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最近可是頻頻登上熱搜。
在《演員請就位》的導師席上,先是批評演技精湛的黃奕表演地沒有層次,接著又給毫無演技可言的小鮮肉發了S卡。
一個人舌戰陳凱歌、爾冬陞、趙薇、李成儒四位演藝界大佬根本不帶怕的,他憑什麼這麼狂?
在《演員請就位》的第一期時,李成儒就曾痛批郭敬明,但是卻被郭敬明強大的詭辯壓的啞口無言,加上大鵬拉偏架,只能落於下風。
這次第二期請來爾冬陞導演,李成儒落座嘉賓席,郭敬明依舊我行我素,向大家展示著他奇特的邏輯。
黃奕上場時表演的是文藝片《風月》的選段,不僅節奏緊湊還非常有層次感。
明人都能看出她的表演雖然不能說可以超越鞏俐,但已經非常不錯了。
到了導師評價的環節,郭敬明張嘴就說她演的太平了,在一條線上,沒有層次感。
說別的也就算了,但是他這個點評卻直接暴露了他可能根本沒有看過《風月》原片,評價地根本不在點上。
因為《風月》其實就是陳凱歌導演的,陳凱歌本人也肯定了黃奕表演的非常好,是有節奏感和層次感的。
爾冬陞導演更是給黃奕發了一張S卡,肯定了黃奕的演技。
這時的郭敬明就像是一個亂入的「跳梁小丑」,讓人不禁懷疑他到底懂不懂表演啊。
四個導演手裡其實一共就只有8張S卡,每個導演手裡有兩張,郭敬明當然也有。
在大家眼中,S卡代表的就是一個演員演技的等級,但是郭敬明明顯不是這樣認為的。
在接下來的表演中,何昶希表演的是《陳情令》中的魏無羨,在大雨之夜被藍忘機一劍刺傷。
整個表演除了臉好看,毫無表演能力,臺詞說的毫無感情,還不如翻譯軟體來的抑揚頓挫,就連被刺一劍都面無感情。
結果當然是演藍忘機的男生獲勝,可是這個時候郭敬明卻大喊他要給何昶希一張S卡。
還解釋說覺得他有潛力,然後詮釋了一下他對S卡的理解,覺得自己作為老師應給新人機會等等。
令眾人大跌眼鏡,其他演員肯定不服氣啊,張大大就差衝出去大喊那也應給我一張了。
最後還是在《二十不惑》中飾演段家寶的黃思怡實在忍不住問了一句,導演們對S卡的定義是什麼,以什麼標準發放。
不由想為她點個讚,確實,如果導演都像郭敬明一樣隨著自己的性子發,哪還有什麼公平可言。
這時陳凱歌表示他發放的標準就是對臺上表演給予專業的,正確的評論判斷。
一句話成功令郭敬明下不來臺,因為因為何昶希出自男團,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為這次比賽所做的最大努力就是每天給自己加油了。
這樣的人獲得S卡,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但是郭敬明是誰,他直接表示自己的標準最簡單,就是想找他拍戲。
這樣的演技?其他導演表示非常期待看到你們合作的作品。
幾個導演你一言我一語,還不時點到李成儒,給他說話的機會,不顯山不露水就將郭敬明說的下不了臺,很快就改口。
自己給他S卡,並不代表著要找他拍戲,只是覺得作為老師應該多教教。
看他急眼了,爾冬陞來了一句玩笑而已,你太當真了,不由感嘆這段位實在是高。
整個過程,郭敬明巧舌如簧,非常擅長玩弄語言。
一會兒說要給新人機會,一會說要和新人合作,一會兒又說不合作。
對上李成儒的時候還會來上一句存在即合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郭敬明和李成儒說話的時候總是鬥志滿滿。
他對那些難以回答的問題要麼就是避重就輕,要麼就是偷換概念,要麼就是自相矛盾,完全不會臉紅。
把文字的藝術玩到了極致,明明說的都不在點上,聽起來又好像都沒有問題,詭辯能力可以說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一開始對郭敬明的印象就是一個非常有名的作家,寫青春小說的, 但是他的書我還沒有過。
後來他寫的《小時代》被拍成了電影,他也搖身一變成了導演,自己好像也有出演,實在稱不上什麼演技。
感覺他拍攝的小時代,最大的特點就是一群花樣年華的少男少女,在紙醉金迷的生活「撕那啥」
整部影片沒有一點深度,凡是他拍攝的影片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選的演員大多是演顏值頗高的小鮮肉。
後來有幸拜讀了一下他寫的《爵跡》,每個字都認識湊在一起就不知道他的表達什麼,讀起來晦澀難懂。
後來也拍成了電影,他的作品大多是商業片,他選人的條件要麼是顏值高,要麼就是流量大,一直都是以商業利益為中心。
他並不是一個作家,也不是一個導演,更算不上是老師。不過的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罷了。
不管別人對他是贊同還是反對,他的作品就是流量高,或許這才是他這麼狂的原因。
所以他看不懂《風月》便說黃奕演的沒層次,所以他只看重顏值,能輕易給將S卡給了一個毫無演技的小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