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聲NS0雖然是款入門塞,調音卻是老燒喜歡的風格——清新、耐聽

2020-12-24 影劍評測

很多HIFI音頻廠商在耳塞的商品描述中或者包裝盒上都會帶上頻響曲線圖,對於專業人士可以從這張頻響曲線上看出調音的大概風格,但對於普通的用戶來說也就看個熱鬧。大體猜一下就是有了頻響曲線一般就比較牛。

我個人覺得:頻響曲線的作用主要還是給開發工程師看的。對於消費者來說,頻響曲線的意義沒有那麼大。調音曲線千千萬,不管哪種聲音有人喜歡就一定有人不喜歡。即便是現在最火的哈曼和音特美曲線也不會例外,區別只在於哪個喜歡的人更多。

自然聲.傑長老比較偏向於哈曼曲線,最近推出了兩款接近哈曼曲線的塞子NS0和NS4,NS0已經上市,而NS4還沒正式上市。這兩款塞子定位都是入門級初燒,價格比較便宜NS0在200左右,而NS4可能也就在500左右。從這一張圖來看看NS0的特點:

開箱:

我個人屬於實用派,不太喜歡看參數,直接看實物。外包裝比以前有提升,一眼可以區分開DIY的廠商。配件就是這個透明塑料盒裡的耳帽了,數量還是比較多的。我也沒有細數到底有多少對,大體看一下有三種耳帽。

NS0的腔體採用桶裝形設計,跟Final E4000和E5000非常的像。只是在尾部多了紅、藍兩個圓環,用來區分左右。

塞子的腔體採用全金屬CNC鋁合金材質,配色只有一種鋁合金本色。腔體側面鐳射鵰刻了NS audio字體,字體有點偏大偏細。

要說外觀算NS0隻能算中規中舉,相比之前幾款產品有那麼點進步,但要拿出去這顏值還差那麼點意思。比同樣採用Final E系列設計的鑠耳 Singer,在顏值和工藝上還是差了一截,但畢竟價格也要相差一倍。顏值方面也一直是自然聲的軟肋。

NS0採用的是MMCX接口有三種不同的線材搭配,最普通的銅線、鍍銀線(白絲線)、銅線+BT01藍牙線,對應三種不同的價格158、208、308。根據自己喜好選吧,我手上這款搭配的是鍍銀線。

聽感:

雖然NS0是一款入門級的塞子,但它的調音是按老燒的聽音喜好來調的,有點NS52的味道小清新的風格。雖然可以幫助初燒培養正確的聽音取向,但不一定是初燒喜歡的,想要的那種聲音。

NS0聲音比較通透乾淨,對於初燒來說顯得過於乾淨了,有點偏動鐵的感覺。但是相比動鐵來說要顯得柔和順滑些。

低頻的量感偏少的基本就是起到點綴的效果,氛圍感非常淡。動態也偏弱些,不是很有氣勢。但好在凝聚感和彈性還算不錯,也不會覺得低頻鬆散無力。

人聲在三頻中要略凸出一些,聲底不厚但也不薄。音色上女聲要更好聽,亮而甜但不豔,有點點偏年輕。齒音控制還是比較好的。

高頻亮而不刺,具有一定的延伸。解析力還算不錯樂器的細節還是表達的比較到位的,但沒有刻意突出解析。層次感也還行,聽一些電子樂也不會顯得凌亂。

NS0的調音簡單一句話概括就是通透、明亮、自然、耐聽。

作為入門級的塞子,我覺得NS0的聲音並不是很抓耳。對於初燒來說沒有TINHIFI的T1 PLUS那麼有吸引力,T1 PLUS在低頻的量感把握的還是比較好的,充沛而絲毫不肥膩,有著較好的動態和氣勢,氛圍也有感覺,聲音更為討喜符合初燒的喜好。T1 PLUS在人聲上就沒有明顯的偏向性,相對較為中性,高頻會有點點受低頻的幹擾,細節的清晰度就顯得略微遜色些。

總結:

