長、體能下降等因素的影響,連續輸掉比賽,依然可以保留等級,只是得宣布退役。退役後,還能得到高達1億日元(約660萬人民幣)的退休金,妥妥的人生贏家。

68代橫崗朝青龍在退役後還擁有了一家自己的銀行,其收入豐厚程度可想而知。

▲ 朝青龍

除了頂級的橫崗之外,在十兩之前的等級都有很好的工資收入,而十兩之下的等級只能算學員,不僅沒有工資,部分食宿費還得自理。

如果你打定主意想成為一名相撲手,不僅需要在15歲的年紀便放棄學業,進入相撲部屋接受專業學習和軍事化管理,還得隨時做好被淘汰或被欺凌的心理準備。

在相撲這個圈子裡,強調的不是人人平等,而是為升級而努力。

相撲手們每天在一起鍛鍊、生活需要嚴格遵循等級,越是厲害的相撲手,享受的各項待遇越高,甚至連吃飯、上廁所都可以優先。

在培養相撲手的專業相撲部屋裡,每日凌晨六點,當等級高的相撲手還在睡覺的時候,等級低的相撲手已經自覺開始打掃訓練場館準備訓練了。

等到8點左右,高等級的相撲手會陸續進入訓練場,並挑選低等級的選手進行練習。在實力不對等的情況下,實力弱的一方面對打壓不能抱怨,只要高等級選手還想繼續挑戰,另一方就必須無條件服從。

在這樣「恃強凌弱」的環境下,刺激著相撲手提升和變強的欲望,也讓他們學會隱忍和不放棄。

別看相撲手個個體塊肥大,他們身體訓練的要求相當高,推、摔、絆、拉都小菜,一字馬也不在話下。多達一百多項的相撲技巧不僅需要相撲手反覆練習,還需要沉著思考,於賽場上靈活運用。

每一個看似風光的頂級相撲手背後,都經歷了不少關於成長和蛻變的艱辛。

3、相撲手的力量背後:別無選擇的暴飲暴食

因為相撲運動並沒有重量級的限制,越重的選手越有力量,所以相撲手全都是大胖子,平均體重在300斤左右,最重的相撲手甚至能達到500斤。據悉,著名的橫崗曙太郎身高2.03米,體重400多斤。

▲ 相撲手的身高體重沒有上限,但身高下限是1.75米,體重下限是150斤

為了迅速增加體重,相撲手必須靠大量進食來讓脂肪堆積,然後通過艱苦的鍛鍊將贅肉轉化為肌肉。

有統計數據顯示,相撲手平均每天要攝入18500~19000卡的能量,是普通成年女性日攝入量的10倍。

在別人管住嘴,邁開腿拼命減肥的時候,相撲手們恰恰反其道而行——張開嘴,收住腿。

他們通常一日只吃兩頓主餐——午餐和晚餐。力士火鍋是相撲手們的增重良方。

▲ 力士火鍋是將雞、魚、豆製品、蔬菜、麵條、大米等放到一個大鍋內燉煮的大分量火鍋

此外還有奶油蛋糕、漢堡一類的高熱量零食,供相撲手們臨時加餐。

每次用餐時,相撲手們都要用盡全力的往肚子裡填充食物,大吃特吃,不僅要吃到飽,還要吃到撐,以此儲存更多的熱量。這對於普通人而言絕對是難以承受的進食要求。

吃完飯後,他們緊接著又要進入增肥的第二項準備——倒頭大睡。

普通人往往有餐後散步消食的習慣,然而相撲手卻希望自己能儘快進入深度睡眠,減少消耗,加速囤肉。

由於身體負擔過重,不少相撲手還得戴著氧氣面罩入睡,輔助呼吸,保證睡眠質量。

長此以往,雖然相撲手們的體重蹭蹭蹭上去了,但身體卻因不堪重負而問題多多。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都可能對相撲手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脅,這也是相撲群體短壽的一大原因所在。

