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法語藝術歌曲作品是我們十分熟悉的旋律《Plaisir d'amour愛情的喜悅》。
《愛情的喜悅》(Plaisir d'Amour)是法國作曲家Jean Paul Egide Martini(讓.馬爾蒂尼1741–1816)(原名JohannScwartzendorf)創作的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歌詞取自Jean-PierreClaris de Florian (1755–1794)的一部小說《Célestine(塞萊斯蒂)》中的一首詩。雖然曲名叫《愛情的喜悅》,但題目只是選自歌曲的前兩字,歌曲表達的內容卻是失去愛情所帶來的失意和傷感。是主人公被愛人所拋棄的哀怨。歌曲曲調優美纏綿,那被感情傷了的心聲像潺潺的雨水,打溼著我們的心。歌詞原為法語歌詞,後來義大利人為之編配了義大利語歌詞,但是廣為傳唱的還是優美流暢善於表達憂鬱之情的法語版本。
《愛情的喜悅Plaisir d'Amour》,尚家驤編譯:轉瞬即消失蹤影,但痛苦卻永遠折磨人心靈,那負心人的西爾維婭,辜負了我一片痴情,她忍心把我拋棄,另有鍾情,愛情的喜悅,轉瞬即消失蹤影,但痛苦卻永遠折磨人心靈,一江春水靜靜向東流,此心此意似春水長流不盡,我永不變心,她層對我萬般溫馨,如今溪水依舊,但她已變了心,愛情的喜悅,轉瞬即消失蹤影,但痛苦卻永遠折磨人心靈。
生於義大利的馬爾蒂尼作為法國宮廷音樂家擁有一份成功的事業。在法國,他憑藉自己的圓滑成功的度過了法國大革命時期王朝的更替——先是為女王指揮音樂會,後來又為拿破崙的婚禮創作音樂,最後為皇家教堂的修復進行創作。馬爾蒂尼是一位小調革新者,他的那些優美的歌劇作品在當時並不是很受歡迎。他將舊形式與現在戲劇結合創作出的獨特的教堂音樂,以及他的香頌作品(如這首《愛情的喜悅》),具有非凡的影響力。
筆者選取了三個不同聲部的。在男高音眾多的歌唱家版本中,筆者雖然很愛翁德利希,但是最終選擇了義大利男高音TitoSchipa的版本,斯基帕和卡魯索、吉利並成為本世紀上半葉著名男高音三巨頭,他優美的音色和憂鬱的性格是這首《愛情的喜悅》最到位的情感詮釋,那傷感的演唱和悽美的旋律線條、溫柔的演唱處理,仿佛在對您傾訴,字字戳心。
英國女中音Janet Baker的聲音溫暖,嗓音優美,對此曲的詮釋讓人有一種溫暖的安慰。貝克因為其優秀的演唱,1977年英國女王授予英國皇家婦女大綬勳章。
義大利男中音Renato Bruson被認為是20世紀末-21世紀初最重要的威爾第男中音。對此作品的吐字圓潤結實,感情充沛,讓我們感受到了這首作品另一種戲劇的處理。
最後,如果平臺為您提供了知識,獲得了美的享受,請將將它推薦給您的朋友,並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關注我們,謝謝平臺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