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又開了一家私人美術館

2020-12-23 澎湃新聞

日本橋位於東京站附近。江戶時代,德川家康以日本橋為起點,修建了五條主要道路,通達日本各地。在許多名家的浮世繪中,經常能見到日本橋與富士山同時出現的構圖,還有以東海道諸景點為題材的創作,都少不了日本橋這一站。

葛飾北齋 富嶽三十六景之江戶日本橋

日本橋 1911年4月

同樣,從日本各地來首都的人,跨過了日本橋,就意味抵達了首都,滿眼皆是繁華,東京最早的百貨公司三越百貨就在這,還有各種鋪子和食肆,時光荏苒,這些昔日的店鋪如今就成為了滿街的百年老店。再加上新建的摩登大樓,歷史和現代在日本橋形成了一種有趣奇幻感,走在這,就仿佛走在時光通道,新舊如閃回般交錯。

日本橋附近2020年1月新開美術館Artizon Museum,前身是普利司通美術館,外部設計由日建設計擔任 官網圖

今年1月,這裡新開了一家美術館Artizon Museum,並非大眾熟知的東京地標美術館,我翻查中文網站,見不著介紹。倒是許多日本雜誌,從去年就開始登載開幕展的廣告,整版整版登。我當時有些納悶,這是什麼美術館,怎麼從來沒聽過呢?而且東京藝術館和空間已經非常多了,突然又冒出來一家,究竟是何方神聖?去日本網站一查,Artizon Museum的前身是普利司通美術館(The Bridgestone Museum),由日本企業家、收藏家石橋正二郎創辦於1952年1月,在2015年閉館休業,重新建造展館空間,五年後改了名字重新開幕。

如今的Artizon Museum擁有了一幢全新的美術館建築,共六層。從外觀看,底部挑高,用水泥柱支撐出一個門廊,有些致敬西方建築的意味,而往上諸層,皆是鏡面玻璃外觀,晴好的日子裡,反射湛藍天空和朵朵白雲,遠遠看去,仿佛像放露天電影,非常漂亮。

我在底層購票,坐自動扶梯直達三層,寄存衣服背包並排隊等候入場。如今日本新開的展館,許多都實行了限流入場,購票時就會選定一個時段,大約三十分鐘一輪,依次入場。入場後,需通過安檢,Artizon Museum是新開不久,設施一流,連安檢設備都比一般美術館高級,接著再搭電梯去六樓,從上往下逐層參觀。

美術館一二層部分打通,相當於擁有了一個調高層高的大廳 官網 圖

Artizon Museum的開幕展是《新興的藝術景觀:我們收藏的狀態》(見えてくる光景 コレクションの現在地),從名字上看,是以館藏做的一個展覽。這就意味著,展覽的水準依賴於收藏的水準。Artizon Museum的館藏來自於石橋正二郎的私人收藏,他以西洋近代繪畫作品和日本近現代西洋畫作品,超過2600幅。

六樓的展廳,展示了石橋正二收藏中的傑作,很容易就能辨認出其中莫奈、雷諾瓦、塞尚等印象派大師的作品。印象派等西洋繪畫,素來是日本藏家的收藏偏好,比如同樣位於東京的國立西洋美術館,藏品來自於松方幸次郎的收藏,以19世紀初至20世紀前葉的印象派繪畫和雕刻為主,大約4400件西洋繪畫和雕塑作品,如雷諾瓦、高更等畫家的名作也不少。又如我記得有一次在京都的泉屋博古館,恰好遇到一個印象派展覽,作品也非常多,均來自關西藏家們的收藏。

日本人對印象派真是頂禮膜拜般熱愛,近代有錢的企業家們收藏這些名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日本「現代化」的一個途徑——日本明治維新後一直崇尚西方科學和文化藝術,通過收藏西方藝術,似乎也讓日本有機會能夠匯入」西方」主流,躋身入現代強國的「牌桌」上,獲得平等遊戲的一席之地。擁有和西方現代國家同樣的藝術品位,淺而言之也就同西方現代國家同樣的文明。

