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300mm焦段能在APS-C畫幅機身上獲得480mm等效視角(1.6倍係數)的效果,與恆定大光圈70-200mm焦段的鏡頭相比,價格相對低廉,適合初學人像或預算不足的攝影者使用。在佳能單反鏡頭陣營中,此類鏡頭有4支可選,分別是:EF 70-300mm f/4-5.6L IS USM、EF 70-300mm f/4.5-5.6 DO IS USM、EF 70-300mm f/4-5.6 IS USM和EF 75-300mm f/4-5.6 Ⅲ。這4支鏡頭的光圈範圍基本相同。但是,因為材質與製造工藝的不同,在綜合性能方面略有差別。
EF 70-300mm f/4-5.6L IS USM鏡頭
這支2010年上市的鏡頭是四支鏡頭中唯一的L級「紅圈」鏡頭,俗稱為「胖白」,其成像素質也是當中的佼佼者。
從鏡片的光學設計上看,該鏡頭內置了兩片UD超低色散鏡片,可在全焦段中展現出較高的解析度。尤其是對於全畫幅相機來說,其畫面邊緣的解析度優良,並未出現指標銳減的現象。「L」頭的優勢在於使用最大光圈時不打「折扣」,最大光圈F4和F5.6都是人像的最佳光圈,因此可放心大膽地使用。在拍人像方面,與100-400mm鏡頭相比,該鏡頭廣角端焦距更短一些,構圖視角方面的「餘地」更大。該鏡頭在85-135mm焦距屬於「黃金」焦段。
佳能還對該鏡頭進行了鍍膜優化,能抑制眩光和鬼影的產生,獲得成像良好的色彩平衡。其前鏡組採用了防油、防水和防汙德氟鍍膜,令汙垢難以附著其上。在戶外的實際使用中,通過吹氣球、毛刷或鏡頭布等,可清除附著的汙垢,尤其是在較惡劣的拍攝環境中拍攝生態題材時,前鏡片極易被水漬、汗漬和油漬等沾染。
在現有的佳能系列鏡頭中,IS影像穩定器幾乎成了「標配」,而這支鏡頭的防抖功能,可在全焦段下發揮出相當於4級快門速度的補償效果。而且,其模式1和模式2,分別與普通拍攝以及追隨拍攝兩種方式相對應,在實際操作中切換起來快捷、便利。值得一提的是,該鏡頭號稱是佳能鏡頭中最具性價比的「打鳥」神器,超遠距離抓拍不在話下。全時手動對焦功能也比較實用,可修正拍攝人像題材中因構圖和測光所產生的焦點偏移現象。
當然,該鏡頭在設計和功能方面也存在不足之處。其一,變焦環前置的設計在操作上有些彆扭,一些用慣了佳能鏡頭的攝影者會有不適應之感;其二,不能搭配增倍鏡,擴展性不佳。其三,無三腳架接環設計,也並不附送鏡頭收納包。
很多攝影者還在幾款價格近似的70-200mm焦段鏡頭上「糾結」,但若是涉及到體育、鳥類及人像等題材方面的通用性,這支「胖白」絕對是更好的選擇。
EF 70-300mm f/4.5-5.6 DO IS USM鏡頭
該鏡頭是佳能單反鏡頭中僅有的兩支「綠圈」之一,俗稱「綠豆」或「小綠」,屬於搭載了DO光學元件的輕便型、高畫質變焦鏡頭。DO是「Diffractive Optics」的縮寫,即多層衍射光學鏡片的簡稱。通過該光學技術能夠在抑制鏡頭色差的同時,實現更佳的緊湊與輕量化設計。此種DO鏡片僅需1片,就可發揮出螢石鏡片與非球面鏡片的雙重特性。使用時,鏡頭的視角會隨著焦距變化而改變,光線射入DO鏡片的后角度會發生較大的改變。為了獲得較好的成像質量,該鏡頭採用了符合變焦鏡頭特性的三層結構DO鏡片,能有效補償多種像差,成像效果可與L級鏡頭相媲美。除了整體畫質表現較好之外,該鏡頭在105mm以上焦距的虛化效果優良,即使光圈收縮至F8,仍有較好的背景虛化效果。
