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孕後的趙麗穎,在端午節曬照上熱搜了,照片中孕後的穎寶,手拿著粽子,少女感依舊十足。
讓人不禁感嘆,穎寶這婚後的狀態也太好了吧。
但有關注穎寶的朋友肯定會發現,這分明就是幸福婚姻滋潤的啊。
之前網友爆料出倆人牽手在街頭散步,別提有多甜,而馮紹峰更是頻繁出席各種商業匯演,給他們的孩子賺「奶粉錢」。
而穎寶曾在節目中表示,孕後自己著急著產後復出,想給粉絲帶來更好的作品,但婆婆卻更想讓自己回歸家庭。
自己態度當時稍微較為強硬,便無意間惹怒了婆婆。
老公馮紹峰見到他們關係一直處於緊繃狀態,在中間心裡也不是滋味,便堅決的對他親媽說「我們自己的事自己決定」。
可見,再好的婚姻也有可能出現「婆媳矛盾」的情況,但還好,有正確站隊和幫助化解「婆媳矛盾」的老公,才是至關重要的呀。
而說到「婆媳矛盾」在現實中更是比比皆是,前有因為婆媳關係不合導致鬧離婚的網友、後更有因為婆媳不合想輕生。
那對於這道世紀難題,我們又該如何減少甚至更好的避免呢?
今天,我們不妨來聊聊。另外需要大家注意的是,這篇文章內含部分乾貨,讀起來可能並不輕鬆,建議大家抽整段時間,靜心讀完,也希望這篇文章,對你實際的用處。
在現實中有大部分的婆婆,思想還停留在「媳婦嫁過來就是我家的人」的觀念裡,對兒子兒媳的生活關心太過,甚至趨於病態。
之前微博上一位母親對已婚兒子的做法讓人大跌眼鏡。
這位媽媽在兒子婚後與兒子兒媳倆人同住,包辦著他們的家務。還讓兒子陪著她去逛街、旅遊等。
但最讓兒媳不適的是,這位婆婆半夜經常醒來,跑到網友的房間給網友的老公蓋被子,絲毫不尊重他們夫妻間的隱私。
婚後3年,這位網友終於忍受不了,起訴離婚。
這個例子裡,婆婆固然不對,但是做媳婦的,又真的無辜嗎?
從一開始,媳婦就選擇了依賴婆婆,未想過自己小家庭的獨立問題。而婆婆又對兒子過於親密,完全沒有顧慮到兒媳的感受。
認真想想,這樣沒有界限感的婆媳關係,真的對嗎?
都說「距離產生美」這話一點都不假。好的婆媳關係,應當是劃清適當的邊界,讓每人都處於舒服的狀態。
就連主持人孟非也說:「處理好婆媳關係,一是做長輩的要懂得保持距離,二是做晚輩的始終要保持禮貌。」
好的婆媳關係,無非是兒媳保持禮貌,婆婆保持距離。
而說到婆婆對兒子界限感模糊,就不得不提起公公這一關鍵人物了。
婆婆之所以與兒子界限感模糊,大多是因為她們不能享受自己婚姻的親密關係,把期待投射給了兒子。
婆婆期望兒子給她們安全感和滿足感,某種程度上說,老公已經被自己「擠走」,兒子才是自己的「真愛」。
兒媳的出現,無疑是象徵性的「情敵」。兒媳怎麼做婆婆都不滿意,就像是情敵之間的厭惡。
糟糕的婆媳關係中,公公往往是「隱形」的。也正因為隱形的公公,才讓婆婆和兒子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聯繫,從而加劇了婆媳的矛盾。
所以,作為兒子兒媳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建議製造合適的環境條件。
讓公公和婆婆更好的相處,或者進行其他的改變去減少婆婆對兒子的過分依賴,從而減少婆媳矛盾的發生。
前陣子在《婆婆與媽媽》綜藝節目,頻繁上熱搜的林志穎就沒有丈夫應有的立場和態度。
節目中,陳若儀在母親節為婆婆精心準備了禮物和鮮花,結果一進門就被婆婆「嫌棄」了。
你拉鏈怎麼不拉好?來我們家還是不要穿這個短褲,不禮貌等等的話語。
面對婆婆的指責,兒媳陳若儀顯示出一臉的錯愕委屈。
但坐在一旁的林志穎卻像個看大人吵架的小孩,笑著看向妻子,一言不發,任由自己母親繼續向妻子發難。
從表面上看,婆媳衝突看似是兩個人之間的問題,其實是三個人的問題。
如果兒子對親媽和自己的媳婦做好約束,讓他們各司其職,不越界,又怎會發生婆媳矛盾呢。
說到底,解決婆媳衝突的關鍵,大多還是來源於丈夫,因為丈夫是婆媳關係相接的橋梁更是婆媳關係的潤滑劑。
婆媳矛盾中,如果丈夫拎得清,親媽就不容易越界,妻子也會對婆婆多幾分敬重,婆媳關係自然也不會太差。
說到處理婆媳關係這一點上,袁成傑在真人秀《我最愛的女人們》中,在妻子和媽媽產生矛盾時做出的調解就是「教科書級別」的典範。