據說松方幸次郎收藏西洋畫作以及建造美術館,是為了讓日本學習藝術的青年們有機會能夠近距離地觀摩世界名作。而石橋正二郎的初衷則不太一樣,他是日本著名的企業家,1889年出生於福岡久留米市,17歲繼承了家業——一家裁縫店,後轉戰橡膠業,在1931年創立了普利司通輪胎株式會社(現為普利司通株式會社),這是日本論壇三巨頭之一。

發家後,某次石橋正二郎遇到了小學時期的圖畫老師,也是日本的西洋畫家坂本繁二郎。坂本繁二郎告訴他,當時非常著名的畫家青木繁,不到30歲就去世了,而這位畫家也來自於福岡久留米,是他倆的老鄉。老師建議事業成功的石橋正二郎收藏青木繁的畫作,最好再為他開個美術館。石橋正二郎深以為許,開始以青木繁為中心收藏日本近代西洋畫。

西方美術畫作以及印象派畫作收藏,是在二戰之後,由於日本社會動蕩,許多財閥和藏家開始拋售他們戰前收藏的西方美術畫作。而石橋正二郎因此收藏了許多,包括塞尚的《聖託-維克多瓦山和夏託-諾瓦》,就是實業家原三溪的兒子善一郎為了建立「白樺美術館」在巴黎購買的作品。逐漸,石橋正二郎的藏品形成了以印象派為首的19世紀至20世紀法國繪畫為中心的收藏脈絡,其中有莫奈、雷諾瓦、馬蒂斯等印象派畫家,也有莫迪裡安尼、波洛克、畢卡索。

1950年,石橋正二郎第一次去美國,對位於市中心大樓的紐約近代美術館產生了強烈的感受,回到日本後,就把東京在建的總公司大樓2樓劃出來作美術館,向公眾開放,「普利司通」(Bridgestone),這個名字來自於他自己的姓:ishibashi,「ishi」是日語中「石頭」的意思,而「bashi」則是「橋」。

煥然一新的Artizon Museum顯然和日本以往的私人美術館不太一樣,不僅僅是在美術館空間和展陳方式上,連策展和布展,也加強了學術性。簡單而言,以往的日本私人美術館,展覽一般有兩類:常設展和特展。

常設展主要就是以館藏來呈現,就像上海博物館書畫展館,定期更換些作品,並不會強調特別的「策劃性」主題。也有以定期特展為主的私人美術館,比如根津美術館、靜嘉堂文庫、出光美術館等等,會策劃一些小而美的主題,圍繞著主題來展示館藏。但規模多不大,也就二十來件作品,也不太能在展陳布展上做文章。如根津美術館近期的《繪畫的對稱美》(〈対〉で見る絵畫),就是以日本傳統繪畫的對稱性為主題,挑選館藏品做展覽。

而Artizon Museum就不太一樣,開幕展《新興的藝術景觀:我們收藏的狀態》遍布三個樓層,可想而知展出藏品之多。而策展者又對藏品抽離出一些特定的線索,來劃分展陳空間,比如「肖像畫」,「原始與神話」等等。於是我們能夠見到羅馬彩繪陶壺和青木繁的油畫出現在同一個空間裡,青木繁的畫作以寫實的技法來描繪日本神話傳說題材,而畫布上的人物通常是史前時代先民,充滿著原始的能量。這就恰好與羅馬陶壺形成一種對峙和呼應,因為羅馬陶壺上繪製的同樣是神話傳說故事。在同一個展廳裡,日本和羅馬不同時期的藝術作品,就如此穿越時間和空間,形成了有趣的聯繫。同樣,我們在展廳中,還能見到古埃及的木乃伊棺木。

同樣的聯繫,還出現在賈科梅蒂,亨利摩爾和羅馬雕塑,以及莫迪格利亞尼、畢卡索,或是藤田嗣治的肖像畫作,這些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以人作為創作對象,用不同的媒介和技法,呈現他們的思考和想法。如此布展,能夠引發觀眾許多思考,不僅僅是東西方藝術之間的聯繫,或是藝術發展在時間上的脈絡和序列,還能見到日本近代畫家在探索傳統日本藝術現代化進程中的種種嘗試。

