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是反映一個國家文化水平的參照物,比如曾經的「TVB」,就顯示了香港高度發達的影視文化,也直接反映了香港當時的繁榮昌盛。同時,影視文化還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精神文化面貌,對於了解該地區人民的精神風貌有著極好的幫助。當前,我國的影視劇當中,抗日題材就佔據了大部分的熱播影視劇。然而,其中很少有好的影視作品,更多的都被人們認為是「抗日神劇」。相反的是,日本人卻曾經拍攝過一部很真實的抗日劇,在這部劇中,八路軍是什麼形象呢?
自2005年《亮劍》熱播以來,大量的抗日題材劇集登上螢屏,儘管其中不乏優秀劇集,可大多數還是濫竽充數的跟風之作。如一群江湖女俠,用手中的弓箭,把一群訓練有素的日本士兵射得人仰馬翻,編劇完全忽略了弓箭和三八步槍的巨大差距,置現代的軍事優勢於不顧,完全顛倒了軍事常識。雖然這些電視劇弘揚了中國的俠客精神,卻讓人錯覺,縱橫亞太的日軍,就這麼不經打?那中國的八年抗戰打那麼艱苦,是中國人太差勁了嗎?
又一幕,一個英勇的八路軍戰士,面對一群射術精湛的日軍,用手中的飛刀飛簷走壁,在日本兵的頭上大殺四方,宛如在空中投彈,飛刀四射,將手持現代步槍的日本兵射殺一片,八路軍士兵變成了空中飛人的超人,完全脫離了實際,誇張得讓人瞠目。諸如褲襠藏雷等匪夷所思的劇情頻頻上演,不斷刷新觀眾三觀,讓「抗日神劇」霸屏成為影視劇普遍現象,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普遍批評。那真實的抗日戰爭是什麼樣的?有沒有影視劇比較真實客觀的反映出當時的抗日情況呢?還是有的,不過比較少,而日本也有一部這樣的作品。
眾所周知,日本在二戰後,採取了和德國完全不同的戰後思維,竭力否定侵略事實,反而認為那是在幫助被侵略各國推翻當地落後政府,實現新生的偉大事業,拒絕向被侵略國家道歉,態度蠻橫,行為惡劣。不僅如此,日本還更改歷史教材,向下一代灌輸日本皇國聖戰的反動思想,引起了亞洲各國的一致抗議。然而,正確的行為永遠都能衝破阻撓,向世人展示歷史的本來面目。
《紅十字:女人們的入伍通知書》是日本反法西斯70周年紀念劇,在2015年8月1日首播,在劇中,女主天野希代被日本軍國主義裹挾,加入了侵華日軍醫護隊伍,目睹了日的種種暴行。這些暴行,不僅是針對中國人,也針對日本人,凡是違背日本軍國主義道路的,一律遭到非人的虐待和迫害。面對日軍暴行,女主豁然清醒,在戰爭後期加入了八路軍,為八路軍奉獻自己的醫護知識,展現了八路軍愛國愛民的高尚品質,真實客觀反映了抗日戰爭的方方面面。
這部電視劇相比於國內的「抗日神劇」,對於抗日戰爭的描寫比較客觀公正,各方面都能如實的反映出當時戰爭的殘酷和血淋淋的事實,既沒有為日軍的侵略行為辯護美化,也沒有過於誇大八路軍的戰鬥情況,對於了解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來說,是比較好的影視作品。
這部影視劇告訴我們,人心向善,不能因為殘暴的戰爭就否定所有人,愛好和平、願意認真反思並真心悔過的日本人還是有的,要區別對待政府和民間的不同行為,相信愛好和平的願望,會在中日兩國之間,結出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