在節目中,因為節目經費有限,妻子芊芊卻把錢都花完了,而當天剛好下雨導致婆婆沒錢買鞋套,受涼挨凍了,婆婆委屈的哭了。
但袁成傑沒有責罵妻子,而是蹲到媽媽媽身邊,安撫情緒,包攬下所有的錯誤。
再協商妻子唱出在媽媽面前演了一出「假裝訓斥妻子」的好戲,讓媽媽寬心。
最後又來到媽媽門前誠懇道歉,說是自己沒有考慮到天氣,沒有讓老媽換鞋子,沒照顧好媽媽。
此時,前面有小情緒的媽媽已經平復了許多,婆媳倆人也順利度過了這場小波瀾。
婆媳矛盾,大多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引起的,如果丈夫能在中間調停,不逃避,不袒護,基本上都能小事化了。
所以婆媳矛盾關鍵,在於那個既是兒子、又是老公的男人如何處理。
老公做得好的三者相處融洽,做不好不僅火上澆油,還可能引火燒身。
1.消除排斥、戒備隔閡、更彼此更為親近
很多女性一開始就對婆媳關係敬而遠之,首選這種心理並不可取,會讓你潛意識的對婆婆進行排斥,從而影響婆媳之間的相處。
還有一種不信任的,相互設防。比如說,婆婆讓兒子幫著買東西,但會瞞著媳婦,認為媳婦沒有必要知道這些事。
媳婦會不放心婆婆對孩子的照顧,在家裡安裝攝像頭。
潛意識和明面上都是把彼此拒之於千裡之外,想要婆媳關係友好,大家不妨都坦蕩真誠一點,你好我也好。
2.不吝嗇欣賞和讚美,會讓婆媳關係更加融洽
俗話說"美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誇獎的話遠比指責的話更加有效得多。
去年的綜藝《會做家務的男人》中,二姐張歆藝對婆婆為自己精心的熬煮的燉湯,就表現了誠懇的讚美。
她說:"媽,不管什麼時候,你熬的燉湯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味的湯。
一句簡單的讚美,驅散了婆婆前面被老公責罵的怒氣,也給婆婆一個臺階下,讓婆媳關係更為和諧。
3.不錯誤期待,才是婆媳關係最好的相處方式
現實中,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聲音,「我婆婆啥也不幹,也不幫忙帶娃、真是的,前兩天還說我是她女兒,親女兒一回來就全把我忘了」。
我更想說的是,別對婆婆寄以莫大的期待,因為從本質上講,婆媳關係從來就不存在母女關係,而是社會關係。
作為兒媳有必要認識到的是,婆婆就是婆婆,不是媽媽。兒媳就是兒媳,不是女兒。
大家把各自的定位、身份確定好,該分清楚的分清楚,才可能更容易處好關係。
不越界、不盲目期待,便是婆媳關係和諧的基礎。
當然,在婆媳相處中,幫媽更希望的是大家都有獨立的住處和空間,儘量不住在一起,減少幹涉,減少錯位關係帶來的混亂。
但就在前不久看過一個調查數據顯示,從2018年開始,老人幫忙帶娃的數據已經超過了家庭帶娃的70%,毫不誇張的,已經是帶娃主力了。
既然這樣,那就很難避免婆媳同住的情況,所以在這之前,建議夫妻之間有必要做好心理建設,統一教養規則,協助婆婆更好的帶娃,儘量避免婆媳矛盾的發生。
也希望大家正確的認識到,婆媳的博弈中,沒有誰是真正的贏家。
說到底,和諧也好,吵鬧也罷,都是自己的生活。
另外,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是不同的,大家還是得看自己的實際情況,再進行適當的改變。
最後,也希望在所有的愛情港灣裡,每位女性都能有一位得力的船長,帶領你披荊斬棘,行駛向浪漫的海岸。
· 幫媽有話說 ·
好的婆媳,一定是「男人多頂事,那家裡自然就能少出事」。
記得之前有次婆婆就來家裡串門了,因為「隔夜菜」的問題就和我產生了一點口角。
老公看到之後,二話不說,親切的說:「我親愛的媽,這隔夜菜是真的不能吃呀,吃了對身體不好,你看孩子他媽不是為了你好嗎,你就聽我一句勸行不行...」。
在老公的軟磨硬泡下,婆婆也接受了這一點,並友善的朝著我笑了一下,過後她也沒有記掛在心上。
我想,好的婆媳關係,一定是相互尊重的,更是需要老公適當「站隊」的,才能讓婆媳關係保持良好的關係,不為瑣事所影響。
我是幫媽,家庭育兒問題幫幫幫,一定要記得關注我哦~