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去你就去啊,領導下了指令,不管是真讓你去催上菜,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都不要撫了領導的面子。
想像一下這個場景:
領導跟客戶吃飯,帶了小劉一同前往。席上,領導讓小劉去催菜,小劉大咧咧地說:領導,菜都齊了,不用催了。領導讓小劉去後廚看看,小劉還穩坐泰山。直到後來,領導不得不直白地說,我們要談點事兒,你先迴避一下。小劉這才如夢初醒,訥訥離開。
這樣就有點太不會做人了,有時候,察言觀色很重要。領導也不傻,讓你幹了幾次的事兒,準有深意,想不通的話就去幹,沒毛病。
再想像一下這個場景:
領導請一桌客戶吃飯,帶了小劉一同前往。餐廳上菜太慢,過了半個小時,點的十來個菜才只上來一半,領導讓小劉去催菜。小劉去了又返,如此幾番,菜仍然沒上齊。領導微怒,衝小劉喊,再去後廚催催菜,怎麼還沒上齊。
跟領導一起吃飯,又是請客戶,就應該機靈點,幫著領導招呼客人,做那個默默「統領大局」的角色。這個角色要包括:幫客戶端茶倒水,轉轉桌子上的菜品,注意上菜速度,還有就是留意酒菜分別夠不夠,不夠要問領導是否添加。
餐廳上菜慢,總不能讓領導去催菜吧,所以這個任務得自己攬下來,等到領導提醒你要你去催菜時,你就已經慢了一步了。
而且領導已經讓你去過一次了,又頻繁讓你去,很可能是催菜效果不佳,領導對你催菜的結果不滿意。雖然做菜快慢不能怪你,但是你還是有責任跟餐廳施壓讓他們儘快上菜的。
一直催,就更不合適了。如果真是菜上得太慢,更要在後廚看著,給點壓力,他們才能上得快些。也避免了回去幹坐著礙眼。
說來說去,不管是什麼原因,既然領導已經說了,那就去執行吧。多個心眼,要是已經吃得差不多了,就在外面等一會兒透透氣,誰知道讓你催菜到底是不是藉口呢。
好,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