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8日晚,偉人向工作人員要來文件觀看,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也顧不上休息,只想為國家操勞,隨著時間流逝,偉人一會昏迷一會清醒,清醒時他就要工作,直至第二天凌晨去世,舉國上下陷入悲痛。
然而在他的葬禮上,有一名女子卻在坐著,其他人都是站著的,這個女子是誰?在偉人的葬禮上她為何坐著?
▲宋慶齡(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宋慶齡晚年在疾病的折磨下,身體已經很不好了,可得知本人去世,她說什麼也要前去參加,無奈之下,大家同意了這個要求,不過她和其他人不一樣,要坐著。
然而宋慶齡並不願意一直坐著,她只有在堅持不住的時候,才稍微坐下歇息,不一會又立馬站起來,偉人是她敬重的人,也是她親密的戰友,她肯定要來送他最後一程。
1913年,20歲的宋慶齡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後,成為孫中山的秘書,時常聆聽他的教誨,並幫他做了許多工作。
兩年後,宋慶齡不顧家人反對,獨自一人前往東京與孫中山結為伴侶,從此一直與他生死相依,直至10年後,孫中山去世。
▲宋慶齡與孫中山
在陪伴孫中山的10年裡,宋慶齡在他身邊更像是一個學生,不僅悉心照料孫中山的生活,同時每天在東京的寓所內接待世界各國的革命者。
在孫中山起草各種協議時,她恭敬謙遜,一邊學習一邊給予丈夫幫助,孫中山與她短暫分離時,在信中常用「愛妻」、「達令」稱呼她。
一年後,旅居東京的宋慶齡與孫中山回到祖國,開始為國家革命事業奔走,在之後的幾年裡,她一直隨孫中山南徵北戰,在護國運動的五次戰役中,以一個弱女子的身份,用言行來支持孫中山反帝、反封建運動。
三年後,中國作為戰勝國,反而被日本侵犯國家主權,學生運動熱潮由此爆發,期間宋慶齡多次公開表示支持學生,並且與孫中山接待學生代表,給與愛國學生莫大的鼓勵。
1922年,陳炯明突然炮轟總統府,此時宋慶齡已經懷孕,可面對敵軍逼近,她堅持先送孫中山離開,以自己國母的身份牽引敵軍,保護丈夫安全,然而在這場風波中,宋慶齡和孫中山唯一的孩子卻沒能保下來。
▲宋慶齡
新中國成立時,宋慶齡在偉人和周總理的邀請下登上天安門,偉人身為她的戰友,同樣敬重她,在祖國初期建設上,經常詢問宋慶齡的建議。
後來她把自己的時間和經歷都花在婦女和兒童的慈善事業上,宋慶齡一生沒有自己的孩子,可不管是誰家有了小寶寶,她都要去抱抱,孩子弄髒她的衣物也不在意,她經常以一顆博愛之心來對待這些祖國的「花骨朵」們,因此大家都尊稱她為「國母」。
1981年,國母宋慶齡臨終前,她給我黨領導寫信建議:「要好好建設祖國」,不久後因病逝世,享年8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