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有臺媒曝料稱梁靜茹與老公趙元同日前已籤字離婚,結束了9年的婚姻。隨後,趙元同迅速否認離婚,稱:「夫妻吵架難免,都是為了小事,不知道誰亂爆料」。
因為趙元同出來闢謠的速度快到吃瓜群眾還沒來得及買瓜。當年範瑋琪和張韶涵「隔空撕逼」,引得一眾網友先是跑去範瑋琪的微博下辱罵她,一邊又跑去勸梁靜茹離範瑋琪遠點。而梁靜茹在那個時候,也是毫不猶豫的發文力挺範瑋琪,說:「我不需要別人理解。」很多吃瓜群眾雖然不喜歡範瑋琪對朋友兩面三刀的態度。
但對於梁靜茹坦蕩的表示「我自己的朋友我清楚」這種明著護短的行為,還是持讚賞態度的。在利益當頭的娛樂圈,能直接斬斷和自己「沒仇」的同僚的關係,這種魄力,真的很霸氣。在這兒我們就能看出範瑋琪在梁靜茹心中的分量,真的不簡單。梁靜茹作為一個能在全網都在指責她時,站出來力挺她的好閨蜜。卻在@人時都會@錯,這是不是梁靜茹在小小的表示自己的不滿,誰又能說清?我們只知道範瑋琪在某些事上的做法,真的很難用「無心之失」來概括。吃瓜群眾常常說,娛樂圈盛產「塑料姐妹花」,根本沒有真閨蜜。離開了攝像機,所謂的閨蜜,甚至還會猝不及防給你來一刀。簡單來說,範瑋琪不僅插刀當初把她帶紅的張韶涵,內涵小S不會帶娃。還「假惺惺」的借關心之口去撕破小S家庭美滿的偽裝。雖然那時的涵義是「防著閨蜜挖你的牆角」,現在有了更多更深不一樣的意思。打開網上的吐槽貼,很多人的第一句話都是:「我有一個閨蜜,她……」有的被閨蜜搶走男友,有的被閨蜜搶走升職的機會,有的則因為閨蜜嫉妒而在自己背後散播謠言,被敗壞了名聲。現在,在很多經歷過風浪的人心中,也真的理解為什麼要「防閨蜜」了。然而「江歌案」讓我們印象最深的,不是兇手的名字,而是那個「臭名昭著」的「毒閨蜜」劉鑫。其實捫心自問,這事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會出現什麼情況?也許我們會用「報警」來警告兇手不要做出過激的舉動。但又有多少人能像劉鑫一樣毫無良知,在閨蜜因自己而死後放縱自己的父母辱罵自己的閨蜜「短命」?又有多少人能在「最好的閨蜜」去世之後轉頭就去旅遊還發美美的自拍?也正是因為這個「美顏光環」,遮蔽了這些「毒閨蜜」身上顯而易見的「惡意」。大多數人是善良的,但善良,是最容易被蒙蔽的性格了。所以我們本性中「善」的那一面,常常會讓我們對「閨蜜」做出的一些行為自我解釋。安慰自己說,「她可能不是故意的吧」、「她就是情商低了一點」。
於是這些自我安慰會導致我們對這些「閨蜜」的一些不可理喻的行為選擇性的視而不見。甚至有的人發展到最後,還會變得麻木:「算了她就是這樣的人。」因為對方不一定能明白你的退讓是為了維繫你們之間的感情。但因為我們做了退讓,會不自覺的去掂量「沉沒成本」。「雖然她嘴巴毒還有點自私,不顧及我的感受在公開場合把我們之間的私密話拿出來講,但她對我還是挺好的。」
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一段健康的關係應當具有互惠性。同時,一段健康的關係中還應該包含著雙方的相對獨立性。也就是說,雙方在這段感情中都要相互為對方付出,使兩邊都逐漸進步,改變。又可以在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時,保持個人的行事準則,不會失去自我。也不會被「友情」的字眼所蒙蔽,分辨不出來誰是自己身旁的「毒閨蜜」。在2019年上半年,網絡上最熱的一個詞,莫過於檸檬精。於是很多人配出了一套又一套的表情包,來表示自己的「酸意」。所以我們知道,單純的,沒有害人之心的「嫉妒」和「我好酸啊」,是良性的。好友期末考比自己高了100分,閨蜜男朋友比自己的男友更體貼,同事年終獎比自己高……但,如果我們因為心中那一點點嫉妒,而選擇提高自己,去更努力的學習,去和男友溝通,去更努力的工作……那些彼此感情真切親密的好閨蜜,大多數都是共同進步互相努力。你工作拿了獎金請我吃飯,我下個月也爭取拿一份獎金。一方成長了,另一方能化嫉妒為動力,而不是被嫉妒衝昏頭腦跑去抹黑她。
所以很多人才寧可毀滅朋友,做一個「毒閨蜜」,也不願沉下心自己奮鬥。而範瑋琪那種類型的「毒閨蜜」,比起上面說的那種,更令人噁心。2017年,王心凌私密照外洩事件,轟動了半個娛樂圈。當記者在詢問王心凌10年至交好友楊丞琳關於此事的看法時。就連採訪者詢問:「如果好友向你訴苦前男友的事,會如何回應?」
真朋友是什麼樣,「毒閨蜜」又是什麼樣,一眼就能看出。*我們心裡都有病:《範瑋琪終於讓我知道了什麼是「毒閨蜜」》
*KnowYourself:《「他總是若有似無的貶低我,是我太計較了嗎?」| 導讀:遭遇精神虐待不是你「想太多」》
*主播:文麗,雜誌之旅籤約主播,用聲音做你身邊最有溫度的陪伴。微信公眾號:零分貝聲音工作室,微博:_ber不喜歡星期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