當然,如果只是衝著名家名作去Artizon Museum,也不會失望,重量級的展品數量不少,比如莫奈,我就見到了大約三幅,其中《睡蓮》的尺寸並不小。雷諾瓦有兩幅人物肖像,那種光影灑在人物身上呈現出的豐腴肉感與紅嫩,讓人怦然心動。畢卡索有一些比較有趣的肖像畫,還有梵谷的風景畫,不是大眾熟悉的充滿情緒的點彩筆觸,而是寫實而冷峻的基調,在描繪一座風車,或許是他早期的作品,幾乎無法辨認。當然,熟悉如馬蒂斯或塞尚,那標誌性的色彩運用和筆觸,讓人一眼就能認出,隨後從心底泛起了一種激動,就反覆在異鄉的人群裡突然認出了一張家鄉兒時夥伴熟悉的面孔。同樣沒料到的意外收穫,是三幅趙無極的作品。如此近距離領略趙無極散發著哲思的色彩,仿佛有種把人吸進畫中的魔力,讓神思隨著色彩的漸變和極簡的線條,去往山水間和虛空中神遊。隨後不得不感慨,這種近距離看展的體驗,實非觀摩印刷品可比擬。

賈科梅蒂、亨利·摩爾和羅馬雕塑出現在同一個空間中,形成一種有趣的對峙。

《喬治亞特·夏爾潘提耶小姐坐像》 皮埃爾·奧古斯都·雷諾瓦 1876

Artizon Museum嶄新的美術館大樓,4-6樓都是展覽空間,3樓是一個劇場空間,用來做藝術教育或講座之用,2樓是美術館商店,1樓是咖啡館和餐廳。4-6樓的展示空間中,也有一些小的設計,如每一層都暗嵌了一個小小的觀景區域,透過玻璃窗,能夠俯瞰日本橋區域的街景。日本美術館建築中,很在意這種休憩之用的觀景區域,如東京國立博物館或奈良博物館等,都有一片庭院供觀賞,而即使如私人美術館,如京都的樂燒美術館,也會留出一小塊坪庭,讓觀眾能休憩時觀賞。當然,Artizon Museum各層樓層的展示空間中,也藏著獨立的展室,用來放映或做一些小型的單元陳列,有一個特別為日本屏風畫設計的展示櫥窗,布展效果非常好,《洛中洛外屏風》在漆黑的展廳和燈光下,金光四射,而展示櫥窗的大面積無接縫玻璃,來自德國,而展示櫃則由米蘭進口,面積大又避免反射,能夠讓觀者看清楚屏風上每一個細節。

4樓內部還特別劃分出一個展覽區域,是關於美術館歷史和建築設計的展示。投影儀在正面牆上投放關於Artizon Museum創辦歷史的視頻,配以一些照片和文獻及標本,來闡釋美術館建造的點點滴滴。布展也做得非常細,比如,會特意用圖畫和材料標本,來講述整幢大樓不同區域的材料,以展現材料的區分實際是為了劃分美術館不同功能區域和空間。通過一系列細節的展示,觀眾還能了解到Artizon Museum的建築外裝由日建設計,內裝則由TONERICO: INC操刀(代表作:代官山的蔦屋書店),更細緻如一張椅子或是工作人員的制服,都由專門的設計公司設計。Artizon Museum電子展示品則來自如今大紅的Teamlab,而更細緻的如標識系統,是由廣村正彰操刀,2020東京奧運會體育圖標,就同樣出自他手。

