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一些未知的原因,我們人類其實與生俱來都身心上存在著某種意義上的「空洞」,這個「空洞」的存在,會讓我們經常設法去填補它。例如暴飲暴食、酗酒、吸菸以及包括購買豪車、數碼產品、潮貨之類的東西。
但是這個「空洞」的實質是,無論你用什麼東西填充,第二天你醒來,「洞」又空了,只剩下空虛的感覺,就像是無聊的你追完了一部正在熱更的電視劇後感受到的那種空虛。
「空洞」對於人類而言,是不會消除的,它是一直存在於我們的內心深處,但好消息是這種伴隨「空洞」而來的空虛感是可以改變其程度大小的。並且通過做某些事,你能將空虛感削弱到幾乎感覺不到的程度。
這裡介紹三種有效的方法來處理這種空虛感:
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提升自己身上我們過於關注這個「空洞」,而且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和時間或者投入大量的精力來填補「空洞」,以至於忽略了身體的其他部分,尤其是我們的思想。不感到空虛的第一個解決辦法是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提升自己身上。
雖然這聽起來很老套,但事實上這種「空洞」不會消失,它永遠不會改變,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你身體的其他部分也不會改變,如果你忽略了身體的其他部分,例如放任自己變胖、拒絕鍛鍊,用尼古丁和酒精來填補「空洞」,我敢保證,你不僅會因為空虛感而覺得自己像個廢物,也會因為這樣而毀掉自己的健康。
當你因為空虛感而感到自己像個廢物時,你會把這種糟糕的感覺和「空洞」聯繫起來,你會說「管他呢,這讓我覺得自己徹底就是個廢物」,但事實上,「空洞」實際帶給你的折磨遠少於你毀壞身體帶來的痛苦,了解健康、了解營養、了解良好的睡眠習慣,把精力放到自己身上這樣才是正確的。
創造一些東西創造分為很多種,例如藝術、音樂、寫作、舞蹈,任何你感興趣的項目,甚至你可以玩指尖陀螺。當你創造時,焦點便不會專注在你的那個「空洞」上,而是轉移到了你的興趣愛好上。
就好像蚊子在你身上叮了一口,如果你一直想著被叮的地方,你一定會感到一直有瘙癢感,令人難以忍受,但如果你正在看電影或者你正在約會,這種感覺會很快消失。
通過改變你的注意力,將你的焦點轉移到你的興趣上,空虛的感覺便會逐漸消失,創造的一大好處就是,不管你的作品是什麼形式,第二天你醒來的時候,它仍然在那裡,它不會像尼古丁和酒精一樣消失,而且這個作品還會等待你繼續創作。
冥想冥想指的是,你就坐在那裡,除了審視自身,腦子裡不要有任何的雜念,就類似於老僧坐定,與禪修是一樣的境界。
這會讓你直面空虛感,可能大部分人很難進入這種狀態,因為直面空虛是我們最不想做的事情,我們都願意逃避,用惡習來填滿它。但當我們直面它時,靜下心來審視自身的時候,你會發現這種感覺並沒有那麼糟糕。
我們害怕空虛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告訴自己,空虛不是一件好事。我們告訴自己,這是一種「病」,甚至覺得自己出了什麼問題,當這樣想的時候,你會自身感覺很糟糕。
冥想就是坐下來,面對它,思考它,其實空虛只是一種感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