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喜劇之王」,周星馳另一個廣為流傳的稱呼是「星爺」。
說來有些奇怪,娛樂圈中,除了範冰冰自封的「範爺」之外,幾乎再沒有人敢在稱呼中加一個「爺」,即使資歷年久如成龍和周潤發,也不過被稱「大哥」和「發哥」。
那周星馳為什麼被稱為「星爺」呢?
據說,最初是因為周星馳在電影《賭聖》中飾演了具有特異功能的左頌星,電影中有一個場景是他在跑馬場發功。
當時在片場,吳君如見了這個造型,情不自禁喊了三聲「星爺」。
此後周星馳連續三年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1992年,香港年度十五大賣座影片中周星馳的電影佔了七部,甚至票房前五名都被周星馳包攬,所以那一年也被稱為「周星馳年」。
周星馳在電影票房上的號召力是毋庸置疑的,而最初因為吳君如一句「戲言」,圈內很多人開始稱呼周星馳為「星爺」,但這個稱呼確定下來,卻是在一次聚會中,洪金寶見到周星馳後,有些調侃地叫了一聲「星爺」。
因為洪金寶在圈內的地位和影響,既然她都這樣叫了,從此,「星爺」就成了周星馳的另一個名字。
從在影視圈中的成就和影響來看,周星馳無愧於「星爺」這一稱呼。
但隨著周星馳頭髮開始變得灰白,在這樣的時刻,還有人喊他一聲「星仔」,這才是最讓人動容的事。
現在的娛樂圈中,還有哪些人會喊周星馳「星仔」呢?
周星馳和吳孟達,說起來挺讓人感慨的一對搭檔,他們相識於微時,雖然作為無線藝人,和周潤發同屆的吳孟達很早就因為在《香帥傳奇》中飾演「胡鐵花」一舉成名,但因為濫賭,他也跌落谷底。
周星馳和吳孟達一起合作了很多經典電影,以至於我們現在想起周星馳的喜劇,一下子就能想起總是在周星馳身邊,神情有些賤兮兮的吳孟達。
但不知道從何時起,外界傳言因為周星馳在拍攝《功夫》時放了吳孟達鴿子,兩人從此分道揚鑣。
但後來吳孟達在採訪中,明確表示兩人關係一直很好,他甚至表示,在《長江七號》中周星馳飾演的角色,本來是留給他的,但最後周星馳自己出演了,說到這裡,吳孟達笑言:「連爸爸我的飯碗也搶了」。
二人在電影合作中,吳孟達的確曾出演過周星馳的「爸爸」,而這樣的關係,還能聽到吳孟達叫一聲「星仔」,真讓人感慨。
在《魯豫訪談》中,吳孟達被問到以後會不會和周星馳繼續合作,他說過一句話:只要我不死,他還沒退休,就一定會合作。
據說,能夠完美「駕馭」大背頭髮型的人,除了周潤發,就是萬梓良。
當年的萬梓良,是《古惑仔》中儒雅霸氣的「蔣先生」,他成名很早,最後,也是他將還在跑龍套的周星馳推薦給了李修賢。
作為娛樂圈中的大佬,萬梓良前面提攜的兩個演員是劉德華和梁家輝。
因為萬梓良的推薦,李修賢帶周星馳拍攝了《霹靂先鋒》,從此,讓周星馳成為了「演員」。
所以在周星馳心中,萬梓良是他永遠的「大哥」。
後來,萬梓良退出娛樂圈,因為投資失利欠下巨額債務,當時周星馳在《喜劇之王》中特意為他設計了「惡劇務」的角色。
但或許是周星馳在拍電影時太過認真,也或許「向來是大哥」萬梓良不習慣出演這樣的角色,最後,那個角色讓吳孟達接演。
所以,我們會發現,《喜劇之王》中吳孟達的角色與他之前的角色有很大不同,而周星馳也只好在影片最後,以「特別感謝」的方式致敬自己的大哥。
這樣的一位大哥,無論到何時,他見到周星馳,一定會稱呼「星仔」。
她是《唐伯虎點秋香》中的「華夫人」。
鄭佩佩曾很早成名的「武打女星」,但因為香港電影在發展中,有一段時間,從「動作」片急轉為「文藝」片,很多「打星」就此消沉,包括當年的惠英紅。
對於周星馳,鄭佩佩一直很感激,她曾在採訪中表示:如果沒有星仔,就沒有人會認識我這個「華夫人」。
電影中,她和周星馳植入「含笑半步癲」與「一日喪命散」的橋段還是會讓人開心大笑。
當時在接拍這部電影時,鄭佩佩的恩師李翰祥極力反對她出演這種「無釐頭」的影視,但鄭佩佩說:我不能沒飯吃啊,這樣我至少有戲拍,有飯吃……
因此,當年在向太「炮轟」周星馳時,很多明星紛紛站隊,和周星馳「劃清界限」,鄭佩佩是為數不多支持「星仔」的人。
作為另一個能夠駕馭「大背頭」的大佬,在香港娛樂圈中,周潤發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當年,譚詠麟和張國榮「爭霸」,兩人的粉絲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在演唱會上大打出手,身心俱疲的張國榮選擇退出樂壇。
而周潤發對譚詠麟講的一句關於「知己」的話,讓譚詠麟決定不再參加任何頒獎。
而當年青澀的劉德華,也是因為周潤發的提攜,得以成長為後來的「四大天王」。
在電影票房方面,周潤發和周星馳一直領先,因此同樣能感受「高處不勝寒」的兩人,就有了更多惺惺相惜。
而周潤發,在提到周星馳時,還是會關切的叫一聲「星仔」,這樣的稱呼,或許包含了更多的相互理解。
其實在娛樂圈中,除了這些人,還有很多人和周星馳關係很不錯,比如劉德華、劉鎮偉等,甚至一度和周星馳鬧翻的王晶,在談起周星馳時,也會豎起大拇指。
或許就像武俠小說裡說的那樣,有一些人,就算觀點相左,但也並不影響他們是靈魂上的知己。
今日問題:大家還記得哪些人,叫周星馳「星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