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珍愛上了阿強,
或許有千千萬萬個版本。
1、小鎮愛情(真實版)
當阿珍和阿強這兩個名字被組合在一起的時候,了解粵港文化的人若是看到它,就一定能夠在腦海中碰撞出千千萬萬個故事。這源於「珍」和「強」都是非常有粵港特色的名字,哪怕是非此地人,眼前或許也能浮現出王家衛抑或周星馳的電影畫面。
在阿珍和阿強的故事中,阿珍或許是紡織廠的女職工,抑或是洗髮小妹。阿強或許是魚販子,又或許是在小賣部「看鋪頭」的。他們的故事或許開始於不絕春雨中,又或許是於烈日的午後。他們可能會一起去舞廳跳舞,也可能會一同去逛花市,總而言之,故事的形式也許會有很多種,但本質一定是相同的—— 「 雖然說 / 人生並沒有什麼意義 / 但是愛情 / 確實讓生活更加美麗 」。如此直白的表達,如此不用文藝添加劑,是勇氣,也是詩意。
不得不承認的是,「阿珍愛上了阿強」的故事被五條人所敘述出來,就帶有了極強的地域性。但「阿珍愛上了阿強」這一概念,是有可能被複製到祖國鄉鎮的任何一個角落的,甚至國外。當「阿珍」和「阿強」被平行至另一大陸,她和他也許就變成了「Jane and John」。如此,「珍」和「強」的故事,又被數以倍計地擴大了出來。
生活在和阿珍阿強不一樣的環境中的人們,或許也能從中捕捉到哪怕是一點點自己生活中的影子,也許只是自己愛情中曾經有過那一瞬的純真淳樸,又或許是父母輩的愛情故事有些許相似的成分。不可否認的是,阿珍和阿強所代表的小鎮愛情,一定是質樸的,他們或許都不懂哲學和科學道理,但他們的故事代表了一個時代某個區域的人愛情中的本真,它是能夠讓人有代入感的,即便你未曾生活在那個年代,你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情緒。
2、剪刀梅花(奇幻版)
「我是刺客伍六七,刺客排行榜一萬七千三百六十九位,最擅長剪空氣劉海,一直以優質的服務和親民的價格深受村民的喜愛,目前的情感狀況是單身,不如一起去喝杯東西交流一下……」
這是剛剛第一季完結的國漫《刺客伍六七》中剪刀刺客伍六七見到梅花十三時所用的開場白。《阿珍愛上了阿強》第一次被用作插曲出現在這部國漫裡,就是伍六七第二次遇見十三的時候。《刺客伍六七》是一部具有廣東特色的國漫,裡面的主要角色全都有著一口「標準」的「廣普」。也因此,伍六七的導演,選擇了與同樣有強烈廣東特色的五條人合作。
但是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梅花十三的配音是真正標準的普通話,也就是說,梅花十三或許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阿珍。
《刺客伍六七》基本在每一集會講述一位島民的故事,《阿珍愛上了阿強》在伍六七中出現了四次,只有兩次被用作伍六七和十三的bgm,另兩次都是在講述兩位男性島民的故事時被用到。
阿珍和阿強,在這部有著奇幻色彩的國漫中,已經脫離了小鎮愛情的概念,而被挖掘出了「小品」屬性。當這首歌被用來配在戲謔搞笑的動畫之中時,竟然未聽出違和感。從一個具象的純樸動人的故事中,抽象出了喜劇框架,而這個框架可以被安於任何一段帶有喜劇色彩的「愛」上,無論這個愛是什麼形式的。
在《阿珍愛上了阿強》被發掘出可能性的同時,也是對五條人可能性的一種發現。那麼阿珍是如何愛上了阿強的?這個問題可能沒有答案,因為本真的愛情,是沒有緣由的。而更多的可能性,就需要你自己來五條人「阿珍愛上了阿強」的全國巡演現場來發掘了。
五條人2018「阿珍愛上了阿強」全國巡演,將於下周二正式開啟,歡迎你來到現場一同感受千千萬萬個版本的五條人。
海報設計:謝略酷
書法:黃奕
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購票
秀動
正在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