相撲手們在暴飲暴食和比賽壓力的雙重高壓之下,職業生涯平均只有15年左右,很多選手到30歲就已經傷病滿身,進入職業生涯尾聲了。

▲ 退役相撲手斷髮儀式

儘管如此,依然有不少相撲手篤定地將最好的青春留在了訓練場和賽場,不顧健康隱憂奮力追求比賽勝利,追求內心的強大與人生瞬間的綻放。

日本第69代橫崗白鵬極度痴迷相撲運動,先後用6年的時間一步步走到了相撲等級的頂峰,創下多項相撲比賽記錄。此外他還積極關注社會公益事業,在福島核電站發生洩漏事故後,自發前往災區表演比賽,成為了日本民眾心中的超級偶像。

白鵬認為橫崗既是相撲手追求的巔峰,也意味著更大的責任。越是受人認可,越要刻苦奮進,挑戰自我。

也許正是相撲手身上這份隱忍頑強和永不服輸的精神深深契合了日本文化對於生命的理解:如同櫻花一般,即使花期短暫,也要完美綻放,在瞬間的榮耀中獲得永恆的價值。

在相撲廣受日本民眾尊崇和其艱辛成長之路背後,暗藏著的是一個民族的複雜信仰。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餘葉子

責任編輯:華小妹

相關焦點

  • 相撲選手在日本地位多高,為什麼那麼多漂亮女性嫁給相撲選手?
    每個國家都有特色的運動,在日本相撲就是一項廣受民眾喜歡的運動。同時相撲運動員的福利與地位都比較高,很多漂亮的日本女性都喜歡嫁給相撲選手。幕內相撲選手等級從高到低分別是橫綱、大關、關脅、小結、前頭。再次就是十兩、幕下、三段、序二段、序之口,這些等級的相撲選手就不能稱之為幕內力士了。相撲選手的職業年齡大約在18到35歲之間,為了保持體型上的優勢,相撲選手需要吃大量的食物。
  • 日媒:死於新冠的日本相撲選手患有糖尿病 發燒多日無醫院接收
    新華社東京5月13日電(記者王子江)日本媒體13日報導,當天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的相撲選手勝武士生前患有糖尿病,但他的去世與發燒多日沒有得到及時救治有很大關係,他從發燒到確診竟然隔了6天。4月9日,他病情惡化,被轉移到另外一家大學的醫院,4月10日新的檢測結果顯示,他感染了新冠病毒。4月19日,勝武士病情繼續惡化,被轉至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但最終未能脫離危險。13日早上,他因多臟器衰竭去世,成為日本第一位20-30歲年齡段的遇難者。
  • 為何日本那麼多漂亮的女明星,都願意嫁給相撲選手?
    相撲是古代時候的中國傳播過去的,而棒球是西方地區傳來的,這兩個運動成為了日本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尤其是相撲,幾乎每天,全國上下多多少少都會辦超過100多次的相撲比賽,每一次都是票售空,座位滿員,沒有哪一場有座位是空出來的。如此可見相撲在日本的地位有多高。
  • 日本相撲選手的魅力在哪,為何都能惹得日本姑娘滿心歡喜?
    日本的相撲,就是由兩名大力士裸露著上身,互相角力,但是這個大力士的樣貌,在我們眼裡可能並不怎麼美觀,日本對相撲選手是有體重要求的,即便是再普通的相撲選手,體重都能夠有300斤左右,再加上穿著大多都只有一條毛巾裹住隱私部位,這要是放在我們國家,也可能會被人排斥吧,但是在相撲的世界裡,觀眾大多以雄壯為美,日本的姑娘也不例外。
  • 日本相撲選手不為人知的一面
