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攀登--《北壁》悲劇的誕生

2021-01-10 良哥影視

我們還是老規矩先來看看豆瓣上的評分。

相當不錯的高分了,同時也說明了影片的質量是不會讓你失望的。

劇情簡介

1936年德國納粹發起登山挑戰活動,一時間各路高手雲集在阿爾卑斯山腳下,摩拳擦掌試圖徵服極致之峰艾格峰的北壁,很多人都認為那是死亡之牆。新聞媒體爭相踴躍報導,最引人矚目的要算是兩名傳奇登山者的參賽。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兩名傳奇登山者率先踏上兇多吉少的登山之旅,他們的登山路線被後來者追隨效仿。在低級別山坡攀登時,大家還有說有笑相互嘲諷。越往上越艱難,人們開始抱怨他們選擇路線的失誤。

一場突然來襲的風暴讓登山更加艱險困苦,當有人受傷甚至付出生命後,所有人放棄了分歧和矛盾,攜起手來共同向山頂緩慢攀登。不停息的風暴把更多挑戰者的屍體一一拋去山下,山下圍觀的人群隨著攀登的形式也是心情起伏激動不已,甚至有媒體巨頭不看好這場運動,宣布打道回府時,還遭到大家的唾棄。但是,結局正如人所料,這是一場失敗的挑戰賽。

影片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再現當年傳奇登山事例的現實場景。巍峨壯觀的阿爾卑斯山,無比險境中,一群無畏的登山者緩慢的向心目中至高理想前行著。從一開始並不困難的攀爬,到逐漸升級的境遇,一個一個挑戰者死去,大家手拉著手坐在山崖邊躲避風暴,凍僵的軀體,脆弱的呼吸,堅強的激勵,讓觀眾們隨著登山者的境遇漸入緊張的心境,把心攥得越來越緊。當失敗的登山員們返回,希望就在眼前時,一場悲劇鮮活上演。返回比登山更加困難,援救人員又無法上去施救,其中一名被凍僵的傳奇登山者,用麻木的雙手用盡最後一口力氣,還是沒能逃脫命運的悲劇,活生生的被繩索懸掛在愛人觸手可及的眼前痛苦離去。也終於把這場史上最大的登山悲劇引入高潮,把所有人的情感導向無以言狀的撕心裂肺。

生死關頭,一切都拋開,只有求生的本能,冰雪無情,意志也解決不了問題。生命在大自然面前顯得太脆弱了,看得時候忐忑不安,唯有恐懼,此刻阿爾卑斯山已經不能用詩意的句子來形容它,儘管還是很美,當Toni最後說「I'm so cold」時,懸掛在空中,深深的震撼了我。

人們在雪山中發現了他們的屍體 其中一人手緊握攥著一個小頁血書,上書「給我一套裝備。我能爬到中國……」

能堅持看完《北壁》是需要心靈的勇氣的,在影片中身體與心靈的雙重折磨則徹底是兩碼事。帶著一隻壞死的左手,暴露在狂風暴雪中整整站了一天,人的瀕死體驗漫長得毛骨悚然。發覺返路被自己切斷,看著夥伴於自己眼前割斷繩索墜入深淵;四人同行卻天旋地轉一瞬間只剩自己孤獨一人;困在進退不得的絕壁,登山工具與禦寒睡袋一具遺失;眼睜睜地看著救援隊被暴風雪阻礙折返,將他拋棄在懸崖上任其死活;終於獲救,救援隊竟然沒帶夠繩索,離地只差那麼數米,就這一口氣,他半懸在空中,無奈地閉上雙眼。任下邊的人怎樣呼喊,他再也沒有力氣了,跟著他一起見證了那麼多磨難與絕望,完完全全明白,在此刻,不管心中是否還有求生的渴望,不僅已經無從判斷,也毫無意義了。

