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是《獨立宣言》籤署第220周年。就在這一年的美國獨立日前夕,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導演羅蘭·艾默裡奇(Roland Emmerich)推出了一部轟動一時的科幻災難片《獨立日》。該片在上映首周就刷新了三項影史票房紀錄(北美首周末票房、獨立日假期票房及首周票房),且在全球瘋狂攫取近8.2億票房,勇奪當年年度票房冠軍。同時更引發了隨後各大片商的災難片熱潮。
《獨立日》的劇情很簡單:一艘巨型外星人母船進入地球軌道,並釋放了三十多個小型飛船進入地球大氣層。有組織有紀律地停留在世界幾大著名城市地標上空,並轟炸城市,造成人民恐慌。美國總統(比爾·普爾曼飾)聯合各國領袖共商解決之道,科學家(傑夫·高布倫飾)和空軍上校史蒂芬希爾(威爾·史密斯飾)合作為人類的命運奮鬥,從而阻止外星人入侵,捍衛地球的故事。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劇情片會在當年屢創票房新高並被載入災難電影史冊?細數來,有如下一些原因。
在《獨立日》之前,沒有一部電影敢大規模,赤裸裸地毀滅城市地標,更不用說是像白宮這樣極富政治隱喻的建築。本片導演羅蘭·艾默裡奇(Roland Emmerich)讓外星人的飛船射出一道白光,瞬間炸毀了總統府邸白宮,紐約的帝國大廈和洛杉磯的現代化摩天樓也不幸罹難。
這一創舉令無數觀眾熱血沸騰。眼看美國最著名的政治符號被外星人的一束雷射毀滅,那種震撼是無與倫比的。在此之後,無數災難片開始狂虐地標建築。僅羅蘭·艾默裡奇(Roland Emmerich)本人,在他後來的影片中又炸了白宮兩次,分別是《2012》和《驚天危機》。
這位徳裔O型血天蠍座的「破壞王」炸完白宮後,又把魔抓伸向了世界。在他指導的災難大片《後天》中,一場洪水毀滅了雪梨歌劇院。
另一部羅蘭·艾默裡奇(Roland Emmerich)將整個世界破壞殆盡的影片《2012》裡,最經典的毀壞場景非巴西裡約熱內盧基督像莫屬。
《變形金剛2》(2009)的金字塔直接成了善惡雙方殊死搏鬥的戰場,大力金剛把古蹟毀得面目全非。
《碟中諜4:幽靈協議》(2011)裡,一個恐怖分子安置的炸彈炸毀了克裡姆林宮。當時俄國媒體還說,我們宏偉的克裡姆林宮就是適合拍這樣的大場面。
一部影片是否能成為經典,一項重要指標是看後來有多少影片會模仿它的創意。作為「轟炸白宮」的始祖,《獨立日》的影史地位無法被抹滅。更何況外星人飛船炸掉白宮的那一幕,至今看來,技術上都依然十分逼真。據說當時白宮模型的製作極為用心,按照12:1的比例縮放,採用石膏做材料,用一個一個木頭小零件搭建而成後,再添加上矽制石膏。由於白宮模型製作得十分精緻,爆破師甚至捨不得把它炸掉。爆破時,需要根據模型比例,考慮所有影響爆炸的因素,精準計算火藥量和爆破點。
影片的藝術指導派屈克·塔特普洛斯(Patrick Tatopoulos),是位極具個人風格的設計師,他秉承不刻意模仿的原則從零做起,將一種奇幻的風格帶入了《獨立日》電影。導演從他的手稿中選定的「母艦」被設計得異常龐大:長度800km,寬度550km,質量大約有月球質量的¼,卻在簡潔中顯現出了絕妙的宏大感。
《獨立日》中的人物,角色眾多卻個性鮮明。比爾·普爾曼(Bill Pullman)飾演的美國總統的那段演講豪不遜色於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從此以後成不計其數的商業大片都喜歡效仿此橋段搞戰前動員大會。
在此我們不妨回顧一下這段演講:
「一個小時之內,世界各地的軍機將會聯合起來,發動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空戰。人類這個字眼,對我們而言有了新的含義。我們不能再為小事自相殘殺,要為共同利益團結一致。或許天意如此,今天正是獨立紀念日,你們要再次為自由而戰。不是為了反抗暴政或迫害,而是為了避免被消滅,為了活命的權利,為了生存。如果能夠勝利,七月四日,將不再只是美國的節日,而是世人一同宣誓之日:我們不會束手就擒,我們不會任人宰割。我們要繼續生存,我們要渡過難關!今天,我們要慶祝獨立紀念日。」
| 20年後捲土重來 |
20年後導演羅蘭·艾默裡奇(Roland Emmerich)重啟經典,《獨立日2》終於「捲土重來」了。為什麼續集要等整整20年?導演羅蘭·艾默裡奇(Roland Emmerich)說,因為科技的原因,當年很多想法並未能實現。而現在,時機成熟了。
這就意味著我們將在《獨立日2》中看到更強大的飛行器:
二十年前我們錯過了第一部《獨立日》。而現在,《獨立日2:捲土重來》將於6月24日在中國與北美同步上映,讓我們一起走進電影院,再炸一次白宮,再打一次外星人吧!
聯繫我們
訂票電話:0377-63621999 團體訂票電話:0377-63719377注意:1.3米以下兒童免費觀影,兒童與大人共享座位,一位成人僅限帶一名兒童。
每日影片提前一天晚上發布,電影具體放映時間以當日影院現場排片為準。
請隨時關注微信平臺。
感受電影藝術 享受品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