    相撲是日本的國粹,是日本人特別喜歡的一項傳統體育運動,出類拔萃的相撲手像影視明星一樣受到日本國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愛和崇拜,成為聞名的風雲人物。相撲選手有不菲的工資收入,調查顯示日本相撲選手每月的薪水情況為:橫綱282萬日元(約合RMB19.56萬元),大關235萬日元(約合RMB17.36萬元),關脅17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56萬元),小結1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
  • 日本女明星真的都很想嫁給相撲選手嗎?
    比如說,你真的能說出幾個嫁給相撲選手的女明星嗎?首先,從基本的禮貌來講,「有地位,有錢,死得早」本身就是很不尊重人的說法,這真的是把人當成用完即棄的提款機了?相撲作為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體育運動,其中的傑出運動員取得的地位和收入,是通過頑強不懈的拼搏日積月累,一場一場比賽拼下來的。
  • 相撲選手的嬌妻個個都貌美如花,日本美女為何如此熱衷嫁相撲選手?
    而在日本,有一種職業就完全沒有這種顧慮。它就是——相撲。在報姐印象中,報姐知道名字的為數不多的幾個相撲選手都娶了貌美如花的美女做妻子。貴乃花是日本相撲歷史上的第65代橫綱,也是一個很有特色的相撲選手。他比賽從來不是一味蠻幹,有自己的一套相撲哲學思想。1992年,貴乃花和日本當紅女星宮澤理惠訂婚的消息轟動全日本。
  • 為什麼日本相撲選手老婆都那麼美?
    其實這是日本的國情導致的相撲是日本的「國技」相撲選手的社會地位特別高他們到哪兒都是國民偶像的待遇動不動還能見個首相、天皇啥的怎麼好像我們國家的桌球選手也沒見社會地位比其他運動選手高多少除了社會地位高相撲選手只要實力強那錢是譁譁地掙啊!
  • 日本最賺錢的「鏟屎官」:幫相撲選手擦屁股,120萬薪水惹人羨
    相撲運動源於中國的古典摔跤後,隨著日本與中國的文化交流這項運動傳入了日本,經過很多年的變化,逐漸與日本的本土文化相結合成為了日本的國粹。相撲選手在大眾看來都是大胖子,有些相撲選手的體重甚至高達七八百斤,雖然他們體重驚人但在比賽時動作卻十分的敏捷,說相撲選手都是靈活的胖子一點不為過。
  • 相撲為何是國技?關於相撲你必須了解的11件事
    簡單來說,「大相撲」是專業級別的比賽,「相撲」是業餘愛好者的比賽。日本大相撲裡,每一個力士,也就是相撲手,都有一個排名。大相撲力士的高等頭銜,也就是幕內力士,等級由低至高分別為:前頭、小結、關脅、大關、橫綱。橫綱是相撲力士資格的最高級,大關要連續兩次獲得冠軍才可以獲得橫綱的榮譽。
  • 日本相撲選手竟然如此痛苦...
    由於日本相撲比賽沒有級別之分,因此,體重越重就越具有優勢,所以相撲「催肥」也是訓練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大部分選手都在300斤以上。相撲選手是通過大量進食米飯和燉肉來達到壯肥的體形的。相撲選手們經常吃的日本料理是:一種多樣高營養食物一鍋煮的火鍋——稱之為「力士火鍋」。
  • 日本群眾對新冠的看法
    對於3千萬靠養老金生活的人、200萬領取最低生活保障的人、300萬的公務員、2千萬在東證一部上市公司工作的各位(指日本一流企業),假如諸位從3月到7月幾乎沒有收入,也會支持政府的自肅請求嗎?新冠疫情發展至今,日本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認為,不僅是政府,整個日本都應該將新冠這一頁翻過去了,不應再對「有人感染新冠」而大驚小怪,更不應因此而自束手腳,讓社會陷入更大的危機之中。因為大家都發現,新冠已經根本殺不死日本人了,能殺死日本人的,只有愚蠢。