人生被逼到了怎樣的絕境才至於此,而Toni此時心中又是怎樣的感受呢?或許什麼都沒有吧,只是本能地覺得冷而已了。

一部好看的影片所能囊括的關係與衝突,《北壁》幾乎全都具備,並且足以演繹得跌宕起伏。好比掌握話語權的統治者的神話建構;好比醜陋的新聞記者與烏合之眾;好比貪容易的奧地利人,卻自掘墳墓;好比究竟該撇棄一條生命,還是該最後賠上四條性命;好比最纏綿最無私最勇敢的愛情。而這些錯綜複雜的戲劇衝突,卻僅僅是點綴,或者連這都算不上,在風霜寒凍的面前,再偉大的舉動與再激烈的思想碰撞,都是無聲電影,軟弱而無力,只有呼嘯的風雪掩埋了一切印象。

唯獨兩個聲音鮮明地浮現,一個是折斷腿的奧地利人,卡在巖石縫隙中那嘶聲力竭痛苦不堪的慘叫,一個是Toni在絕壁上的呼救,沙啞的嗓音哀慟而絕望地呼求著,我不想死,我不想死。它們的聲喊充斥整個山谷久不斷絕,飽含的恐懼與絕望連暴風雪的遮蓋不住,清晰可聞。能夠穿透狂風的怒吼,撕裂我們的耳膜與心肺,只是肉體的痛楚,與求生的欲望,發出的本能的呼喊。

《北壁》忽略一切人類依靠智識與理性所產生的美好德性或者能量,連偉大或脆弱都不值一談,只有本能。正如Toni所依靠的也不過是本能,沒有多餘的思考和心靈掙扎,他代表著冷靜,謹慎,強壯,果斷,堅毅,愛與犧牲,而這些,統統出自本能。在這個巴伐利亞登山家的身上,超人哲學近乎實現。

但最終,當他奄奄一息瀕臨死亡,意志並不能帶來生的奇蹟,或者從一開始就沒有什麼意志的神話。當我們在興致勃勃談論希臘悲劇的時候,往往忘記人性的光輝背後,必須籠罩著命運的巨大陰影。這終究不是一場角力或抗爭,天平的兩端,無論是人的肉體或者精神幾乎輕如鴻毛,而這並不妨礙死亡的身後,一具體無完膚的屍體所散發出的懾人的能量。

觀看這樣一場電影,需要的是足夠的勇氣和一顆強韌的心臟。觀影,已經很久沒有給我帶來這樣觸目驚心的經歷,回想上一次大腦中某根弦被電醒是什麼時候,都已經忘卻了。我們連仰望那些勇者都幾乎崩潰,不僅僅出于震懾,更是恐懼,這種恐懼是莫名的,卻無比真實。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後想看看這部電影,那一定要請你準備好......