NS0是依據哈曼曲線調音的,聲音屬於比較自然、耐聽的,這種調音風格比較符合老燒的口味。對於初燒來說這樣的調音可能不夠抓耳,沒有那種突出低頻或者高頻的塞子那麼有吸引力。據說NS0會跟NS52一樣,會推出低頻版這也是非常有必要。

NS0這樣的調音有點老燒給初燒指引意思,這樣的調音就是發燒的終點,可以少走一些彎路直接退燒了。但對於初燒來說TINHIFI T1 PLUS的聲音更為討喜、抓耳。只有自己親自試過各種風格的聲音,才知道哪種聲音才是自己最喜歡的。

順便提一下偶爾間的發現,如果覺得NS0的低頻少可以換個耳帽,換上AET07的耳帽,低頻量會有點加強,但整體的亮度會削弱一些,可以試試看。

相關焦點

  • 這款哈曼曲線調音的塞子有個性
    最近本人收到一款來自自然聲的入門級耳機自然聲NS0,我跟BOSS傑長老認識很多年了,一出新耳機我就知道他又要搞什麼哈曼曲線了,而且肯定還會有低頻增強版,看了看官方介紹,果然沒猜錯,但是這個調音放到入門段位上來做,到底好不好聽呢?今兒個就跟大家做個小分享。
  • 平頭塞黨必看:用心延續經典平頭塞,獨特私模+三振膜物理分頻
    因為佩戴的原因,一部分燒友始終不能接受入耳式耳塞。或者說對於70,80後的老燒來說,平頭塞是他們的引路者。不得不說,平頭塞已經在市場的佔比不多,可以說很稀少。可能出貨量或者利潤不夠豐厚,大廠似乎都放棄了平頭塞。就連阿思翠也是在Lyra Nature之後沒有再出過新的平頭塞。
  • 鍍鈹振膜+純銀線加持,來自3D列印的飛傲EM5平頭塞體驗分享
    當然了,喜歡平頭塞的燒友其實也不在少數,很多都是從MX980、IE80、E888以及宇音的PK系列一路入坑過來,因此在闊別平頭塞多年之後,突然有音頻大廠再推旗艦平頭塞,自然給筆者這般的燒友一種久旱遇甘露的興奮感。
  • 情人節又快到了,高素質入門塞Cora了解一下~
    ,僅僅要求不踩雷的情人節禮物都是有些困難的事,於是再次筆者推薦一款絕不會踩雷的禮物給各位直男朋友們,就是TANCHJIM家的CORA耳機,又名馬卡龍,為何起名為馬卡龍?△官圖CORA耳機的包裝盒並不大,但設計語言非常可愛,在於耳機同色的紙盒上印刷著許多可愛且隨性的塗鴉字體,揭開盒蓋後就會發現CORA躺在黑色海綿裡,精緻且簡約的包裝風格,一目了然,隨機還附贈了絨布收納袋一枚和幾對耳塞
  • 聲武士推出入門動圈耳機,試聽之後聊聊聽感體驗
    說到聲武士,可能熟悉這個品牌的朋友有很多曾經都是魅族的粉絲吧,曾經在很多年前聲武士為魅族打造了一款聲武士T100,而就是這款定位入門的耳機在魅族的專賣店賣掉了100多萬條,令人咂舌,在多年以後聲武士又再次歸來,我聽說其未來的產品線將會有四個系列,而今天我要為大家分享的則是其主打手機和流行的城市之星系列裡的首款聲武士
  • 它可能是千元級最好聽的平頭塞—阿思翠Lyra classic體驗
    最近筆者剛好入手了一條來自國內知名HIFI廠商阿思翠的平頭塞作品:Lyra classic,作為阿思翠第三代LYRA系列的集大成者,經過五年的技術沉澱,採用阿思翠新型音頻技術,搭載自主研發的15mm高性能動圈單元,讓筆者對於這款平頭塞充滿期待。
  • 顏值就是正義也不貴,入門圈鐵翡聲EA3簡評
    相比國內的其他HiFi廠商,飛傲更具有自我的步調,除了產品線越來越廣之外,還用實際行動把HiFi器材價格降下去了,讓更多人能「燒」得起HiFi。也可以說,飛傲是一個善於降低產品成本,卻依然能夠保證產品高水平的一個品牌,促使了HiFi市場出現了眾多高性價比產品。
  • 艾利和CT15+Billie Jean 2評測:智能化高音質入門套裝
    艾利和CT15+Billie Jean 2評測:智能化高音質入門套裝。實際上CT10和CT15的評測我都寫過,不過近期價格波動大,反而更讓我想再談一下這款CT15播放器和艾利和Billie Jean 2單元動鐵耳機搭配起來的性價比也是相當不錯。