  • 帶你了解日本相撲的世界!
    ,其收入比很多日本明星都高。也正是因為相撲手比較高的社會地位和不菲的收入,在日本女性當中深受歡迎,很多日本妹子都把他們列入想要出嫁的名單之一。相撲選手的等級相撲選手是不按體重分等級的,而是按照比賽成績分為10級,分別是:序之口、序二段、三段、幕下、十兩、前頭、小結、關脅、大關及橫綱。其中,橫綱是相撲選手的最高級別,也是終身榮譽稱號。
  • 日本新聞 | 相撲力士因害怕新冠申請停賽被拒,遂直接退役
    1月10日,日本相撲的首個賽季開始了,賽前,相撲協會對力士和所有協會成員(約900人)進行了新冠病毒PCR檢測,5名力士感染。
  • 起源自中國的相撲,在日本很吃香,地位高,還娶明星
    圖片來源網絡據悉,相撲起源於中國漢代,至西元七世紀,在日本允恭天皇的葬禮上中國派遣特使到日本表演素舞(中國古代相撲的一種叫法)致意,被認為是中國相撲首次傳入日本,對日本原有的相撲造成一定影響。另外,因為職業相撲選手對體重有一定的要求,且在比賽中越重越佔優勢,因此每個相撲運動員都要不停的吃易發胖的食物,吃完就睡,藉此來達到增肥的目的。而這種方式對人體傷害很大,這也是為什麼相撲運動員普遍壽命較短的原因。另外一件令人費解的事情是為什麼大多數相撲運動員都能娶到溫柔貌美的財團千金甚至日娛圈當紅女明星?
  • 趙琛《發現日本》相撲
    由於日本天皇的喜愛與支持,相撲運動得到了極大限度的發展,在公元719年,天皇設立「拔出司」專門負責管理相撲,當時拔出司分為左右兩派,分別進行比試,選出最優秀的相撲進行總決賽。而現代相撲也繼承了原有的特點,相撲選手在國內受到社會的尊敬,享有崇高的地位,在日本大受歡迎,並在進入公元20世紀的時候成為日本國技。
  • 日本相撲,有點東西
    相撲是一種日本的傳統競技,兩位裸露上身,腰上繫著腰帶的力士選手互相角力,在直徑4.55公尺的土俵進行比賽。眾所周知,當相撲力士要經歷的苦,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但每年還是會有很多青少年以成為職業相撲手為夢想而奮鬥,這是為什麼呢?除了對相撲運動本身的喜愛,相撲力士的高收入也是很大的原因。
  • 日本相撲選手拍攝寫真
    拍攝寫真已經是現在很稀鬆平常的事情了,但是前不久,有三位日本的相撲選手也來到公園內拍攝了寫真。這個畫風啊,真是夠清奇的。    三位相撲選手露出燦爛笑容,展現平易近人的一面。他們一起開心奔跑、整齊跳躍,更即場在園內擺出練習動作。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到底什麼心理?
  • 日本女子相撲辛酸史:因「不潔」被禁止上臺,被當成「攬客」工具
    ,之後日本尊崇這個文化一直流傳至今,現在日本也是把這項文化當做國技,早年時相撲禁止了女性參賽,除此之外也是不讓女性上臺,上臺會被趕下去。在現代也是有一件事遭受到非常大的議論,之前日本某市長在一場相撲比賽中致詞,突然不知為何暈倒在臺上,後來當時醫生沒有男的,隨後有一位有護理資格的女士就沒管那麼多上臺準備救人,但之後遭到工作人員勸阻多次警告這位女士不準上擂臺,但是這位女士救人心切,在這種緊急情況打破了陳規。
  • 島國日記:相撲和他們鍾愛的相撲火鍋
    在日本,相撲運動是高雅的事業,運動員要具備純真、熱心、胸懷寬廣的素質以及誠實果敢、謙虛的修養。所以可不要相撲認為就是一群胖子在那掐架!       尊為日本「國技」的相撲,比賽時近乎全裸的兩位力士在直徑4.55米的圓形「土表」上進行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