美術館還有些新功能,能夠發現日本設計的前瞻性,如針對地震做了設計和處理。除了防震外,也有斷電後能持續72小時的緊急供電設施,以及對藝術品防水防火的設計。

美術館公共區域的雕塑來自石橋正二郎的收藏

在官網上,能夠見到Artizon Museum一整年的展覽計劃,以及近期的一些有趣的講座。開幕展《新興的藝術景觀:我們收藏的狀態》原計劃持續至3月31日,若是晚些時日去東京,今年Artizon Museum重量級的展覽還有不少,比如用日本琳派繪畫和印象派做對照的《琳派和印象派,東西城市文化產生的美術》(琳派と印象派東西都市文化が生んだ美術),還有個《印象派女畫家》(印象派の女性畫家たち)。下半年則是一個關於莫奈的大展《莫奈:對自然發問》(Monet: Questioning Nature),展品是來自於奧賽和橘園的,值得一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凱特大魔王,要開私人美術館了
    而人稱「大魔王」的凱特·布蘭切特,也要開自己的私人美術館了。她是《魔戒》中冷豔高貴不怒自威的精靈女王;是《藍色茉莉》裡沉湎於昔日繁華浮夢的落魄貴婦;是《雷神》中兇狠殘酷的死亡女神;是《輝煌年代》中將大不列顛推向世界巔峰的伊莉莎白;是音樂傳記片《我不在那兒中》反串的鮑勃·迪倫;還是實驗短片系列《宣言》中一人分飾12個角的偉大藝術家。
  • 在臺北私人美術館「挖寶」(圖)
    在臺北私人美術館「挖寶」(圖) 2014-08-08 16:43:15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責任編輯:溫雅瓊 2014   在臺灣,私人美術館為數不少,這些美術館打破了大家對美術館「高大上」的慣常印象,有的就與住家相鄰,像一個環壁列畫的大客廳,但卻更有個性、親民,而且深藏傳奇與故事。
  • 我在東京逛美術館(1)
    其次,東京的公共運輸和各項市政設施都非常完善。四處可達的公共運輸,隨處可見的市政花園,唾手可得的自動販賣機,都是帶娃旅行尋找樂趣的好幫手。治安環境好,帶孩子出門在外,至少不用太擔心錢包被摸等問題,也能省不少心。再次,東京有大大小小几十個美術館、博物館,既有傳統意義上的「大而全」的美術館,又有動漫、高達等主題展,非常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觀展,共同學習。
  • 東京小輯 | 去六本木&上野的美術館走走
    ,建議去六本木和上野走走,你會路過: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森美術館東京文化會館國立西洋美術館國立科學博物館東京都美術館東京國立博物館上野之森美術館我們的推薦:門票優惠店&鰻魚飯展場外融合藝術圖書館、講堂、購物空間、餐廳、咖啡館等,甚至與東京的家飾名店Cibone合作開設美術館商店,同時為美術館設計獨家商品。
  •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是個什麼地方?
    照片是往年還在東京生活時拍攝的。3 月東京的櫻花,以及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是我最喜歡的美術館之一,冬天特別有去的欲望,因為那是一個 「陽光太空艙」,雪萊的詩歌:「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是召喚步履的 BGM。下面的照片拍攝時還是春寒料峭的時節,但是窗外的玉蘭花已經兀自綻放。
  • 日本國立新美術館:東京的美術館這麼多,新海誠電影《你的名字》只挑了這一個(多圖)
    圖1 東京系列之一:國立新美術館 2016年年末,日本新語十大流行語出爐,其中之一是「聖地巡禮(せいち じゅんれい)」,指漫畫或動畫愛好者根據喜歡的作品尋訪動漫真實場景,「聖地」指入鏡場所,「巡禮」指巡遊、觀光。
  • 探日本|東京的特色美術館讓你一秒變文青!
    東京の特色美術館喜歡和了解日本現代藝術的人都知道,東京是一個到處遍布著美術館的地方。東京人總是在周末、節假日甚至下班間隙去各式各樣的美術館兜兜轉轉。趁著空檔,懷抱著對藝術創造者的尊重,親身去感受藝術似乎已然成為了許多東京人的休閒常態。
  • 東京美術館新玩法Get,文藝青年快來打卡!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為日本第五所國立美術館,建築坐落在與青山公園為鄰的東京六本木區域,這棟新建築於2006年完工,並在2007年1月21日開幕。 森美術館 俯瞰東京的六本木新城
  • 東京這些最高水平的美術館,點亮孩子的藝術啟蒙之路
    我們精心製作這個美術館博物館特輯,超級實用x信息滿滿,趕緊收藏起來吧~ 上野 東京國立博物館 以「森林中的美術館」為設計理念,位於東京都港區,於2007年1月開館。
  • 愛奇藝開了一家網紅私人影院!