相關焦點

  • [登山]為什麼《北壁》是最優秀戶外電影?但真實故事比電影更壯烈.
    電影《北壁》的好,源於那一段真實的攀登史艾格峰北壁,死亡之牆,殺人峰。在人類向它的最初挑戰中,留下了多少悲壯、慘烈的故事。所以北半球的山峰,基本上北側攀登難度大於南側。 熟悉登山的人,應該知道,阿爾卑斯山脈有三大北壁,是艾格峰、大喬拉斯峰、馬特洪峰,都極難攀登。而電影《北壁》所說的,正是三大北壁之一的艾格峰北壁。
  • 北壁丨沒有人想用這種方式死去
    以他們的實力和勇氣,本可以成為從北壁首登的開拓者,成為萬世矚目的英雄。而經過五天的生死掙扎後,他們卻最終永遠留在了那裡。他們的死,成為艾格峰攀登史上最慘烈的一幕。對這些慕名而來的登山者而言,艾格峰北壁或許已經不止是一座山峰,而是一種關於攀登的信念。它致命的挑戰性,也正是它致命的魅惑力。我登山只為我自己當年參與挑戰的託尼和安迪都只有23歲,從小在巴伐利亞山區長大,是當地山地步兵營的士兵。
  • 艾格峰北壁最悲壯的一場死亡
    1936年7月26日,23歲的德國登山者東尼·寇茲(Toni Kurz)在艾格峰北壁死亡,宣告了人類又一次北壁攀登嘗試的失敗,此時他的搭檔安迪·英特託瑟(Andi Hinterstoisser)已經陣亡。由於繩索用盡,嚴重凍傷和失溫,東尼死在了離救援僅有咫尺的地方。
  • 達尼-阿諾德打破攀登馬特洪峰北壁的紀錄
    瑞士塞翁2015年4月30日電 /美通社/ -- 來自瑞士的頂級登山者達尼-阿諾德(Dani Arnold)已經樹立了一座新的裡程碑,將幫助拉開馬特洪峰登山季的大幕:4月22日,這位來自Mammut(猛獁象)專業登山隊的專業速攀登山者用時1小時46分鐘,通過施密德(Schmid)路線,完成了對馬特洪峰北壁的攀登。
  • 一部震撼人心的登山電影!登山愛好者必看!!
    今天我們講述的這篇電影便是《北壁》,電影英文名《 Nordwand》又名 殘酷冰雪 / North Face。電影《北壁》該電影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記敘了1936年首度挑戰『艾格峰北壁』失敗的故事,『艾格峰北壁』又稱『死亡之牆』這座山雖然海拔只有3970米,但是在諸多山峰中它絕對是一個另類的存在,它冰雪莫測
  • 《攀登者》同類型登山題材影片,還有這些。
    《攀登者》作為我國第一部登山題材的影片,不僅吸引了不少國內觀眾觀看,同時也在國外收穫不少好評。看完《攀登者》不過癮?看看這些國外的登山影片吧,帶你一起感受驚險刺激。◎《絕嶺雄風》被譽為史泰龍最好的動作片。
  • 《北壁》一次絕望救援,看德國人的匠心、義大利人的懶
    今天,墨墨就從電影《北壁》中的慘烈事故,來看看德國人匠心之妙,以及義大利人的慵懶之悲。「死亡峭壁」上最悲壯的一次攀登電影《北壁》重現了1936年7月艾格峰史上最悲壯的一次攀登。艾格峰北壁一直被奉為「死亡峭壁」。這裡,上一秒是陽光普照,下一刻就會漫天風雪,又或者遇上雪崩和石崩襲擊。在1936年之前,從未有人成功從這裡登頂。
  • 運動電影系列之登山類電影推薦
    最狂野的夢想:徵服珠峰豆瓣評分:8.7國家地理製作的關於攀登珠峰的偉大先驅George Mallory的傳記片。為什麼要攀登?因為山在那裡!我仿佛漫步在不可見的空氣之上,我們應當直衝峰頂,人總有一死,能死在徵服珠峰的路上,無疑是最好的歸宿。
  • 影片《攀登者》為中國登山類型片立起覘標
    探討大我與小我,是《攀登者》獨樹一幟的命題  隊友的生命與攝影器材孰輕孰重?影片裡,1960年的方五洲選擇了隊友,以致於登頂時沒有影像佐證,中國人的第一次攀登成功沒被國際登山界認可。由此,攝影機成了曲松林與方五洲之間不可逾越的高山,也間接導致了曲松林在1975年做出一次冒進的決策。
  • 登山者的道德與宿命,山的徵服與被徵服《北壁》
    《北壁》是以德國登山史上一起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電影。相比於純杜撰的作品,看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電影,總有一番特殊的樂趣,不單單可以看到真實事件的大致輪廓,還可以看到創作者如何透過「改編」置入各種戲劇元素和價值觀。畢竟在真相的對比之下,創作者的所作所為以及背後的意圖,便不那麼模糊難測。
  • 世界上最難攀登的十大山峰,珠峰僅排第五