  • 論手機直推的音質表現,這家最有心得,太懂年輕人總被老燒誤解
    TFZ很明智的把用戶定位在初燒以及那時正日益龐大的手機黨,而正是如此,這兩年國產耳機在低價位或者入門級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先活下來然後再一步一步證明自己仿佛已經成為國產耳機的通用之路。不信,你把這幾年崛起的國產耳機品牌一個一個的看。
  • (二)《吉他輕鬆入門二十課》吉他學前準備 結構/持琴/調音入門
    民謠《吉他輕鬆入門二十課》教材書 高清電子圖書 吉他結構,持琴姿勢,調音入門,吉他學前準備好多朋友們,不管是自學也好,有老師也好,當我們買到吉他後,那第一步應該怎樣開始呢,首先我們拿好我們的吉他,來了解一下,吉他的各位置各結構等了解,當然這些都是非常小的事來的,大概看下就清楚 了
  • 入門級高通方案TWS的新選擇 翡聲EW1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款TWS的入門級產品——翡聲EW1。翡聲這個牌子很多人沒有聽過,其實它是飛傲旗下的子品牌。而提到飛傲相信玩家們不可能沒有耳聞。近些年,飛傲已經一路成長為國產HIFI品牌的主力軍之一。作為一款售價只有219的耳塞,我對EW1的評價依然是一副性價比很高的產品,這也確實是飛傲多年來一直的調性。
  • 難得有一款顏值和實力成正比的入門級藍牙耳機-JEET Air Bass
    筆者最近就發現了一款很有意思的藍牙耳機,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款入門級耳機的使用感受。筆者入手的這款名叫JEET Air Bass,說到JEET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但是我說出來中文名一定都知道,中文名叫泰捷,泰捷技術團隊一度被騰訊創新工場投資,還是有一定的研發實力的。這款JEET Air Bass的包裝五彩繽紛,包裝正面沒有過多的文字,只有一個品牌logo,簡約時尚。
  • 耳機|幾款耳塞、耳機推薦,讓木耳朵感受春天的音樂氣息.
    這款耳塞屬於寬鬆耐聽型,對流行音樂的表現十分自然,另外配有手機線控,使用起來也是非常方便的,價格也不錯。♪ Sennheiser MX375京東價:149這款耳塞也是聲海的入門耳塞之一,它的聲音中規中矩,並沒有像K318那樣有著AKG式鬆散的聲音風格,這款耳塞的聲音更加凝聚,人聲會有一種能量感,讓快節奏的音樂乾淨利落一些。
  • 穩定木+聲揚五動鐵+價值800多的線材,力爭造就一款國產精品
    記得在去年展會上遇到了一個新面孔EPZ,當時展出的塞子並不多,主要的是320和還在開發階段的530兩款塞子。當時對530比較感興趣就聽了一下,時間隔了比較長工程塞什麼聲音風格沒什麼印象了。 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原本打算一兩個月之後就上市的530難產了,這一下子就鴿了整整一年多。
  • 發燒友 最具性價比的入門老鐵?IM70雙動圈初測
    (鐵三角)家出的IM系列塞子,由於其出色的調音與造型設計,被一部分朋友熱烈追捧。而其中多單元設計外加相對「較低」的價格成為了很多燒友入門的首選。為此,易凡的朋友捷多拋去信仰,入了一副傳說中千元之內「最具性價比的雙動圈塞子」IM70,想試試老鐵風格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體驗,也為跟他一樣同為入門的燒友們探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