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網訊 眾所周知,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還有助於培養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和勇敢拼搏的奮鬥精神,可謂是百利而無一害。但卻有這樣一個年輕人因為運動差點丟了性命。這是怎麼回事呢?
小劉今年23歲,在城西工作,平時從不運動,最近,他跟著同事一起辦了一張健身卡。這一天,他心血來潮,跑到健身房練起了器械,在沒有教練陪同的情況下,大概練了一個多小時。回來後,也沒感覺不舒服。可到了第二天,突然出現劇烈腹痛,感覺腸子被拉扯了一樣。
起初,他還想忍一下,可疼痛難忍,他只好讓同事送到了杭州市西溪醫院急診科就診,急診醫生建議小劉住院,明確一下腹痛的原因。入院後,小劉開始被安排住在消化內科檢查,通過消炎、止痛等治療,小劉的腹痛始終沒有好轉,於是,消化內科趕緊給小劉加做了增強CT。這下大家才恍然大悟,CT提示小劉得了腹內疝(盲腸周圍疝),原來一切都是腹內疝搞得鬼。
最後小劉的腹內疝診斷明確,轉入醫院外一科進行手術治療。幸運的是手術及時,腸道血運良好,只需要將小腸復位,無其他大的損傷,若是再晚一點時間,可能就會出現腸道壞死,甚至危及生命,其後果不堪設想。
醫生時候,術中小劉的部分小腸從腸繫膜的空隙中出來,被繫膜壓迫引起腸道擴張增粗,但表面黏膜仍紅潤,無明顯壞死情況。
那小劉又怎麼得腹內疝的呢?杭州市西溪醫院外一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張清華解釋說,通常來說,腹內疝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原發性腹內疝,也就是是腹腔臟器突入先天性腹內孔隙而引致的腹內疝。另一種是繼發性腹內疝,是指繼腹部手術或腹部創傷和感染後形成非正常的、病理性的孔隙,在某種情況下,腸管突入其中而引致的內疝。而小劉並沒有任何手術史,考慮可能是其腹腔存在先天的孔隙或缺損,而其又突然劇烈運動導致小腸進入孔隙或缺損,致使腹內疝的形成。
那什麼是腹內疝呢?張主任介紹,所謂的疝是人體內的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的部位,通過先天性或後天性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分。腹部發生的疝氣多為腹外疝,而最常見的腹外疝就是斜疝,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小腸氣。而腹內疝是很少見的一類腹部疝氣,下面這幅圖就是腹內疝的形成示意圖。
據統計,腹內疝引起的機械性腸梗阻佔急性腸梗阻的0.22%~3.5%,而且由於其早期症狀不明顯,且查體無明顯的腹膜刺激徵,甚至CT都有可能忽略,因此早期診斷相當困難。而腹內疝一旦不及時診斷並且手術治療,便會貽誤時機,導致腸道壞死,甚至可危及生命,十分兇險。
最後,張主任提醒,腹痛是一個最常見也是最複雜的一種臨床症狀,上百種疾病都可以出現腹痛。腹痛可以是消化系統本身的疾病,也可以是致命性的心源性疾病,以下這些情況通常都意味著比較嚴重情況出現的腹痛,不可掉以輕心,須及時前往醫院就診,以免錯過治療最佳時機:
1、腹痛伴發燒;
2、腹痛伴黃疸;
3、腹痛伴有胸痛、心慌或腹痛與運動有關;
4、腹痛伴有腹部膨隆或肌緊張;
5、腹痛伴黑便或血便;
6、腹痛伴持續嘔吐;
7、腹痛伴面色蒼白、頭暈眼花、手腳冰涼,乏力或意識模糊等;
8、持續性加重或者不緩解的腹痛,急性突發、難以忍受(痛的到處打滾);
9、跌倒、撞傷等外傷當即出現腹痛,包括受傷後一段時間出現的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