    在一個臭名昭著的bottleneck區域,登山者穿越高聳的懸垂著不穩定的大塊冰川,這是到達山頂的最快線路,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攀登K2「死亡趣味」的時間,海拔8000米以上只能維持短暫的生命。經常會有冰塔滾落下來,是登山者致命。
  • ...珠峰火炬手孫斌與長城炮詮釋攀登者精神_綜合_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誕生於匱乏年代的浪漫故事,將人類的意志力拉到新高度,凝結成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孫斌說,時至今日,登山精神仍激勵著登山者向上,不過,與60年前的辛酸截然不同,如今的登山者有了更好的裝備保障。在不久前,孫斌就再一次與長城炮「合作」,踏上氣候多變的四姑娘山,挑戰凌空絕壁的陽朔喀斯特地貌。用車輪丈量世界,致敬攀登者精神。
  • 看過《攀登者》還不過癮,這八部登山電影豆瓣評分平均8分以上
    《最狂野的夢》2010年上映,連姆·尼森,拉爾夫·費因斯主演的傳記電影,影片主要講述了喬治·馬洛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1924年,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成功的登山者之一」的喬治·馬洛裡與搭檔安德魯·歐文組隊,嘗試從珠穆朗瑪峰的北坡登頂,最終一去不復返。
  • 長城炮攀登者精神獲認證!08奧運珠峰火炬手孫斌熱烈點讚
    對於登山有一定了解的人對孫斌這個名字肯定不會陌生,他是2008年奧運珠峰火炬手,也是多次攀上珠峰的著名登山家,在不久前公布結果的最新珠峰測量工程中,他也曾親自趕往現場,堪稱新時代攀登者精神的典型傳承。而在車圈,同樣有一款車,其不僅作為此次珠峰測量任務的媒體專用車,並且一直以來,都憑藉勇往直前的態度備受各方認可,以攀登者的姿態屹立於世界皮卡之林,它就是長城炮。
  • 珠峰攀登史上最嚴重的登山事故,8人遇難,這部電影高度還原
    自從1953年5月29日人類首登珠峰成功之後,攀登珠峰的活動就從未停止過,而且還呈現著愈演愈烈的趨勢。直到今年5月份,由於窗口期較短,攀登珠峰的人扎堆登峰,以至於竟然出現了「珠峰大擁堵」的情況。攀登珠峰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珠峰大擁堵」的背後,是十幾條生命的逝去。而在攀登珠峰的歷史上,死人的事是常有的。
  • 世界著名登山電影大全(3)
    40年前,他的父親約翰·哈林二世1966年在攀登艾格峰北壁垂直路線時因繩索斷裂而遇難,拍攝這部影片也算是對其父親的紀念了。十二.【北壁/殘酷冰雪】【North Face】(2008)十四 最狂野的夢想:徵服珠峰The Wildest Dream(2010.08.06美國)
  • 豆瓣30部高分登山電影!玩兒戶外千萬不能錯過...
    >劇情簡介:1924年,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成功的登山者之一」的喬治·馬洛裡與登山新手安德魯·歐文組隊,嘗試從珠穆朗瑪峰的北坡登頂,最終一去不復返,而有關兩人死前是否成功登頂的爭議也成為人類登山史上著名的「馬歐之謎」。
  • 18部讓你窒息的登山電影
    對於眾多登山愛好者來說登山題材的電影與紀錄片,無疑是山迷們的最愛,我們不僅可以從此類電影中領略大自然的神聖,體會到人類同神山的那種愛戀與追求
  • 八千米高山攀登費用再次提高,高海拔攀登離我們更遠了嗎?
    中國登協將再次提高攀登8000米山峰許可證費用 從明年春天開始,西藏的8000米高峰探險許可證將大幅提高。中國登山協會(CMA)已經發出了新的收費表,將從2020年初到2022年底實施。珠峰的登山費用漲得特別高。
  • 攀登珠穆朗瑪峰,有人摔倒應該怎麼處理?登山愛好者:絕對不能扶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過去了數十億年的時間,在如此漫長的歲月之中,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也發生了很多變化。在大陸板塊碰撞的過程中,形成了各種各樣令人震撼的壯麗景觀,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山脈。為了親眼目睹並且徵服這些山脈,每年都有許多人鼓起勇氣冒著生命危險前去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