該鏡頭鏡身長度僅為99.9mm,與24-105mm f/4、17-40mmf/4變焦鏡頭的尺寸大致相同;與 「胖白」相比,「綠豆」的體重僅為720克,真正做到了畫質與輕便性兩方面的兼顧。尤其是在拍攝婚禮、外景人像、運動或鳥類等需要頻繁移動的場景時,易於攜行及手持追拍。
該鏡頭也同樣存在一些短板。其一、在俯拍和仰拍時,鏡頭易產生下滑現象,需通過鏡筒的鎖定裝置來鎖定焦距。其二、IS防抖水平達不到4級快門的效果,略遜於「胖白」。其三、若頻繁進行變焦,鏡頭會有吸塵器般的「虹吸」效應,易吸附灰塵。
EF 70-300mm f/4-5.6 IS USM鏡頭
該鏡頭因價格不高,配置了光學防抖功能,以及超聲波馬達,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EF 70-300mm f/4-5.6 IS USM採用了小型超聲波馬達,即「微型超聲波USM」。防抖功能可實現3級快門速度的補償效果。
該鏡頭即使在300mm最大光圈下,畫面中央的解析度很高。70-240mm範圍內的整體素質較高,在240-300mm時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介意長焦端成像質量的攝影者需要留意這一點。由於畫面中央部分的解析度較好(135-240mm端),適宜拍攝人物主體處於中央位置的構圖方式。
EF 70-300mm f/4-5.6 IS USM鏡頭的濾鏡直徑僅約為58毫米,重量僅為630克,在便攜性方面的優點較為突出。
雖然該鏡頭在配置、功能與價格等綜合性價比方面超過上述兩款鏡頭,但也有不可迴避的問題:其一、雖然在明亮光線下的對焦速度較快,但對焦噪音較大,且在弱光條件下會出現「拉風箱」的現象;其二、不支持全時手動對焦功能,且在縮短鏡頭長度時需切換成MF手動對焦模式;其三、光圈葉片為8片設計,夜景光斑的圓形虛化效果並不出色;其四、在對焦時,其前鏡組會跟著轉動,不宜用偏振鏡。
EF 75-300mm f/4-5.6 Ⅲ鏡頭
該鏡頭未配備主流的超聲波馬達、光學防抖功能以及低色散鏡片等設計,其價格較低廉(售價僅在千元附近徘徊)。它是同規格鏡頭中重量最輕(僅480克)的一款,性價比較高,適宜入門級攝影者選購。
該鏡頭採用了9組13片的光學設計,鏡片均為環保型無鉛玻璃,最近對焦距離約為1.5米,在300mm焦距端,可在約0.25倍的放大倍率下進行微距拍攝。
在成像素質方面,75-135mm是最佳焦段,但紫邊較嚴重,應儘量避免使用兩端焦距。同時,在75mm左右焦距端時,可拍攝背景虛化較好的人像照片。若是與像素數較高的佳能機身相配合,攝影者可在機身中對銳度、反差及色彩飽和度等指標進行調整,以改善鏡頭的成像性能。此外,由於其不具備防抖功能,在暗光下宜使用三腳架或適當提高感光度,且需注意跑焦問題。
(由左至右):佳能EF 70-300mm f/4-5.6L IS USM鏡頭採用了兩片UD超低色散鏡片,能達到與一片螢石玻璃相近的色差補償效果;而EF 70-300mm f/4.5-5.6 DO IS USM鏡頭由於採用了DO光學鏡片,該鏡頭不僅能保持較好的成像質量,還可實現體積與重量的小型化; EF 70-300mm f/4-5.6 IS USM鏡頭在整個變焦範圍內的色彩較穩定,但在暗光環境下的自動對焦存在「拉風箱」現象;佳能EF 75-300mm f/4-5.6 Ⅲ鏡頭由於在光學防抖、低色散鏡片及對焦馬達等方面的配置較低,但由於其價格便宜,適宜入門級攝影者「練手」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