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異常忙碌,忙工作、忙提升、忙家庭、忙孩子,一直忙忙碌碌,不停地旋轉。趁五一小長假之際,回家陪陪父母,放鬆緊繃的弦,放下所有的戒備,好好享受鄉下舒緩、寧靜的生活,看看爸媽的小菜園,撥弄花花草草,品嘗媽媽的拿手好菜,沒事聊聊閒天,傍晚逛一下鄉村夜市,別有一番情趣。
一天,一家人剛吃過飯,正在聊天,外面突然想起了連續的鞭炮聲。老爸說,可能是死人了。村裡的習俗,有人去世會放鞭炮,具體原因我還是不太明白。老爸八卦地出去打聽,才知道,村裡的一個放羊人,死在了地裡。老爸說,這是村裡第四個死在地裡的放羊人了,是不是放羊人命短呀?你還記得大山伯伯嗎?他也是死在了地裡。
老爸的話,一下把我的思緒拉到了20多年前,那時,我經常在伯伯家蹭吃蹭喝,可以說,我的童年有一半的時間是在伯伯家度過的。兒時,爸爸媽媽很忙,沒時間照顧我,經常把我一人鎖在家裡,伯伯家的二姐,經常從窗戶把我偷走,帶回家,管吃管喝陪玩,伯伯、伯母對我非常好好,於是我親切地叫他們一聲:爹、娘。
有一天,我聽到了一個噩耗,伯伯早晨放羊時,死在了地裡,被人發現時,已經過世,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當時,我很傷心,一個熟悉、親切的身邊人,突然去世了,一時間有點無法接受。伯伯家一下子變得很冷清,兒子、女兒們都結婚了,伯母孤孤單單一個人,我經常邀請伯母到我家串個門,聊聊天,吃吃飯。
伯伯是我記憶中第一個去世的放羊人,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之後,村裡陸續又有幾個放羊人以同樣的方式去世,而今天,是第四人,數目不少了。老爸一拍大腦就問出了:是不是放羊人都命短呀?我跟他說,肯定不是,這個說法沒有科學依據,不能亂說。
於是,我給老爸分析了原因,放羊人,一般都是大清早出門,趁大家還沒有勞作時把羊餵飽。而早晨6時左右,人們的血壓開始增高,心率也逐漸加快,血液的黏稠度也增加,很容易發生心腦血管梗塞及心肌缺血等疾病。而早晨,地裡的人少,發病了,也沒有人發現,失去了救治的機會,死在地裡。
村裡人的放羊人一般都是上歲數的人,五六十歲,平時飲食和生活都很隨性,多油、多脂、多糖、多鹽,不合理飲食,又不注意身體,三高者居多。有病,扛著,扛過去了,不痛不癢了就忘掉了,不是實在受不了了,絕對不去檢查身體。自己身體有隱疾,根本就不知道,即使知道也不注意,認為自己身體好,沒問題。無知加不在意,讓村裡的放羊人和遛早的人,在無任何救助的情況下直接離開人世。
藉此機會,我趕緊再次告誡老爸老媽,不要單獨遛早,即使是遛早,也要結伴而行,最好是下午四五點鐘去鍛鍊身體或勞作,這時人員較多,一旦發病,能夠得到及時救治。朋友們,如果您身邊也有習慣遛早或清早勞作的老人,一定要勸誡他們多加注意,為了家人,為了自己也要保重好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