    愛奇藝首家私人影院-愛奇藝·娛刻空降中山!!什麼?愛奇藝?開了私人影院?是那個經常看視頻的愛奇藝嗎?沒錯,就是這個愛奇藝!!在中山這個革命發源城市,即將開始新一輪的娛樂革命狂潮!一家真正集吃喝玩樂於一體的私人影院,就在5月11日愛奇藝·娛刻正式開業!!!
  • 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推出 Let's Talk Art! 英語活動
    東京2019年3月18日 /美通社/ -- 位於皇居附近的日本首個國立藝術博物館 -- 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 -- 將於這個春季推出英語活動 Let's Talk Art!,幫助國際遊客欣賞20世紀以來的日本藝術傑作。
  • 日本網紅美術館「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購票全攻略|2018東京...
    官網:http://www.ghibli-museum.jp  2017年特別企劃展  ◆◆◆  在日本,位於東京的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指定日期預約制度)將於2017年5月27日~2018年5月開始舉辦新展覽「繪食」。
  • 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將重開,「歐洲繪畫史教科書」同時亮相
    繼位於東京上野的東京國立博物館對外開放後,澎湃新聞獲悉,同樣地處上野的另一重要美術館——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將於6月18日重新開放,而「倫敦國家美術館名作展」將於同日開幕,展期推遲至10月18日。此次展覽展出61件來自被稱為「歐洲繪畫史的教科書」的倫敦國家美術館藏品,橫跨從文藝復興至後印象派的繪畫歷史。
  • 春季主題傑作將在日本皇居旁的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進行展示
    東京2018年2月7日電 /美通社/ -- 位於日本皇居旁的北丸公園的日本首個國立藝術博物館 -- 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將在2018年度春展中展示多種多樣的春季主題傑作。 將要進行展示的作品包括川合玉堂 (KAWAI Gyokudo) 描繪櫻花美景的《晚春》(Parting Spring)。
  • 好玩的美術館
    出版過《東京の  眼》、《東情西調》、 《上 海100地標》等作品。近年來十多次來回日本,邊玩邊記錄。東京博物館集中地就在上野公園車站附近。上野是姿態平和的下町區。東京根津美術館 設計大師 隈研吾作品            藏品巨富的上野公園博物館群之外,東京還有三個被叫作「日本首富」的美術館,其中兩個是當代設計家隈研吾的作品。
  • 東京「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瞬間沉浸在動漫裡
    東京「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瞬間沉浸在動漫裡記得小時候看的第一部宮崎駿的電影是《千與千尋》,當時印象很深刻,因為劇情很感動,所以非常喜歡。雖然已經是2001年的作品了,但是即使放在今天,也毫不遜色現在的動畫作品。
  • 把日料店開成了美術館!魔都僅此一家
    長寧來福士廣場空降一家日料亭外觀氣派,宛如一間美術館
  • 在巴黎建一座私人美術館有多難?全球首座「正圓形」的美術館巴黎證券交易所皮諾收藏館即將揭幕
    巴黎證券交易所皮諾收藏頂部壁畫(局部),來源:巴黎證券交易所皮諾收藏官網皮諾將項目交由此前曾設計威尼斯格拉西宮(Palazzo Grassi)和舊海關大樓(Punta della Dogana)兩家私人美術館的日本建築設計師安藤忠雄
  • 繼2.94億汝窯盤後,鴻禧美術館舊藏竹刻精品亮相東京中央2018春拍
    其館藏文物總數超過三萬多件,堪稱是座世界級的私人美術館,素有「臺北小故宮」之稱。其藏品大致可分為陶瓷、鎏金佛像、書畫、雅趣逸品等四大類。開館後參觀者絡繹不絕,甚至連大英博物館、羅浮宮美術館等世界級博物館館長都曾來拜訪過這家私人美術館。除了聞名遐邇的陶瓷、書畫兩大典藏強項,鴻禧美術館中還有一批精美的竹雕收藏,極少為世人關注,卻均為難得一見之珍品。
  • 東京藝術圈超全熱點直擊!附櫻花季美術館必遊指南
    高明根東京東京畫廊與北京東京畫廊聯合企畫現在盤點最受東京市民歡迎的博物館,森美術館大概不會被遺漏。因為位在25樓的高樓層,森美術館有非常開闊的景色,可以看到完整的東京塔,據說夜景非常美。森美術館正在展出的水野裡奈畫展,筆觸精緻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