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晚報·愛南昌客戶端主力記者 黃之昊 文 魏勇劍 圖 每一名特殊孩子都是墜落人間的天使,每一位特教教師都是守護天使的精靈,曾文萍自1997年大學畢業分配至南昌市啟音學校任教以來,一直陪伴在聾啞孩子們身邊。從文化課到體育課,從下棋聊天到梳妝打扮……24年來,曾文萍早已成為孩子們心中無話不談的「文子姐姐」。
她是無聲世界的老師
日前,記者來到南昌市啟音學校,在與曾文萍聊天時,她的雙手總是不自覺地配合著語言打出手語。對她來說,手語就像呼吸一般,早就成了身體的一部分。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曾文萍大學畢業前從來沒有接觸過手語,是一個典型的「後天努力型選手」。
「1997年,我初入啟音時,從來沒有接觸過特殊教育,由於不會手語,我教得十分費勁。」曾文萍說,「孩子們很熱情地用手語與我聊天,雖然我感覺這種肢體語言很美,但並不懂是什麼意思,從那時起我就決定學好手語。」
為了熟練掌握手語,曾文萍不僅跟著這群孩子們學習,還跟著學校老師學。閒暇時,她對著報紙練、跟著新聞練、參加手語角……漸漸地,孩子們看她的眼神不再陌生。只要她一出現,就會圍上一堆孩子與她說這說那。
她是孩子們的「文子姐姐」
在堅持教好書的同時,「愛」 和「嚴」這兩個字始終貫穿於她的工作之中。面對可愛的孩子們,她總是帶著一顆「愛心」去工作,她和孩子們像朋友一樣相處。上課或訓練時,對孩子們嚴格要求;下課了,她和孩子們打成一片。不管有什麼事發生,無論多晚,她總是在第一時間幫孩子們解決問題。
「低年級學生生活還不能自理,平時我特別關注他們的生活,時時注意提醒他們什麼時候該增減衣物,什麼時候要添置生活用品。」曾文萍說,啟音學校不少學生住校,她每天在校時,除了上課,其他時間都是以「大姐姐」的身份和孩子們泡在一起聊天,開導孩子們。學生們也特別依賴她,有什麼事總來找她。
「上帝關上一扇門,但又會打開一扇窗,我一直堅信聽障孩子們有他們獨特的一面,聽障孩子們雖然聽不見,但做事專注認真,有些孩子手也特別巧。」曾文萍說,她與江西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聯繫,邀請專業老師來校對孩子們進行美術手工創意作品製作教學,組織學生製作發卡、相框、瓷版畫等作品、開展義賣活動。「我想讓因殘障而經常接受社會上愛心捐助的孩子也學會感恩,讓孩子們真正用自己的能力體現殘而不廢的價值,並且讓他們知道自己還能幫助其他弱勢群體。」
【來源:南昌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